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孩子正确认识钱,隔壁的超商是最棒的起点
对平凡爸妈来说,生孩子是为了教养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享受亲子互动的乐趣和幸福,找回人生第二个童年,同时,也在每一次冲突的紧张下,学习成长,完整的进入人生深度学习的整块拼图里。
因此再忙再累,我们都不放弃让孩子跟在身边,因为我们喜欢和享受随时随机随身教育的乐趣与效果,并且认命而甘愿的负起父母的责任,想办法在不放弃工作和自我成长下,尽可能的做好一个兼职父母能做到的教养极限。
这样的“认命”,让妈妈很容易操作姐妹的生活理财教育,尤其是社区楼下的超商或小杂货店,或者姐妹有机会陪爸妈到任何地方买东西的“日常生活片段”,都是一个亲子理财教育的大好机会。其实从姐妹两人懂事开始,平凡妈就常在超商和平凡姐妹大玩“机会成本”的换算游戏,以及“谁来付钱”的行动剧。只是,程度从简单版本开始慢慢加深,演变到目前的复杂进阶版。最早开始玩的简单游戏,就是不管是姐妹或爸妈买什么,平凡妈都会换算成“养乐多”,这是姐妹俩在超商最原始,而且是重复不断出现的欲望需求,两个人大概都在一岁多,还频繁坐在娃娃车里时,就爱上了超商的养乐多。
所以在超商里,不管是妈妈买了什么,尤其是姐妹们要买什么,妈妈都一定会“不经意”的把手上的东西,换算成几瓶养乐多,让姐妹们去感受,这个东西花了“多少钱”去买,这个“多少”到底有多大?
比方像姐姐吵着要买一条金莎巧克力,平凡妈就会告诉姐姐:“一条金莎巧克力要35元,差不多等于五瓶养乐多,每天喝一瓶,可以喝一个星期耶!”如果姐妹吵着买一盒金莎巧克力,一盒250元,可以换成三十五瓶养乐多,哇,可以喝到一个月,但是一个月对两岁以下的小小孩来说,概念太模糊了,平凡妈就会这么说:“三十五瓶有多少,放到你们房间那张小桌子上排排站,可以排满一整张桌子耶……”这时你就会看到姐妹回应:“哇,好多哦!”甚至夸张的回应:“那肚子不是撑破了……”的创意回答。
后来姐妹慢慢长大,走路跑步行动自如,娃娃车很快就从平凡家撤退,两姐妹在超商的视野,也开始出现全新的乐趣和欲望。可以替换的东西变多了,除了养乐多,平凡妈又多了一样乐趣和武器,就是“密切观察”,现在姐妹俩最注意超商的什么东西,她们的欲望停留在那里,那个神秘主角,就是平凡妈玩“机会成本换算”游戏的最新男女主角。如果父母曾经仔细研究过超商的货架,就会发现中间以上的层架,是满足大人需要的仓库,但中间以下的层架,却是满足孩子欲望的天堂。
随着姐妹身高和视野的扩张,进入超商的各式欲望也不断扩张。从一开始单纯,而且始终如一的养乐多,进化到乖乖,再进化到各式各样不同的糖果饼干和玩具,有时候连年节促销的礼盒都不放过,不管是大人吃的罐头还是小孩零嘴,不管是大人用的文具还是小孩玩具,只要盒子上出现HELLOKITTY或小叮当……这显眼的促销礼盒,就成了姐妹在超商的终极猎物。
如何控制两姐妹的猎心和无穷无尽的欲望?让平凡妈可以骄傲的说:“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在地上打滚过”的关键,就是让她们清楚知道:“妈妈身上钱不够!”
