林保华:中共管治四年后的香港媒体

发表:2002-01-09 15: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近台湾媒体充斥政治人物的情色八卦新闻,有些人批评媒体作风不正,有的又扯到政党退出媒体的问题,人们莫衷一是。去年十一月,香港中文大学公布<二○○一香港传媒生态>的调查报告,对台湾媒体或有若干参考价值。这项调查报告是由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苏钥机于八月访问了二十个传媒机构的七百多名编辑及记者而作出的。

香港的媒体。除了文汇报、大公报、商报是中共喉舌以外,其它都可以说是民办的,没有任何政党背景。

在公信力方面,排名最前的顺序是明报、信报和英文的南华早报,而排名从最后开始倒数是太阳报、苹果日报、大公报和东方日报。政治取向上最亲北京的是亚洲电视,苹果日报则是最亲香港。

由于调查对象是本行业的人士,因此他们的看法自然也是比较专业而不是胡说八道。但是其中可以看到以下的有趣现象:

一,公信力最低的四家报章中除大公报外三家是香港销数最大的报章,香港人称之为“走大众化路线”报纸,也就是重视社会新闻,特别是暴力和色情,比较八卦,销数约占中文报章总销数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左右。这样说来,香港市民就长期被这种公信力低的报章所“误导”了。

其实这要具体分析。所谓公信力低,也正是他们作为报导主题的社会新闻方面,因为要加强吸引力而哗众取宠,难免就会夸大事实,甚至也有编造的案例。但是在政治新闻方面,特别是有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他们绝对比中共党报客观和实事求是,就算有失误,也是因为中共的黑箱作业无法证实的结果。苹果日报的“亲港”正是“香港优先”和“本土化”而被视为“反共”。但是也因此保证了市场销量。因此文汇报、大公报和商报的公信力高过苹果日报,就有其片面性了。

明报和信报是华文报章中被公认的“知识分子”报纸,信报长期以来是“香港本位”,因此中共媒体常批判它;明报则比较亲北京。南华早报本来也是以香港利益为先,被亲共商人收购后,也有少许的变化了。

二,最亲北京的怎么会是亚洲电视而不是那三家党报呢?原来它的“左”是在专门聘请著名艺员来宣读“亚视评论”上,比党报的社论还左。例如依照中共的称呼将原先“台湾的陈水扁总统”改为“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曾引起亲台社团的抗议。但是亚视新闻部主管关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直言不讳的说,该节目并非新闻部制作,而是代表电视台的立场,代表老板的观点。老板是广东来香港发展后收购亚视的中资集团。

最近,亚洲电视还发布<员工手册>,内有三十二句的四字真言,如“勇于承担,善于学习,汲取教训,知错必改”等。员工必须在一个月内背熟,新来的员工则是一星期,由人事部门抽查。员工怨声载道,公司声称这是公司文化,而舆论则说这是共产文化。

因此,中资收购媒体成为敏感的问题,因为将促使媒体的中国化。但是北京也感觉到这一点,因此由中资直接出面收购的很少,而由“爱国商人”出面的多。九七以后,香港有多宗媒体收购事件,例如成报、星岛日报、亚洲周刊,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媒体和网站等等,哪些是爱国商人的自发行为,哪些是在北京或明或暗的指示下进行,局外人自然不得而知。

去年社会上就有“李嘉诚大战黎智英”之说,黎智英是包括壹周刊、苹果日报在内的“壹传媒”集团老板,李嘉诚则是香港大地产商,是爱国的超级富豪,因为壹传媒常爆他的隐私,彼此关系紧张,而媒体收购活动中有好些同李嘉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有“大战”之说,是个人恩怨,还是商业竞争,或者是政治斗争,自然也非局外人所了解的。而这个战火也已烧到台湾。李嘉诚名下的tom.com前年三月在香港被指享有特权而上市后,就在香港、台湾开展一系列收购媒体的活动,以致也有李嘉诚将成“媒体大亨”之说。以中共将媒体视为“宣传工具”,而且充份认识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如果中共不向台湾媒体打主意,才不叫中共呢。

(林保华 1/8/2002 14:41)

<<新世纪>>(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