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健康、纯天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随着社会蓬勃发展,经济水平日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普遍富裕起来,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方面的课题。传统中医是中国人独特的一门学问,以健康、纯天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成为人们防病保健的首选。
不过,大多数人对中医养生观的了解并不多,以致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专家总结出中医养生3大误区,第3条大多数中国人都错了,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说起“养生”课题,很多年轻人都觉得养生是老年人为了追求健康长寿所做的事情,自己年纪轻,还不到那个阶段。事实上,养生绝不能到了中老年阶段才注意,应该从青年时期就要注重。
养生的方法在于调和阴阳,达到身体阴平阳秘,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都是必须重视的课题。
误区二: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吃中药只是中医防病治病内容的一部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其实,吃中药只是中医防病治病内容的一部分,对于中医来说,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中医最核心的观点在于“治未病”,通过辩证,衡量患者的病情是吃中药好,还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自然疗法就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甚至只需要调理一下情绪,改变一下不良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治病,重点并不是吃不吃中药。
误区三:轻微不舒服就吃药
中国人可以说是最爱吃药的民族,只要有一些轻微的身体不适就急着吃药,殊不知频繁的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所谓“是药三分毒”,部分药物有副作用;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病效果。
正常情况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如果我们自己懂得一些居家的中医保养知识,日常生活能做到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条畅情志,并配合食疗等方法,即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患于未然,即使有轻微的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
冬季中医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养生观认为,养生应配合大自然的运行来调整生活作息。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生活作息应“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再从事晨间活动,避开早晚低温的时段,且要特别注意早晚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年长者容易在此时节引发心血管疾病,不可不慎。
饮食上,建议多选择入肾的食材,例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和羊肉、核桃等,适当进行冬令进补也可以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础。
补冬常用的姜母鸭、八珍汤、药炖排骨、当归羊肉汤、十全大补汤等几乎都是温补为主的药膳,不适合营养过剩,应酬熬夜,劳心工作的现代人。最好改选用不容易上火的平补药膳,如四神汤,四君子汤等较为适合。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进补前建议先简单判断,或是咨询中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进补。
责任编辑:亚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