是“钱不够”哦,不是“没有钱”。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很大的,因为钱不够是事实,但没有钱是爸妈在说谎。
■厘清“想要”和“需要”,让孩子花零用钱
但是,如果父母只利用口说帮孩子加强机会成本的观念,或者在生活中将零用钱抽离,只做形式上(用爸妈的钱换算)机会成本的重复练习,却从来不引导孩子分辨“想要”和“需要”,即使发零用钱给孩子,也只是要孩子把钱全部存起来,所有孩子的花费还是由爸妈决定爸妈支付,由爸妈完全满足孩子的想要和需要,那么发零用钱给孩子将变得一点意义也没有,孩子只徒然学到“存钱”的形式,存钱变成一场和生活不连结,没有深刻情绪的数字游戏,孩子很难从中学习到“为自己存钱”的真正意义,并养成“主动”和“持续”存钱的习惯。
发零用钱的第三个原则和配套,就是父母把零用钱发到孩子手上,也必须同时将花钱的决定权交到孩子手上,但交出决定权之前,要先持续和孩子练习,什么是“想要”,什么又是“需要”。
犹如机会成本的练习暗藏于日常生活里的无时无刻之中,想要和需要的练习,也是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处可练习的简单游戏。比方平凡姐妹在玩扮家家酒时,平凡妈会这么和姐妹玩。“妈妈,你要吃什么?”扮演餐厅侍者的姐妹殷勤的问。“哦,我肚子好饿哦……我‘需要’先吃饱……”“啊,那妈妈,你要不要先吃一个炒饭呢?”姐妹立即过滤脑子的记忆,知道饿肚子的妈妈,现在“需要”先吃饭把肚子垫饱。“好啊!我想要吃一个虾仁蛋炒饭……”姐妹很快的端上一盘,乐高虾仁蛋炒饭。“那妈妈,你还要吃什么呢?”姐妹继续问。“我想吃得营养一点,好像还没有吃到青菜耶……”妈妈也跟着继续丢球。“那妈妈,你想不想吃一盘高丽菜呢?”“好啊!”“那还想不想喝汤呢?一碗玉米浓汤好不好?”“好啊……”没多久,姐妹又会端上充满创意的两盘佳肴。“可是……”“妈妈,你是不是又嘴馋了……”姐姐充满默契的,发现了平凡妈的欲望。“你想不想要巧克力冰淇淋呢?”“好啊好啊!”就这么简单,一个十分钟的角色模拟游戏,姐妹已经从游戏中练习到,什么是妈妈的需要,什么又是妈妈的想要。当然,这不是一次游戏的成果,而是日常生活中,每天跟着平凡妈吃饭,听妈妈不厌其烦碎碎念所累积出来的结果。
于是,平凡姐妹知道,吃饱是需要,吃好或吃舒服是想要。足够换洗的衣服是需要,多样搭配的衣服是想要。第一个基本使用的文具是需要,第二个一模但不一样的文具,是多出来的想要。至于玩具,都是想要,所以都只能用零用钱买,或者利用生日、儿童节或圣诞节时许愿,得到想要的玩具。
平凡家,平凡妈和平平姐姐之间有个小小的约定:基本的“需要”品,妈妈都会直接出钱购买,但购买时妈妈会尊重姐姐的选择和意愿,可是最终仍是妈妈做决定要不要购买、买什么东西。
超过基本需求的“想要”品,则必须因为特定理由(如节庆、鼓励等)购买,如果特定理由不存在,则姐姐可在“量力而为”的能力范围内,利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钱购买。
只要姐姐掏出零用钱,妈妈就会搬出机会成本练习,适时而适当的提醒或机会教育,同样一笔钱,姐姐还可以拿来买其他的什么东西或做什么事,以及同样的东西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了?这个东西的下场是什么?和姐姐一起讨论,并且积极参与姐姐选择的过程,同时协助她做最后是否购买的决定。
这是刻意练习,唯有妈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花钱,只在一旁适时适度引导,姐姐才能在“小钱”的投资和练习下,真正学会自己“独立”选择和决定。
这样讨价还价的演练过程,让姐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同理心,学会了取舍,学会了“东西不是伸手就有,喜欢的东西得靠‘劳力’或‘智力’累积,用好宝宝章换来的”;同时姐姐也学会了“喜欢的东西总是很多,但能买东西的钱总是太少”,潜移默化中,不用妈妈指着课本教,妈已经在生活里,埋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的种子。于是在姐姐每一次开口要东西前,平凡妈都会反覆的问姐姐:“这是想要,还是需要?”练习多了,姐姐不只能清楚分辨想要和需要,还会进一步举一反三的用其它例子来和妈妈一起讨论。
来源:雅虎资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