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证实才有说服力
对学校坍塌的真相,西方人和西方媒体会持续不断地做文章。即便坍塌的学校极少数归因于建筑质量,但如不对这"极少数"做出深入细致的调查,不能对死难学生家长有一个很好的交代,损失的将是国家和政府的信誉。
中国公众和世界对学校质量的质疑,并不是无中生有。国内外大量的电视画面,已向人们展示部分学校倒塌成废墟,但周围的建筑虽然受损却未坍塌,产生"为何唯独学校倒塌"的疑问是非常自然的。再看看废墟中真实,楼体中缺乏必需的钢筋,混凝土用手可以捻成细粉,再加上散落于尘埃中的小书包,人们对"豆腐渣"三个字不深恶痛绝才是奇怪。
但这仅仅是一部分,不能说所有的学校都是"豆腐渣",更不能以"腐败"以偏概全。但是面对全世界的质疑,各级政府还必须做出回答。即便是极少数学校存在质量问题,也要说出究竟有几所,是哪些学校。
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反应是令人失望的。在尚未进行调查和统计之前,教育部发言人便给出结论:校舍倒塌原因是很复杂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地震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到了最后才说,"如果调查出在此次地震中有偷工减料的问题,教育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豆腐渣工程和有贪污行为的领导,决不姑息。"
已有结论,再谈调查,如此自相矛盾怎么能让人信服?即便教育部发言人说的是真情,那也要用数据说话,比如地震中有多少学校倒塌或受损,多少学校属地震所毁,分布在哪些震区,多少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没有具体的数据,教育部发言人的言辞就会被人误解为推卸责任,多要重建经费,因为教育部的确在强调"重建后的新校舍抗震标准将高于当地一般民宅建筑标准"。
调查方式至关重要
调查是需要时间的,但态度是否端正,调查方式是否合情合理,不仅会给死难师生的家长们、家属们和大众一个安慰、一种信心,更是在全世界面前维护国家声誉和政府信誉的盾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在5月底宣布,对倒塌学校的调查已经展开,怀疑有建筑质量问题的,也在取样。"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而且有明确的指示。"他再三强调对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经查明,"毫不含糊,毫不手软"。
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科学、透明、公正的调查方式来支撑。一些省已派出了调查组,但成员主要是省级官员、建设厅和教育厅的官员。这是 "中国习惯",但不是"国际惯例"。因此很可能的情况是,最终的调查结论不一定会被世界认同,反而要对中国地方政府对调查的严肃性说三道四,因为建设局和教育局为调查主体,是自己调查自己。
中国当然不必唯西方舆论是瞻,但既然调查了就应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信誉。从调查方式和调查级别来看,都需要进一步改进。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公开调查"惯例,对学校坍塌原因的调查,应该由立法部门组织,也就是说由全国人大和政协组织比较合适,调查人员包括监察官员、技术专家、人大代表、律师、民间人士和学生家长,公布组成人员及任职情况,从当地提拔到上一级或几级的官员更应该回避。
调查组要公布哪些学校是重点调查对象,要公开大致的时间表和公众举报方式。政府应拨出专项经费展开调查,调查组要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不仅有各类当事人的问讯记录,还要有技术细节,比如化验水泥、钢筋质量的单位和结论等,不能简单地结论为"有"或"没有"质量责任。调查报告要公布。唯其如此,调查结果才能让公众和世界信服,也将让受处分或法律制裁的人信服。
地震灾区已在进入重建阶段,中国政府对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的抗震设防提出了特殊要求,这都体现了对孩子们成长环境的高度重视。但同时,政府也要对学校坍塌调查给予特别重视,以维护抗震救灾中积累的国际信誉。
来源:联合申报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