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专栏】中国信托业“刚性兑付”的怪圈
【看中国2015年04月18日讯】红朝末世怪象横生,令人啧啧称奇。中共媒体在房市摇摇欲坠、朝不保夕时,居然大造声势,竭力帮助利益集团卖房,忽悠百姓。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就“可怜”得多了。当美国房市蒸蒸日上、房价高企时,各级政府都兴高采烈,因为税收大增,预算不愁。但当房市下滑、房价猛跌时,政府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税收缩水。说这时政府可以控制媒体、大造舆论帮建商卖房,门儿都没有。
党媒帮利益集团卖房、忽悠百姓当房奴,其实还算小事,因为忽悠和欺骗,是红朝六十年来一直在做的。如今有件更滑稽、怪异的事,披上了现代、金融的外衣,就是中国信托业的“刚性兑付”。
所谓“刚性兑付”,按中国媒体的解释,就是信託产品到期后,信託公司必须把本金及收益分给投资者;如信托计划不能如期兑付,信托公司就要“兜底处理”。在中国,也没有法律条文这样限定,“刚性兑付”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4月中,大陆4省6城市有近万投资人同日示威,抗议担保公司倒闭、集资人卷款跑路。去年,中诚信托旗下30亿的“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吉林信托的“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都让投资者心惊胆战。房企资金链断裂的传闻甚嚣尘上,引起人们对信托产品违约的关注。挽救了这些信托产品的,就是所谓“刚性兑付”的怪圈。
中外信托业大不同
信托业在中国和中国之外,内涵其实不同。英美信托(trust)的本意是委托人(trustor)把财产委托给受托人(trustee)来管理和处置,最终使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beneficiary)获益。比方一个富翁将死,身后的遗产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物品、存款和实业,可能还有无形资产如保险单、专利、商标,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一笔钱。但富翁的孩子还年幼,尚不能继承和管理这些财产。这时富翁(委托人)就可以建立一个信托,把财产托付给一个会理财的人(受托人),让这人在信托之下管理这笔财富,直到孩子(受益人)长大成人,可以接管为止。委托人不能是未成年人,任何人只要有财产,包括公司法人,都可成为委托人。个人、公司、团体、非营利组织、甚至政府都可以作为受益人。
香港信托的本意和美英类似,主要提供家庭信托,为高资产人士提供财产保障、继承和税务服务。但在大陆,信托的内涵已经不同了。大陆信托公司的业务是将信托作为一种集合投资的工具,通过向公众发行信托计划,为某项目募集资金。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信托,而是像一种项目债券。尤其是,中国的信托多是政府主导的,这种信托其实就是政府债券,只不过叫了个隐晦的名字。
信托,本来应该是一种非银行(non-banking)的金融业务,但在中国大陆,变异的信托与银行有大量的重叠和竞争。现代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託,它们本来各司所职、互相补充,受不同政府部门、不同法律条款的监管、约束。而在政府权力无边、法律形同虚设的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的界限都被人为地模煳化,造成金融风险的高度积累。
事实上,上世纪中共开始信托业务时,不是为了保障私人财产、确保财产的继承,而是把它作为政府吸纳闲置资金、引进外资和拓展投资渠道的工具。今天,中国的信托更是成为权贵瓜分金融市场、从民众手中吸金、圈钱、敛财的工具。
中国信托业市场定位不清,业务无所不在,被称为“金融百货”。信托公司违规经营,像银行一样吸纳存款,代理发行股票、债券,甚至非法集资。
虽然中共明确禁止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兼营,但这些规定没得到实施。更遗憾的是,业内人士更是混水摸鱼、从中渔利、为虎作伥。
真正的信托,是按委托人的意图经营和管理的,信托的风险由委托人和受益人承担,但中国的信托更像是银行业务或政府债券。银行本来就必须承担起信贷资金的营运风险,破产前必须对存款保本付息。政府债券更是如此,只要政府还在,债券就必须用政府的信用和税收做担保、全额支付。也就是说,中国的信托产品其实是不能破产的,也没资格破产。信托的受益人——中共政府,必须承担所有的责任。
影子银行风险恐危及中共政权
什么是“刚性兑付”?相对于“刚性兑付”,难道还有“软性兑付”、“柔性兑付”,或“弹性兑付”?兑付就是兑付,就应该是刚性、强制的。欠债还钱,兑现和付款本来就应该不能搪塞。但中共炒作这个话题,有另外的动机。
中共银监会说,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要转变,准备允许信托公司暴露风险,并希望用“市场机制”化解兑付危机。也就是说,中共现在准备要抛包袱、准备放弃“刚性兑付”了。如果中国的信託产品从本质上讲其实就是政府发行的债券,也用于政府的基建;那信托产品出现问题,从根本上说,只能由政府承担。
中共最害怕的,是包括信托业在内的非银行融资体系(影子银行)的规模太大、风险累计太高,一旦失控,会危及中共政权。中共一直在用新贷还旧贷的办法在拖延金融体系的破产,但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终究会撞上南墙。
中共金融决策者面对的,是与中国经济一样的难题: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如健全市场机制,需要打破刚性兑付的怪圈。但怪圈一旦打破,违约会大面积发生,投资信心受挫,数以万亿计的信托产品就卖不掉,随之而来的信贷紧缩会引发金融危机。如不打破怪圈,信託市场的参与者会绑架政府,让黑洞越来越深,最终也会拖垮影子银行。政府可能有意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机制,但作为信託产品实际上的受益人,中共没有道德上的理由把风险推向市场、推向民众。
中国业界人士说“刚性兑付”像根腐朽的立柱,撑起了中国金融的大厦。如果砍掉立柱,将引发大面积坍塌,威胁大厦的安全;但如果不砍掉立柱,腐朽的立柱还能支撑多久呢?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 已经疯了的中国股市:内幕是这样
- 周永康狂咬求免死 惊动一沉默巨虎?(图)
- 港媒:周永康七次跪求免死 连呼快了!(图)
- 北京飙车案法拉利车主身份曝光 果然不凡(图)
- 周永康泄密现最新消息 英媒爆周近况(图)
- A股股民不可不知:大杀器已静待出击…
- 卸妆后的女主播 网民:“吓一跳啊” (组图)
- 曹清出身特殊 神秘中南海中层交际圈曝光(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