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不和孩子谈的六个人生课题(图)

作者:许芳菊 发表:2011-03-24 15: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时代的变化,让青春期早来又延长,挑战着现在的父母。许多研究都发现,透过真诚的亲子对话,是父母带领青少年子女面对未来的重要关键。从九岁到十八岁,有哪些重要的关键对话,该跟孩子好好谈一谈?要怎么谈?

星期四晚上,一个小学五年级胖胖的小男生,气喘吁吁地从补习班赶到青少年谘商心理师的办公室里。心理师问他∶“你要谈什么?”小男孩说,他不知道,是妈妈帮他安排的。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补习、活动,天天都是满档。当心理谘商师知道她也是男孩妈妈其中的一个安排时,她跟男孩说∶“你跟妈妈说,不用再来谈话,礼拜四晚上如果能给你一个空档,比谈话更重要。”

场景转到另一场生日晚宴上∶“宾客请寿星发表二十岁感言。寿星表示,在生日的前一天,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子,但到了生日这一天,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责任感突然加重了起来。语毕,两位年近四十的男性宾客哈哈大笑起来,还差点岔了气。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赶快,赶快告诉我们变成大人是什么感觉。我们也好想变成大人,想了二十几年了……’”

青少年阶段愈来愈长

小学五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就已经面临青春期的困扰,四十岁的大人却还无法脱离青少年时期独立自主,这种吊诡的现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特征。

辅导青少年有丰富经验的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观察到,时代的变化让青少年阶段愈变愈长。“现在孩子的青春期提早报到,但青少年阶段却不断延后。几乎从国小五、六年级到现在所谓的‘单身寄生虫’一族都是处于青少年期,”他说。

延长且变得更为复杂的青少年阶段,挑战着现在的父母,但很多父母却在这个阶段和孩子愈离愈远,愈来愈生疏。

根据金车教育基金会调查显示,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学生,认为网友比同学亲友更能够了解自己。而根据康健杂志的调查,近四成国中生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

旁徨少年时,其实正是最需要家长引领他们迈向成人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必须带领孩子发展出面对未来重要的能力与态度。

正如美国学者赫斯(PatriciaHersch)在对青少年所作的研究中发现的,“孩子需要成年人提供的,不仅是接送、比萨、监护与管教。他们需要成年人和他们说话,保持亲密而持续的联系,好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如果没有人可以谈心,就很难学会自己的生命课题,无法做好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人生。若缺乏长辈代代相传的智慧,孩子只能听到同侪的声音。”

在青少年阶段,有哪些重要人生课题,是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认真面对的?父母该如何展开与子女的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一、探索家庭外的世界

探索,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课题,唯有透过探索的过程,孩子才能变得独立自主,并与家庭以外的世界产生连结。

研究发现,孩子一方面透过探索,了解外在世界,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愿意委身投入的人生目标。

父母可以这么做∶

专家建议在步入青少年前期的小青少年(约小学三、四年级)期间,就应要让孩子有多一些新的经验、新的探索。例如,鼓励孩子参加社团,对陌生的环境维持一个好奇心。或是把孩子的安全领域慢慢扩大,从家庭、学校、社区,甚至更具冒险性的活动。

当然,探索必然充满冒险,以下几个步骤,是放手让孩子探索前,要做的准备。

1.分辨健康与不健康的冒险

对于比较安全的冒险行为像是孩子们的打扮,例如穿垮裤、烫很怪的头,如果在这部分得到比较多的满足,相对的,孩子就比较不会去尝试危险的冒险行为,像是嗑药、中辍男女生的群聚。

2.跟孩子讨论界限在哪里

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会被诱惑、也会迷失,但也因为这样,他也会充满恐惧。

父母必须和孩子一起讨论行为的界限,例如,晚上十一点之前一定要回家、绝对不到哪些场所。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冒险行为已经超过界限,例如抽烟、过夜不回家,父母最好能先保持冷静,让自己先思考一两天,再跟孩子好好讨论这件事情,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一旦看到孩子改善,也应给予肯定鼓励。

3.建立安全基地

长期辅导青少年的谘商心理师黄心怡指出,保持一个孩子可以跟父母谈话的空间,就是抵抗诱惑最大的免疫力。

孩子在外面遇到太刺激的诱惑或不可思议的事,他会回家说。这时父母要先发挥同理心,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父母可以反问孩子∶“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认同这些行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王浩威医师也认为,父母亲要像一个安全基地,不管孩子飞多远,当他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他就会回到这个安全基地。

