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巴菲特亲撰最新致股东信—原典直击!

发表:2008-04-05 11: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富比士》杂志公布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身价规模,挤下蝉连多年的比尔盖兹,再登世界首富。

日前,巴菲特在公布最新的致波克夏股东信,信中揭示极多重要的投资理念,这是你在众多媒体报导中,难得一窥的巴菲特投资思维。

打破一般人眼镜的是,巴菲特在这份年报中,对于去年影响金融市场甚钜的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几乎是只字未提。而许多媒体大幅报导、巴菲特对于美国景气的看法,在原文中也仅占极小篇幅。反而是巴菲特以相当多的精力,写出他认为值得投资的企业,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而他又用哪些衡量依据,加以检视。显见巴菲特的关注焦点,仍然放在企业的特质本质、而非金融面的动荡。这些内在思维的论述皆相当精采,颇值得长期投资者详加阅读和了解。

■ 巴菲特分析投资中的"上驷、中驷、下驷"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滨,曾在马赛中以"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分析战略,为将军田忌赢得胜利。巴菲特则在今年的股东信,将企业分为"绝佳"、"良好"、"最差"三个等级,与孙膑的分析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顺势往下阅读前,要先留意的是,巴菲特撰写股东信,是以"资本家"、而非"股票交易者"的观点,来看待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所评估的标准,在于长期的"资本运用率"、而非短期的股价报酬。

什么是巴菲特所认为的"绝佳企业"呢?他指出,这些企业必须具备经的起时间考验的护城河,确保优异的投入资本报酬率。例如低成本制造商(盖可、好市多),或是拥有强大全球性品牌的企业(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皆在此列。

所谓"经得起时间考验",几乎相当程度是将那些经常面临典范转移、既新又炫的产业排除在外。原因在于此一"创造性破坏",将可能使企业今天所构建的护城河,明天一觉醒来,消失殆尽,这对长期投资者而言,风险实在太高。

■ 普通产业里,也有黄金级黑马

有人迷恋高成长性的企业、产业,想在下一波浪潮来临之时、紧紧抓牢趋势,对此,巴菲特有不同见解。

有长期竞争优势、搭配高成长,固然好,但就算产业缺乏成长性、也很值得投资,若是可将丰厚的盈余,转投资其他事业,这样的企业将带来许多令人惊喜的成长。喜事糖果(See's Candy),正是个中翘楚。

透过股东信可以发现,波克夏自1972年购入该公司,其产量的年长率虽不甚亮眼,仅2%而已,然而喜事糖果的盈余却不断成长。多年来,波克夏仅增加3200万美元的投资,其盈余却从500万美元一路成长到8200万美元。嘉鼎的研究人员讨论股东信时粗估,这相当于巴菲特以3200万美元的投入,带来约1.5亿美元的价值(以资金成本约5%估算)。反观其他企业,若要创造如此规模的盈余成长,可能需要投入约4亿元的资本。巴菲特认为,像喜事这种"持续创造盈余成长,又不需要大量资本挹注"的企业,对股东来说,是绝佳的投资。

■ 良好企业:"投入多、才能赚得多"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企业"呢?就是同样具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竞争优势、但经济特质并不那么出色的企业。巴菲特举波克夏旗下一家航安飞行训练公司(FlightSafety)为例,该公司税前盈余较1996年增加了1.59亿,但波克夏的再投资金额则达5.09亿,成果固然不错,但相较于"绝佳企业",就逊色不少。

良好企业为什么在资本运用率上,不如绝佳企业?其共通的特性为何?深入来看,航安飞行训练公司必须不断购置新型飞机的模拟器,资本支出高;或像国内的高科技晶圆代工厂,必须不断更新制程所需的设备、厂房;或者蓝光技术(blu-ray)出现,国内的光碟制造厂就必须花费极高昂的资本再投入、取得入场门票,参加下一轮赛局......凡此种种,就巴菲特"资本报酬率"的观点来说,这类企业,其特性都在于需要不断的"投入多、才能赚得多"。

这也还算良好。而最差的事业,巴菲特认为,莫过于要投入大量资本、才能快速成长、却又难有获利、甚至无利可图者,航空业就是其中一种。巴菲特举自己买进美国航空股权的经验,庆幸自己还能获利出场,因为在他卖出后的10年间,该公司宣布破产,而且不只一次!

