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 人类的三种境界(图)

作者:清浅整理 发表:2022-09-29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世间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经验与体悟,身怀眼界亦有所差异。
世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经验与体悟,身怀眼界亦有所差异。( 图片来源:台湾故宫博物院)

《世说新语·伤逝》中,王戎的儿子万子过世了,山简前去探望他。只见王戎悲伤不已,山简遂劝慰他说:“只是一个怀抱中的婴儿罢了,怎么会悲痛到这个地步呢!”王戎回复说:“圣人不动情;最下等的人谈不上有感情;有最专注感情的,正是我们这一类的人。(“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山简十分钦佩王戎所言,更加为他感到悲伤。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段话,或许正说出了在世间上,人类所拥有的三种境界吧。最令人仰望的境界莫过于不被世间人的情感所牵动的圣人境界,但不被情所左右,并非代表冷酷无情,而是说能占据在更高位置,慈悲且良善,并以更加纯净的眼光来观看周遭的人事物。

谈不上有情的最不好的人,他们会以漠然、决绝的眼睛来冷望他人所遭遇的痛苦,因此不会施予任何同情,亦不会为任何事情赋予是非、道德之辨析。

针对“圣人忘情”与“最下不及情”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有修炼人表示:如果一个修炼人误解了“圣人忘情”与“最下不及情”,将“最下不及情”视为“圣人忘情”的放下,这在修炼上可谓是南辕北辙,而所思所为终将跟道渐行渐远,所具备的品行最终也将会低于人下,恐怕最后要错失修炼的机缘而徒留伤悲了。

其实,这样情况很正常,因为境界的不同,较低者无法觉察己身的缺乏,如若产生误解,误判自己如同高境界之人,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是能理解的。

上述这段评述不由令人联想到一则佛教故事,这则故事揭显了层次不同之差距会引发的状况:

释迦摩尼时期,有一位修炼到菩萨果位的大居士生病了,释迦牟尼佛特地派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前去探望。而其中一位菩萨则又带领几位证得了罗汉果位的僧人去看望那位大居士。

虽说菩萨是来探病的,但不免与这位大居士畅谈起菩萨这一境界的法来。当菩萨与居士侃侃而谈时,在旁的罗汉们居然无法接受这个状况,他们开始对谈话的内容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是产生怀疑。

其实,这也是因为境界较低者自然而然无法领会较高层次者所提及的境界,故因而萌生疑惑、怀疑,当然自然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对他人的误解及对己身的误判。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