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金融危机边缘 危险信号已经出现(图)

发表:2021-05-27 19: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在金融危机边缘
中国在金融危机边缘。(图片来源:Elnur/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5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5月26日表示,中国债务的上升趋势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相似,这是危险的信号。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各类债务成为大敌。而中国处在金融危机边缘。

中国债务危险信号来临 处金融危机边缘

5月26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业高管以及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出席了论坛。

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李扬表示,2020年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已超过德国和日本,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而2010年以来中国居民债务的上升趋势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趋势相似,尤其值得警惕。

李扬说,“居民债务大部分与房地产市场相关,这强化了居民债务风险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互溢。”

李扬同时指出,中国的政府债券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多数被商业银行持有,导致了财政政策金融化,并使得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互溢性增强。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李扬则认为,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可能出现大幅度波动,这一方面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实体经济高度金融化密切相关。

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是近期包括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内的高级官员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日前还特别召开会议,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勒令企业不得进行过度的投机活动,不要散布虚假信息助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等违规行为。发改委还明确表示,政府对企业的操控大宗商品价格和囤积居奇行为持“零容忍”立场。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具备周期性,会有回落的阶段,而债务问题则是不断在累积当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4月25日发布旗舰报告《中国金融报告2020: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以下简称 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报告显示,2008年~2020年,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率由148.8%上升至215.2%,中国宏观杠杆率由141.2%上升至270.1%。

居民杠杆率飙升 家庭债务已达危机边缘

关于中国民众的债务负担,官方有几个不同的指标,其中就有居民杠杆率,也就是居民负债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央行日前表示,受疫情影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其中居民杠杆率达到72.5%,同比上升了7.4%。有专家指出,过去五年来,中国是居民杠杆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已经超过美国。

中国民众的负债程度还可以用家庭资产负债率衡量,即居民负债总额除以家庭总资产。此外,家庭负债收入比也可以衡量个人债务水平,即居民负债总额除以可支配收入。西南财经大学和蚂蚁集团此前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的家庭债务收入比达到了121.6%。

居民杠杆率与房价指数呈正相关。通常情况下,居民杠杆率的最高点晚于房价最高点两三年,但中国至今仍未经历房价的大幅下降,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

北京当局多次声称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债务的快速增加,也影响了消费。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债务积累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有一定区别,即中国公共部门债务占比达到60%左右,而全球的水平可能在30%~40%,这是要特别关注的风险,如果债务积累模式不调整,仍然向公共部门集聚,政府部门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

这都表明中国债务危险信号来临,中国经济处金融危机边缘。

责任编辑:辛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