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前的日本是一个人口约七千万左右的一个小小岛国,由于自身资源的缺乏,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早就垂诞三尺,但日本当时不是考虑如何从正面角度积极劳动去换取能源,却心术不正的走了一条强取豪夺、当寄生虫的邪路。日本首先发动满洲事变,寄生资源丰富的东北,然后以东北为寄生地,待军备、资源准备就绪,便企图寄生于中华民族,开始向关内进攻了。
日本寄生于中华民族的主要障碍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蒋介石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是寄生虫的死对头,水火绝不会相容,因此日本急于打垮蒋介石之理念,为打垮蒋介石,日本首先企图占领北平、天津、上海,断绝石油等中国人的经济命脉,然后逼蒋屈服。但蒋介石“仁、义、礼、智、信”的理念是坚定的,正是这种理念的坚定,对寄生概念的坚决否定,注定了蒋介石将会走一条坚决抗日的道路。日本当然看不到,整个世界从整体上是坚决否定寄生的,日人的寄生贪婪,是无止境的,这种欲望大到一定程度,比定会与人类的根本利益、反寄生的理念发生冲突,而遭人类共同讨伐之,日本失败是注定的,因其寄生邪念绝不会被人类所无限度的容忍。而蒋介石“仁、义、礼、智、信”理念的坚定,就注定了他反寄生的坚定性,加之国人的坚决抗战,就注定了会有国际上对中国的经济支援,就注定了日本战败、中国胜利,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走向失败的命运。
那么日军为什么选择芦沟桥作为突破口呢,因为当时围绕北平的共有四个据点通州、丰台、南口和卢沟桥,而前三者已被日军占领,只剩下卢沟桥。卢沟桥是北平与外界联系的惟一交通线平汉铁路的咽喉,如卢沟桥被占领,则北平自会处于日军四面包围之中,守卫北平的国军将会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日军攻陷北平自不费力,攻陷北平后,天津则垂手可得。日军攻陷北平、天津后便可直逼上海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军不断增加北平、天津附近的兵力,频频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处处找藉口向国军挑战。七日晚上十一点四十分左右,日军藉口在芦沟桥附近演习的部队,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国军以“日军随意在我国领土内进行演习,完全是违反国际法的。事先既不通知,也未经许可,一名士兵行踪不明,我方不负任何责任。”而严词拒绝,日军遂扬言要包围宛平。
芦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十公里,属宛平县境内,是一座有七百多年历史的石桥, 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奇妙的桥。当时驻守芦沟桥的是国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为吉星文。吉星文接到如下命令:“固守芦沟桥和宛平县城,日军一兵一卒也不许进入,一寸国土也不许放弃,但在日军未开火前,不能射击,敌方如果开火,便予以迎头痛击”。接令后,团长吉星文亲率一个加强营守卫芦沟桥。
八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日军向吉星文团全面开火,吉星文团奋起应战,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悲壮、最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日军在将芦沟桥北侧的国军阵地逐次摧毁的同时,开始炮击宛平县城,宛平县城专员公署被炸毁,国军营长金振中亦被炸伤。经过四小时的顽强抵抗,国军终于粉碎了日军的攻势。八日深夜,国军与日方进行交涉,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但九日清晨,日军又向宛平县城国军发动大规模的炮击,发射一百余发炮弹,日本欲全面进攻中国、寄生中华民族的野心,遂一览无余了。
九日,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下令在四川的何应钦立刻奔赴南京,着手大规模组编、调遣部队,准备全面抗战。七月十七日,蒋委员长对在庐山开办的国军暑期军官训练团的几千名受训学员特别强调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他说:“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护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淞沪会战
