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附近一个山洞里,藏有广东现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龙龛岩道场铭并序》,这幅1300年前的石刻里有15个字使用了武则天当皇帝时的颁行用字,可谓罕见,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
近日,大陆媒体采访了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李先生。李先生擅长剪纸艺术,于是着意教导村中小学生们将武则天造的字通过剪纸艺术再现,让小朋友们不忘本乡本土的“罕有之石刻瑰宝”。
洞壁唐朝石刻 仍然清晰可辨
谈礼村是粤西地区一个普通山村,附近多为石灰岩孤峰,溶洞众多,龙龛岩便是其中一座。“传说曾有老龙脱骨于洞中,故取名龙龛岩”。据史载,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年),县令陈普光在此建道场;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泷洲(即今罗定)开阳人陈集原为道场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就镌刻在岩洞北壁。
山洞北壁,距地面约2.5米,宽约1.1米,高约0.8米,碑文竖刻,楷书,每字约为方寸大小,笔法遒丽,镌刻技艺精湛娴熟。“全文共有41行,每行字数从 20余字到30余字不等,全文共1238字,不见书写人和镌刻人姓名”,龙月标说,石刻虽已历时1300年,除三两个字剥蚀外,其余仍清晰可辨,石刻文字中有武则天造字15个。
龙龛岩洞内还有明清以来的访碑石刻墨书上百处,据说内容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以及盛唐时期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诸多方面,为研究中国唐代政治和佛教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仅存五处 堪称粤之至宝
报导称,武周(武则天所处年代)年间的石刻除出土墓志外,所见摩崖和碑刻不多,即使有也多缺字。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唐刻”仅敦煌莫高窟有柱国李公旧龛碑、广西有智城碑、云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新疆有万岁通天造像。这些碑刻和罗定龙龛道场铭一样,都发现有武则天颁行用字。
据介绍,龙龛道场铭是广东现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堪称岭南第一唐刻。清代西江名士彭泰来曾写下“岭南唐刻今在世,屈指最古龙龛铭”的诗句,《龙龛岩道场铭并序》被收入《全唐文》和《广东文征》中,在广东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清代罗定学者黄权称之谓《粤之至宝》。
武则天造的字 用剪纸来放大
来源:羊城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