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政改情结”和专制情结

作者:未普 发表:2007-07-14 22: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近,邓小平女儿邓林在香港表示,六四动用军队不应该由某一个领导人具体负责。经常对六四事件和邓小平在六四中的作用发表高见的冼岩先生,对邓林的讲话,又发表了高见。他认为,六四流血的主要责任在邓小平,但邓的错误源于他的“政改情结”。

冼岩说,邓小平在89学运前期,期望借学生运动,推动政治改革,因而表现出观望与迟疑;后来发现妥协难以实现,而处理时机已被耽误,才转而以铁腕压制,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而邓也最终放下了政治改革情结。冼岩从中引出这样的悖论:六四源于邓小平的政改情结,六四又终结了邓的政改情结。

冼岩悖论很难令人信服。他并没有证据,证明邓小平在89运动之初没有立即镇压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借机改革。在冼岩回应邓林的文章中,他只是从陈子明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推论无法解释邓小平的观望与迟疑,反推出邓的“政改情结”。而实际上,邓小平没有立刻动杀机,有许多原因,比如,消灭党内不同意见需要时间,计算动武的成本与效益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也需要时间。还有,邓一定考虑到,在胡耀邦追悼会以前动手会是最愚蠢的选择。可是冼岩却说,邓小平想要借机推动政改,“使中国摆脱原来的运行轨迹,直接与西方的快车道对接”。这话听来不仅牵强,而且南辕北辙!

有大量的相反证据证明, 89运动初期,邓小平并没有心思推动政改。这可以从当时担任中央秘书的吴稼祥披露的六四内幕、人民日报副总编陆超祺的《六四内部日记》、及赵紫阳的访谈录,得到证实。4月22日胡耀邦葬礼刚刚结束,4月23日赵紫阳刚刚离京赴朝,4月24日邓便指示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4月25日邓将学生运动定调为“动乱”,4月26日使学生们欲退不能的社论出台。5月8日邓接见军队首脑,5月15日邓通知40多位党政军老人,要实施军管,等等。这些事实说明,邓一直在忙著对付学潮,他怎么会有心思推动政治改革?!邓不仅没有心思也没有意愿搞政治改革。无可否认,邓小平在改革初期的确表现了相当程度的“政改情结”。从 1980起,他就开始大谈特谈政治改革,包括处理好党政关系,党政分开,实行党内民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处理好法制和人治的关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等。一直到1989年,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总共有76次谈到政治改革。不过,赵紫阳看的很清楚,“邓小平讲了那么多次政改,实际不想真的搞政改”。

邓之所以不想真搞政改,根本原因还是他那个刻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中的一党专制情结。只要他的政改情结与专制情结相冲突,他就毫不犹豫让位于他的专制情结。从拆毁西单民主墙,判决民主志士,到清理精神污染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从坚持四项原则,拒绝党派竞争,到否认三权分立;从迫使胡耀邦下台,到罢辍赵紫阳。邓小平的每一个动作,都离政治改革更远一点,离一党专制更近一点。到了六四,邓小平专制情结的积累,终于总爆发了。他本来还有的一点政改情结,在学生们对政治改革的诉求中,在赵紫阳的“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主张声中,在坦克进京的隆隆声中,在达姆子弹的呼啸声中,彻底让位于他的根深蒂固的专制情结。

邓小平没有心思、也没有意愿搞政治改革,冼岩却说他的六四错误源于他的政改情结,这不是很滑稽吗?难道用这种无中生有的办法,就能为邓小平减轻六四罪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