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工代赈” 清零造成的次生灾害显现(图)

发表:2023-02-02 20: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民众就业难、收入下降、偏爱储蓄而不是消费。
民众就业难、收入下降、偏爱储蓄而不是消费。(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2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北京当局的“清零”防疫政策三年来重创经济和民生,民众就业难、收入下降、偏爱储蓄而不是消费。2月1日,中国发改委发布消息,已经对“以工代赈”进行全面修订。

2月1日,中国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称,对《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日前已正式颁布,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是指政府以实物折款或现金形式投入受赈济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让受赈济地区的生活困难民众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

《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提到,县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指导以工代赈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要求。

发改委这一表述引发了各界不同的解读。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称,“以工代赈的主要目标就不是提高生产效率,而是扶贫、解决就业问题”。

苏剑认为,以工代赈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问题,“直接给他们发钱虽然也能解决生活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结果却养了懒汉。”

但是,中国民众普通认为,“领导群体四肢不勤,什么都需要照顾,应该是最懒的”。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研究员任重道指出,“清零”防疫政策造成的次生灾害已经显现,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经济下滑、民众收入下降,以工代赈凸显官方对民众救助还要设置条件,这个过程也可能存在各级官员经手项目时贪腐的情况。并且,青年失业率高企,政府财政应该更多的予以支持,而不是把钱花到之前那样大规模核酸检测等过度防疫方面。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上个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7%、4.8%。

据彭博社1月31日更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政府财政赤字跃升至创纪录的8.9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这表明实施“清零”防疫政策所需的支出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压力。

8.96万亿元的总体财政赤字使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越来越差,并可能使中央政府在经历了去年的经济增长下滑后,不愿通过财政支出来支持经济。

根据彭博社基于中国财政部数据的计算,2022年财政赤字高于2020年创下的8.72万亿元的历史记录,当时中国经济受到最初的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打击。

政府财政在2023年可能会继续紧缩,因为房地产行业尚未显示出任何触底反弹的迹象,而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这势必会限制当局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分析师普遍预计,随着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消费反弹。但民众收入下降、偏爱储蓄而不是消费,这是一个难题。

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按照官方的说法,目前外需收缩进一步显现,中国疫情大面积反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对经济运行制约明显。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