4.容许犯错、挫折

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一定要有挫折、要有失败的经验,他才能学习判断。专家建议让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就有机会犯错,可以让他们早一点开始学习。

研究也发现,对小孩子成长最有帮助的环境,应该有适当的挫折、适当的失败,但不会让他垮掉。

关键对话二、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孩子从九岁到十二岁,是逐渐从他律迈向自律的关键期。这段期间,父母要开始让孩子学习自己管理自己,为自己负责,提升自我约束、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要把孩子生活的责任逐渐交还给他们。

父母可以这么做∶

信任,是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第一步。

黄心怡在谘商青少年的过程中发现,大奶娃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照顾过度或过度焦虑的父母。他们害怕孩子失败、不敢放手让孩子尝试。

想要有技巧的放手,可以这么做∶

1.提供一些管理工具

例如教导孩子规划一张时间管理的表格,或是笔记本,记下每天该做的事。

板桥地院少年观护人卢苏伟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就买了一个很大的白板,让孩子回来把他该做的事情写上去,做到,就拿一个红色的吸铁吸上去,学习为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

2.主动封邑

八投里仁协会副理事长,青少年谘商专家杨俐容建议父母可以在孩子上国中之后做一些“主动封邑”的动作,就像太子长大,皇上会分封一些领土给他管理。例如,她在大女儿上国中后,就给她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自己管理收拾。

另外,给零用钱也在标示孩子长到多大。父母在逐步增加孩子零用钱的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事物你要自己做决定,所以有哪些东西统统由你自己的钱去买了。

3.找对沟通好时机

把孩子的责任逐渐交回去,时机与沟通的语言都有诀窍。

黄心怡建议,在孩子生日、过年、新学期的开始都是把责任交还给孩子很好的时机。例如,过年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你又长大一岁了,妈妈相信你可以……了”。

语言必须是非常正面的,告诉孩子,“我觉得你可以办得到”,让他去尝试,但不要同一个时间试太多主题。

切忌负面语言,例如∶“你怎么这么懒!隔壁谁谁谁都会做什么了!”用比较的方式,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很厌烦。

4.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功能太好的父母,往往会养出离不开家的孩子。当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妨当作是一个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别急着为他善后。

例如∶孩子打翻水了,重点不是让他感觉他闯祸了,然后一边帮他收拾,而是问他可以怎么处理,然后让他自己去处理。

关键对话三、自我价值的建立

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一些很深刻的生命主题,像是∶“我是谁?”“我正常吗?”“我有能力吗?”“我值得被爱吗?”这些问题会时常浮现在他们心中。

研究发现,当青少年有良好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他们做出好的决定。

日本知名儿童心理医师明桥大二认为,许多令人担心或表现异常的孩子,他们的自我价值多半不是没有完整建立,就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对于这样的孩子就算要给他学习,他们往往学不来,反而一不小心就让原本低落的自我价值感更下降,造成伤害。养儿育女最重要的就是帮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

父母可以这么做∶

青少年要发展自我的认同,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往往藉由他和重要他人的互动关系,像是爸妈、老师、朋友,周围这些人常常对他讲的话都有重大影响。

1.避免负面语言

如果父母一直骂孩子很笨,孩子就聪明不起来,因为所有的人都提醒他很笨。他对自己的核心认识就是“我是个很笨的人”。自我认同的形成就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自己的样子。

黄心怡经常提醒父母,对自己的语言要觉知,如果你对孩子讲的话都是很负面的,就是不断在他的生命里面烙印一个负面的特质。

2.让孩子感到被需要、被欣赏

卢苏伟以他长期辅导青少年的经验指出,孩子这时候开始想要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人,他要常常被父母需要,所以父母管教的方式是要常常去需要孩子、要孩子来帮他。例如,“这件事情妈妈不了解,你可不可以教妈妈一下?”