■ 不以特定年度的股价变化,衡量事业投资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巴菲特所举的企业,多是已收编至波克夏旗下的事业体,已无市场股价波动,当然可以老神在在、将焦点放在‘经济特质'呀!?"。此言差矣!事实上,巴菲特对于旗下事业、或仍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持股(如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宝碱、富国银行),都是秉持"事业投资"的一贯原则。

看看巴菲特是怎么说的。他在股东信"投资"部分特别强调,不会以特定年度的市价变化,作为衡量投资标的表现的依据,而是使用两种方法,来检视其投资的进程。第一个考验,是在产业现况许可下,在盈余上是否有所进展。第二个方法则较为主观,就是观察之前提到的"护城河",意即拥有竞争对手难以克服的竞争优势。巴菲特认为,其四大持股,全都高分过关(即使富国银行受到房地产泡沫化影响,每股盈余出现小幅衰退,但巴菲特认为其内在价值仍有些微增加)。显见无论是旗下事业体、或主要持股,巴菲特关注的焦点,都在于长期经济价值,而正这是巴菲特能脱离一般交易者关注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

■ 派对已经结束!?

许多人透过媒体报导,看到巴菲特在股东信希望大家不要对波克夏期望太高、甚至指出"派对已经结束"等言词,而对未来的投资前景感到信心不足。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巴菲特为了让波克夏的股价和内在价值能贴近、不要被过度炒作,长年来皆极力避免于被市场投机性资金盯上,因此经常会出面"降温"、"降低期望"。这是巴菲特期望投资者保持冷静理性的一贯诉求,无须过度解读,反而是巴菲特对于其资产配置的看法,值得留意。

■ 美国,永远是波克夏成长的主引擎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强调,尽管波克夏将持续扩展直接、及间接来自于外国货币的企业盈余,持续收购各国企业的股权,即使如此,波克夏的资产及盈余还是会集中在美国(Even if we are successful, however, our assets and earnings will always be concentrated in the U.S.),原因在于,"美国的法规、市场经济制度、对菁英人才的重视,"是巴菲特看重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显见即使不看好美国整体经济,但对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仍深具信心。对于历经次级房贷风暴后、正在思考资产配置的投资者而言,巴菲特的观点是极佳的晨钟暮鼓。

而受到次级房贷波急的房地产业方面,巴菲特认为,尽管2008年住宅不动产交易减缓的景况可能将延续,但仍将持续利用此价格低廉之良机,逢低收购体质良好的不动产仲介事业。

巴菲特历年发表的致股东信,皆隐藏了一个重大的玄机:其真实身分,并非"股神"。

巴菲特在日前公布了致波克夏的股东信,再加上《福布斯》杂志公布巴菲特以620亿的身价规模,挤下蝉连多年的比尔盖兹,再登首富。巴菲特的注目度,顿时大幅提升。

历年来,由巴菲特亲笔撰写、致波克夏投资公司股东的信函,向来是了解巴菲特的最佳方式,也是所有对于资本管理有兴趣的个人投资者和企业家,极佳的参考教材。

今年的股东信,已有报章媒体做了多数的重点摘要。但我将从极为殊异的角度,切入解读,在往后的专栏内容中,陆续与大家交流、探讨。

首先要直击的观念就是,巴菲特的真实身分,并非"股神",这是在透析巴菲特财富成长轨迹时,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这一点若先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于阅读股东信、甚至理解巴菲特的投资概念,可能都会限于片面的理解。

■ 放弃炒股,才开始累积巨大财富

巴菲特在年轻时,的确是炒过股,但称不上股"神"。并且,真正让巴菲特累积巨大财富的,并非是巴菲特在炒股技巧的逐渐精熟,反而是在于巴菲特与之渐行渐远、彻底放弃了之后。