芦沟桥燃起的战火,开始向华北蔓延,不到一个月,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日军随后开始将战火转向初期进攻的最后一个目标--上海。面对紧张局势,蒋委员长特命令庐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陈诚拟定全国动员方案,并进行全面对日长期抗战。经研究,国民政府认为:日军如在华北得手,必利用机械化快速反应部队,沿平汉路直达武汉,武汉一旦失手,则中国将被日军东西纵断为二,因此不如扩大淞沪战争,诱敌人到东战场,国军则实施持久消耗战略,使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不能得逞;与此同时国内重要生产设备及物资,得以在这段时间内,转移到大后方,以对日展开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战”。“持久战”这个方针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就由蒋介石及陈诚设立的,并不是毛所创,毛之“论持久战”写于一九三八年五月,是不是剽窃的蒋介石的,就不得而知了。“持久战”方针既定,中方将国军淞沪战斗序列分为三路:
司令长官:蒋中正
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左翼军总司令:陈诚;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岳;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另直辖部队九个师。
国军前后参战的部队约五十余师,战斗总兵员达七十万人,战斗力最强的是中央军及捷克武器配备的税警总团,是中国军队的精华。
日军欲”速战速决“,妄图以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淞沪战场投下大量精锐三军部队,企图一举拿下上海,封锁中国自外获取物资的通道,日军先后投入的战斗序列是:
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
所属有:第三、六、九、一一、一八、一0一、一0五、一0六、一一0、一一四、一一六等师团,总兵力达三十万人,配有大炮三百余门、战车二百辆、飞机二百架、兵舰数十艘,战斗力之强,火力之旺,无法比拟。
国军空军八月十四日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第三舰队,炸伤旗舰“出云”号。同日,国军空军高志航第四驱逐机大队击落袭击杭州笕桥机场的日机三架,击伤一架。为纪念首次空战胜利,国民政府将八月十四日定为“空军节”。十七日,国军海军派出鱼雷快艇驶至上海外滩再次击伤“出云”号。从八月十四日至九月底,国军空军在空战中共击落日机八十一架,击伤、击毁日舰四十八艘,同时使日木更津航空队队长石井大佐因所辖人、机损失惨重而剖腹自杀。国军损失飞机四十二架。
日本从本土来的援军源源不断在吴淞等地强行登陆,海陆空联合作战,火力极强,国军只有象征性的空军,到十月二十二日,原有三百○五架飞机,仅剩下八十一架能够作战,只得靠少量的战车与大炮及轻武器火力阻挡日军快速前进,对日军作战全凭坚强的意志。
淞沪战场离苏嘉路第一道国防线有百余里,战场上军队虽多,但无险可守。日军海、陆、空的火力狂轰滥炸,面对日军密集的火力,国军前仆后继,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先例。
淞沪会战至十月中旬,国军已付出惨重的代价,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如二十一军团原有旅长六人,三死三伤。坚守江湾的孙元良将军第八十八师,经过五次整补,最后仍只剩四千人。十月二十六日,从四千人中,抽出一营四百五十二人,号称八百,交给第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固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牵制日军,掩护国军自北站、江湾间阵地转移至苏州河南岸。二十七日凌晨,日军从苏州河,对沿途村居民房纵火,搜索前进,来到四行仓库附近,不知到里面有伏兵,谢晋元一声令下,日军猝不及防,被打的落花流水。随后谢晋元率部孤军奋战四昼夜,于三十一日奉命退入上海租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谢晋元于一九四一年被刺殉国。
十一月初,蒋介石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淞沪大战全责,督率部队继续抗击,日军主力迎面而来,即展开大规模的阻击战。五日拂晓,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及国崎支队(第五师团第九旅),突然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国军淞沪阵地,完全陷入日军包围。依国军战略,淞沪会战的目的在转移日军主力,不使敌军顺利由平津南下直功武汉心脏地区,国军已在上海苦守三个月,牵制敌人大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九日下午八时,战区各部队既开始撤退。十一月十一日国军全部撤离上海,国军三军将士前后在上海弹丸之地,英勇的与日军对抗了三个月,是役国军陆军共毙伤日军达九万余人,日方承认伤亡四万多人,国军空军击落日机达八十多架,炸伤日本海军旗舰 “出云号”,全军共付出了伤亡近二十万人的巨大代价。
淞沪会战后,国军沿长江向南京撤退,国内重要生产设备和物资,得以在这三个月里面,转移到大后方。
DJY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