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怪圈,激化着社会矛盾
由于需求不足,企业和业户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都纷纷拿出最后的杀手锏--降薪裁员和产品降价,这就引起连锁了反应:工人歇业下岗失业导致收入锐减甚至收入无着落、农民收入徘徊赋税沉重又难找到打工机会、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赚不到预期利润怨言增加、公务员加薪推迟或停滞导致积极性继续下降;竞争对手间、干群间、劳资间、上下级间、同僚同事间、群众和政府间矛盾加大;治安形势严峻、刑事案件增加、社会风气败坏。
经济怪圈,影响着周遍事态
产品和劳动力价格的持续走低,虽然增强了大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也急剧的增大了与贸易国的贸易摩擦,引发了制裁、报复,反报复等一系列贸易战。这种低价出口的做法,自然会被一些国家认定为是在“转嫁危机”,长此以往,必然产生政治矛盾,为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输送炮弹。
财政政策与百姓需要风马牛不相及
按照西方经典经济理论,要想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就需要加大政府投资,搞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借钱搞基础建设,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规模内是必须的,甚至是迫切需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若企图长期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将会适得其反变宜为害。一是乘数效应的能量不够。因为这些钱中的绝大部分转了一圈后又会沉淀到那些没有必要花钱人的有钱人的口袋里,因此,人们对投资拉动消费的期望值往往是被远远高估的;二是基础建设的最佳投资量有限。如果硬性超额长期投资,就会导致基础建设项目的规模、设计、技术的超前量太大,极易造成极大浪费;三是老百姓得不到直接实惠。老百姓迫切关心的问题是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子女学费负担、家庭医疗保障、社会不公、社会治安等等问题。而政府借钱搞基础建设,与老百姓的这些迫切需要几乎风马牛不相及,而更象是在帮助富人挣更多的钱;四是政府成为债务人。基础建设投资,很难得到经济回报,如果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旦减效或失效,连新增的财政赤字都无法稀释掉,并且这种现象连续数年,那么政府的全面危机也就不太远了。
牵强附会成为私有化运动的借口
有病往往乱投医,此时最易让人骗!一些所谓的专家,不是客观地从国有企业的内外两个方面找一找国企不景气的原因,而是全力鼓噪私有化。其实,国企不景气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是宏观经济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和贷款困难,在国企不景气成因的诸因素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产权私有化不仅不能解决市场疲软和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还会加重这种不利趋势。这种改革虽然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要把大陆经济推向绝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