巴菲特39岁时,毅然决然解散了原先的以股票买卖、套利交易为主的合伙投资事业(甚至他也曾经发起类似台湾委讬书大战那样的手法,来影响公司决策),而将全部金力投入波克夏控股公司的运作。

至此,巴菲特放下"金融交易者"的身分,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身价不是以"股票交易买卖"组成、而是由企业价值成长累积的道路。并且,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近几年,波克夏的成长动力,已有结构性的改变。

怎么说呢?翻开巴菲特今年的致股东信,可以发现,自1993年到2007年,波克夏每股投资的复合年成长率为14.3%,逐步下降;然而在每股盈余方面,却由1965-2006年的17.9%,上升至近年的23.5%。传统的"有价证券投资"也不再位居要角,取而代之的是"收购及经营权的取得",后者的成长,近几年较前者高出许多。

■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配置

巴菲特在过去的股东信提及一个重点的见解:他在波克夏集团内的定位,是完全放手让旗下事业的经理人来表现,他只担任激励、塑造及加强企业文化,以及最重要的,资本配置方面的工作。由股东信中细细探究巴菲特的思维,可以发现,巴菲特的思考、格局、下笔的语气,都不是一个"股神",他的真实身分,其实是"企业家"、"资本家":挹注长期资本到企业个体。取决的条件,在于企业经营团队、长期产业生态、安全程度的考量,而不在华尔街气氛或量价技术面。

尤其,巴菲特对波克夏集团挹注长期资本企业经理人,像是奇异的伊梅特(Jeff Immelt)、及富国银行的柯塞维奇(Dick Kovacecich)...等,展现出的赞赏、那种对于"人"的信赖和欣赏的气度和风范,在其亲笔撰写的股东信中,表露无遗。对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合作所创造出来的无限潜能的重视,这是巴菲特与一般金融交易者截然不同的差异,也是资本管理的真意。

真要细究巴菲特的投资方式,那么,让波克夏近几年的滚雪球般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巴菲特的"事业投资",而非偶尔为之、小试伸手的"财务投资"(如中国石油、外汇差价的操作)

■ 跳脱"金融交易者"的自我限制

你可能会有疑问,若不靠买卖股票获利,巴菲特的身价是如何成长的?关键字在于"资本"和"企业"。

如前所述,巴菲特在波克集团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对旗下企业做出最妥善的"资本配置",使其在充分信赖和长期无虞的资本挹注之下,有充分发展空间。随着资本挹注的企业的不断成长,巴菲特的身价不断提升。

此一认知,极为重要。原因在于有人认为,所谓投资,就是要有手边持有变现之后的现金,才算"入袋为安"。这样的认知,等于是戴上了"巴菲特是因为操作功力一流,极少误判,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的镜片来观察他,很容易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迷思,认为"透过不断买卖股票,换取现金,就能致富",这是"金融交易者"的思维。

"金融交易者"和"资本家、企业家"心态的不同,在投资的企业遭逢困境时,最能展露。巴菲特旗下的企业,并非一路风平浪静。例如,大家记忆犹新、9-11事件中,被两架客机冲进、轰然倒塌的双塔大楼,就是由波克夏集团的保险公司承保。一般"金融交易者"在标的面临此一重大事件,必然是想在第一时间力求停损、脱手。但若是抱持着资本家的思维,就能将一般只看到"操作失利"、"市场看衰"的局限,成功转化为"旗下企业受到挑战、应予以妥善的资本配置"的气魄。

回过头,想想自己,即使手边的现金能转化为"资本"不多,或是掌握的投资组合不若波克夏控股公司那般庞大,那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在于气度、在于视野,当你能以一个资本家的高度,看待你的投资组合如同控股公司,只挹注资本到你清楚认识、有心与之共存共荣的企业,那么,你将在往后的财富之路,展现完全不同的思维格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