3.经常请教孩子意见

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经常问他们的意见想法,鼓励他们做决定。当他们做出正面的选择时,给予肯定。

关键对话四、性教育&两性关系

根据国民健康局民国九十五年针对国中男女生调查,约两成国中生有单独跟异性约会的经验。二%有过性行为,其中仅六成有避孕。五成国中男生曾接触平面色情媒体。

由于网际网路的发展以及媒体大量似是而非的讯息,青少年容易对性产生错觉,甚至以为周遭同侪都在做这些事。因此,许多专家都建议,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一定要跟孩子谈性和两性关系的议题。

父母可以这么做∶

杨俐容认为,性心理应该从小就开始,包括两性怎么互动,了解两性差异。至于性生理,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教导安全卫生,接下来就是要考量不同年龄的需求发展给予适当的教育。

1.健康自然的态度谈性

专家建议,跟年纪还小的孩子谈性,可以藉由绘本告诉他哪里是私密处,并以健康自然的态度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不必一下子急着给孩子太多知识,以免他们吸收不了。

2.主动认识孩子的朋友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甚至开始和异性交往,父母可以主动邀请孩子将朋友带回家认识,也可以鼓励孩子在进入一对一的交往前,多参与群体性的活动,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巧并自然发展友谊。

3.利用机会教育或说故事

想跟青少年谈两性话题,父母可以多利用机会教育。例如看电视时,可以问∶“如果你是男主角,你会喜欢哪一个?”

或是利用说故事的方式,藉由诉说一些同年龄的孩子的故事引发他做一些连结。例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聊聊当年和朋友交往或分手的情形。

父母要去思考一个问题,“你的孩子交异性朋友的时候,你能不能成为他的爱情军师?孩子讨论的优先顺序是你吗?”黄心怡发现,如果家庭允许开放讨论,孩子在性的冒险就会少一些。

关键对谈五、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际关系是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前一定要培养的能力,因为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需要去发展跟同侪的关系。

精神科医师王浩威与谘商心理师黄心怡近年来都发现,孩子出现拒学的现象逐渐增加,他们拒绝去学校的原因很大部分来自跟人的互动有困扰。

缺乏人际能力的孩子没办法跟人交谈,不知道怎么去认识一个朋友或经营一段关系,这会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因此,教养过程中,创造孩子跟别人的互动机会,培养人际关系的能力一定要练习。

父母可以这么做∶

杨俐容提醒父母,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要多观察孩子跟同侪交往的能力,因为在这个阶段,私党、排斥、孤立现象开始出现。

尽量跟孩子的朋友,甚至孩子朋友的家长保持联系,彼此照应。即使到了青少年,也应该与孩子的老师有良好的互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

在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上,父母可以协助孩子∶

1.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现在许多孩子时间被填的满满,没有时间跟人交往,跟同侪也往往只有在补习班片段的交谈,这是很肤浅的关系。黄心怡提醒父母,要多让孩子去玩,跟人打球、玩游戏,在玩耍中自然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2.打开孩子的眼界、观察力

孩子人际有困扰,父母可以做的,第一是不要去放大困扰,也不要去否定孩子的说法。再来就要帮助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打开眼界,去观察周遭人群的互动方式,因为这些孩子比较封闭,需要协助连结。

3.跟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你演孩子,孩子演他同学,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孩子厘清自己的问题,让他了解人际关系上为何会碰到困扰,可以怎么做。

关键对话六、人生目标的追寻

青少年时期,是寻找人生目标,筑梦未来的关键时期。

研究发现,生活有目标的孩子,比较能够主动学习、并做出负责任的选择,也活得比较快乐。

史丹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大约只有二十%的青少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

长期缺乏内在动力、找不到人生目标的孩子,是很容易迷失的一群。

板桥地院少年观护人卢苏伟发现,他所辅导的青少年,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中没有目标。他们不知道该为什么而努力,也没有为自己生活安排的能力。

父母可以这么做∶

当孩子缺乏内在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

1.启动孩子的梦想

有机会多跟孩子聊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希望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曾经带领边缘青少年完成独轮车环岛壮举的卢苏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不管父母同不同意,或孩子能不能做到,至少他有这样的梦想,如果他愿意为梦想付出努力,他的潜就能完全被开发出来。

2.让孩子学习设定目标

可以经常跟孩子谈谈什么是他的短期目标?什么是他的中长期目标?例如,孩子的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这次大考,也可以是完成某项作品。长期目标可以是学会某项技能或是改掉某个坏习惯。

学会设定目标是实践梦想的第一步。

3.讨论生涯规划

长期辅导青少年的杨俐容认为,父母在跟孩子的对谈中,可以慢慢引导他去思考未来他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尤其是在十五岁之后,生涯规划的议题显得更为重要。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他的性向(天赋、专长)擅长做什么?他的兴趣在哪方面?他的价值观是什么?最后是,外在世界的需求是什么?

孩子必须寻找到他内在的声音,才能真正发现他想追求的人生目标。

原标题 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谈的六个人生课题



来源:亲子天下网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