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依姆正在细心拣茶秦依姆正在细心拣茶。
76岁拣茶工盼回家 她来自重庆 11年没回过老家
早上9点,金泉路一家茶店前,来自重庆丰都的76岁拣茶工秦大珍弓着腰,坐在一张矮塑料凳上,两手慢腾腾地拣着簸箕里的茶叶。一天的活得干七八个小时,但只能挣到15元。
“想家啊,已经11年没回了。”头发花白、背已有点驼的秦大珍常把老家挂在嘴边。而和她一起来拣茶叶的老乡,情况大多跟她类似。
辛苦拣茶,一天下来就挣15元
每天早晨6点刚过,在洋下新村的出租房里,早早起床的秦大珍已经开始张罗起一天的生计。煮饭花了她一些时间,两碗干饭下肚后,她装上一瓶白开水,带上两个馒头,准备开工。这两个馒头就是她今天的午饭,为了不影响白天拣茶的进度,她早饭尽量多吃,吃饱。
初秋的清晨透着些凉意,秦大珍叫上老乡余明珍和胡本芳,走上半小时,来到金泉路的茶店前,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活。
8时30分,秦大珍正将一块白布铺在簸箕上,等着称茶。半小时后,她端着簸箕,来到茶厅里,排队等待店里的小妹分茶叶。小妹嫌她说话太吵,说了她两句。
秦大珍今天只要了两斤茶叶,在拣茶的人中,数量不算多。分完茶,她走到拣茶工的队伍里,慢腾腾地拣起簸箕中的茶,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她就这样弓着腰,没有停下来喝一口水。
中午过了1时,秦大珍停下手里的活,就着白开水,嚼起手中冷冰冰的馒头。几分钟后,她又开始拣起茶叶来。
“坐久了,腿会僵,腰会酸。”秦大珍捶着大腿,显得有些疲劳。她说,她每天要干上七八个小时,即使拣了3斤茶叶,也只能挣到15元。
干完一天的活,秦大珍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常常会火辣辣地疼,睡前,她总要用酒来回擦拭。
这么老了,哪个人愿意出来拣茶
秦大珍来自重庆丰都云溪乡,老伴已经去世二三十年了。2002年,在福州打工的小儿子和两个女儿将她从老家接来福州,只剩下大儿子在老家。在福州,子女去上班后,她留在出租房里照看孙子、外孙。
她们住在洋下新村已经很多年了,住在一起的大都是丰都县老乡。现在,秦大珍一个人住,自己做饭吃。三女儿则住在楼上。三女儿帮她支付每月两百元的房租,小儿子则提供每月400元的生活费。
“没办法,不出来拣茶叶,咋办?”秦大珍已经拣了七八年茶叶了。
“这么老了,哪个人愿意出来拣?自己手里有钱,方便。”坐在秦大珍旁边的胡本芳附和着说。胡本芳今年66岁,跟着子女来福州有一二十年了,她和老伴都自己出来挣钱。
秦大珍说,胡本芳、余明珍和她都是一个村的。来福州后,大家一起住在洋下新村。由于人生地不熟,她们有空只能约在一起,唠唠嗑,聊点老家的事,或者到周边逛逛。
常常想家,11年没回过老家
“想家啊,怎么不想?”秦大珍自2002年来到福州后,已经11年没回过老家。每次子女过年回家,她都想跟着回去,但是子女说坐火车花的时间比较久,她岁数大了,不方便。
“我想早点回去养老。”秦大珍不想再待在福州了,今年,正逢老家的大儿子五十寿辰,她说无论如何今年都要回去一次。在福州出生的孙子没有家乡概念,这让秦大珍感到无奈。
与她同病相怜的胡本芳也有一二十年没回去了。去年9月,她的母亲去世,她才回家奔丧了一回。余明珍来福州七八年了,只有去年娶孙媳妇,她才得以回了一趟老家。
在福州的子女们都想再打几年工,多挣点钱,等岁数大了,再决定回不回老家。住在洋下新村,三个老人唠嗑时聊得最多的还是老家的事。
何时能回老家?这些老人都很迷茫,因为那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年复一年,老人越发年迈,几千公里外的老家,越发变得遥不可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东南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