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笔记】智慧接近神明(组图)

作者:贯明 发表:2016-12-30 00: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本东京古河园的玫瑰在晚秋盛开。(摄影:贯明)

近日为了写几篇关于隋唐英雄系列的历史文章,不得已又把已经放下了几十年的《旧唐书》、《新唐书》和《贞观政要》等古书都翻了出来。从此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脑中浮现出来的人物都是大唐英雄的形象,高雅优美的文言文虽然言简意赅,但是毕竟与我有了岁月的隔阂,因此每读一章都要掩卷沉思一阵子,心中揣摩一下其中的内涵再去阅读下一章。就这样日复一日,生活过得十分单调而清苦。时光犹如白马过隙,一晃就过去了好几个月,在无意之中这已经发黄的《旧唐书》和《新唐书》竟成了我生命中朝夕相处的朋友。

清晨打开窗户仰望朝阳,内心居然涌出心在方外、许久未食人间烟火之感。忽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有一位读者阅读了我写的《大唐第一直臣—郑国公魏征》一文之后,来电询问“智慧接近神明”的原文和出处,我轻车熟路地翻到了《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的《魏征传》,告诉她原文是:“孟贲犹豫,童子先之,知几其神,不俟终日。”听出她不解其意,哎呀,原来是我自己把文中的“知几其神”翻译为“智慧接近神明”让她感到了困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似乎不难,但是翻译到何种程度就见仁见智了。此时我才感觉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太浅薄了。


日本京都天龙寺晚秋枫红。(摄影:贯明)

其实,“知几其神”是一个汉语成语,本意是说人如果能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古文观止・范增论》(宋苏轼文)中说:“《易》曰:‘知几其神乎’”。可见出处原本来自《易经》。《周易・系辞下传・五》记其上下文为“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所以,知几其神的意思就是,只要能够预先察见事物的征兆,就算得上是先知了。文言文中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啰里啰唆地用白话文解说了一长串的文字仍然感到词不达意。

然而,这一句不太完美的翻译却突然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希腊人尊敬智慧,印度人尊敬神明,意大利人尊敬艺术,美国人尊敬商业……这智慧与神明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呢?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则是一种顿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有知识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有智慧的人其思想境界则与神明相近。

由此我想到,知识不等于智慧。人世间许多学富五车的人,不一定都是有智慧的人。被世人所仰慕的腰缠万贯的人、位高权重的人当然更与智慧无缘。某日傍晚我路过一个小酒屋,看到了三个以前认识的人正在举杯同饮。这些人都是前几年发了横财的人,据说他们每个人都房产丰富,身价过亿,但是其中的一个大胖子说,他现在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与几个老友喝酒,说一说自己想说的话。每当身体患病之时,拥有再多的钱也感到很无助。由此看来,一个人即使十八般武艺与谋生之道样样精通,如果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暴发户而已。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心怀信仰,敬畏神明,每日三省吾身,使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尽可能接近神明。


东京古河园在寒风中盛开的玫瑰之花。(摄影:贯明)

人世间的所有枯荣,最后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烟云。那些繁花似锦、恩爱交融的日子,其实也都是幻象,并不值得留恋。因此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地省思、不停地修行,修出智慧之日,就已经离神明不远。

(看中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