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对中国社会民生和金融系统冲击的恶果已显现(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10月0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10月2日,大陆官方对外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于地方债实行不救助的原则。在地方债对中国社会民生和金融系统冲击的恶果已显现情况下,地方债已成烫手山芋,中共当局也不敢兜底。
官方发文明确对地方债不出手救助
近几年,中共政府性债务风险引起了各界普遍担忧,尤其是快速膨胀的地方债更甚,已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隐患。这些激增的地方性债务不断累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潜伏的一颗“炸弹”。
去年末,中共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中共五级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出截至2013年6月末的地方债数据已经近20万亿元人民币。也有官方人士透露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单纯的数据公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为地方债是在滚动发展着,地方政府仍在不断举借新债。
中共国务院办公厅10月2日对外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首次发声,明确提出了对于地方债实行不救助的原则。
债务不会因为中央不兜底而消失
在2013年12月结束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并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首次单独列出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重要任务之一。这表明地方债产生的问题已经足够令中共当局心忧,而不得不着重单列作为重要经济任务。
其实,如果允许破产的话,大陆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早已破产。地方政府债务不会因为中央政府的不兜底而消失,但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偿还意愿及偿还能力都需要质疑,因为地方政府大部分的钱是从银行借贷的,如果让债务继续滚动下去,最终可能导致中国爆发金融危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很多地方负债率甚至到了300%,是当地财政收入的3、4倍,这存在着严重的风险。
而且中共审计署的统计范围实际上是最狭义的地方债务。因为地方债务中很多东西是很隐蔽的,比如地方控股的银行,地方控股的国有企业等等,这些隐形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无法统计的。
地方债的恶果已经显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对媒体表示,每个地方政府底下设了很多很多的融资平台,以公司名义借的债,有的从银行借的,有的发债券融,有的是通过信托业务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借贷方式借下的。但是借贷方式往往时限较短,在耗时多年的基建、民生工程面前,就会捉襟见肘,政府还贷压力巨大,需要不断的借新债还旧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当前中共地方政府最大的风险不在规模,而在机制。之所以地方政府是这样一种债务人,与中共的财政体制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已有近200个县债务率达到100%,将要陷入破产境地,因此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来找钱。中共当局推行所谓的财税改革,地方和中央在税收上分歧会越来越大,地方政府也会巧立税费名目增加收入,各项税费叠加隐形地增加了百姓的税负。
而且上届地方政府举债享受,下届政府勒紧裤腰带还钱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地方政府为了偿债,势必将大量挤压用于老百姓社会保障、民生,比如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开支。
地方债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也危害极大。地方商业银行主要由地方财政主导,不良资产难以自行消化,而地方银行不良资产大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债务。中共当局已批准成立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目地是化解地方银行不断恶化的资产质量问题,意在挽救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银行所面临的困境。
1999年,中国的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包揽了中国金融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同年,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统一剥离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十年后,这些消化不良的“坏账银行”借市场化把更多账单塞进国家手中,如此辗转腾挪的后果是坏账不减反增,最后由全体中国民众掏腰包买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看中国首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