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篓除虫有妙招(图)

作者:刘兴钦/图·口述 林少雯/记录整理 发表:2008-11-04 08: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图/刘兴钦

农忙时节刚过不久,水田里的稻苗一天天地长大,一寸寸地长高,看在农人眼里,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灌溉的水很充足,田里的稻苗长得快,水汪汪的田,绿油油的稻苗,都是辛劳与汗水换来的。稻苗长得好,见了当然心花怒放,但是稻苗长得越好,就吸引越多的虫子,危害稻苗的生长,怎不令人忧心忡忡。

先民耕种,都是靠天吃饭,称为"看天田",想办法用竹筒引山泉灌溉之后,水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当年没有化学肥料,田里用的肥料,要靠自己平日制造的堆肥。稻子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也要靠人工除虫。

从前,没有农药,危害稻苗生长的虫害,得要靠农人的双手辛勤的扫除。农村里的人靠一双巧手,自制除虫竹篓。先找来整根的竹子,将竹子一一剖开,剖成一条条细细的竹条,再将竹条编制成竹篓,用来当除虫的工具。

这种竹篓的外型,和一般家用的竹篓宽度和深度都不同,因为它不是用来盛装物品的。这种特制的竹篓是长形的,身体宽宽扁扁,呈半筒形,两旁各有把手。农人用一根长竹竿,穿过两边把手,用绳子固定住,就成了一种打捞的工具。

秧苗长成稻苗后,要经过一段成长时间才会结出稻穗。在稻穗还没长出来之前,农人每隔一两天,就会拿着这个长扁形的半筒状特制竹篓,到田里去打捞虫子。

打捞虫子是很辛苦的工作,只见农人握着长长的竹竿,用力地一下向左,一下向右,在稻苗上画着大大的圆弧形,每画一下,就能将稻苗上的虫,扫捞进竹篓里。

左一下,右一下,农人的脚步稳健的,不停的在水田里走着,一步步地循序渐进,将田里每一寸地方都用竹篓扫捞过一遍。这么吃力的除虫工作,并不能够将所有虫子都扫除,但是能捞多少算多少。

台湾属于亚热带气候,高温又潮湿,农作物的病虫害本来就多。尤其每次下过雨,各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加速繁殖,虫虫的危害更烈,辛苦耕种的成果大受威胁。这种竹篓除虫方式虽然效果不彰,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好,辛勤耕耘的成果不能任凭虫虫啃蚀,这种应用竹篓的除虫妙招,是农人从经验中发展出来的智慧结晶。

早年的台湾农村,绿油油的稻田里,戴着斗笠,挥汗如雨的农人,手握竹篓扫除虫虫危机的画面,可是农村最常见的一景喔!

这幅难得一见的民俗画里,刘兴钦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稻苗虫害很烦恼,

只能清早扫一扫。

虽然效果不很好,

害处总比农药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