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读《嬗变》之感想(图)

作者:夏言 发表:2023-09-04 08: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9月4日讯】这几天,早早放下工作,卧床夜读何与怀博士的新作《嬗变—“四十千”纸上足迹三十年》,该书汇集了曾经活跃在澳洲文坛上的绝大部分作者,并摘录各具代表性作品之精华片段,令本已淡出历史舞台的作品又徒然生辉,读来超乎预料的亲切,就像在回忆自己的当年,也活生生地看到了自己踏足过的痕迹。

何博士逐篇逐节地赞美三十年留学生作家之作品的同时,也清楚表达了作为华裔作家该有的信念、人文价值观以及使命感,何博士更将其博大的文学学识与令人敬佩的思想境界贯穿其中。该书还专门触碰所有作家都在刻意回避的、而又是深深刻在所有作家心中的主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来到澳洲?我们为什么能够定居澳洲?

表面上,何博士是在高调赞美作品,但我却觉得何博士正在对一些作家进行鞭鞑。可以说《嬗变》这本书的历史价值远远超越了那些原始作品本身。因为何博士将作者与作品分别呈现出来,两者之间的落差就留给后人去作评价了。

很多人都把活跃热闹的澳洲华文创作期称为“黄金时代”,我真不知道所谓的“黄金”何在?

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菁英,对社会深刻的反思是一种责任。遗憾的是,他们从封闭、荒唐、邪恶的国度来到自由、民主、多元文化的社会,两国的制度、人文、福利等巨大差别没有触动到这些文人,他们反而津津乐道地缠绵在留学生的彷徨、无奈与空虚之中,他们的作品文采超然,有时却像毒鸡汤,描述扒分(打工赚钱)与性爱成为当年的时髦与不变的主题。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精彩是真实存在的,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那无奈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一个留学生是被枪抵着离开中国的,艰苦闯荡是必然的过程。为何这么多留学生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跑到澳洲来当下等公民?我认为,这才是作家应该认真探讨与写作的重头戏。

我曾经与两位女儿讲述老爸初来澳洲时的经历,女儿用惊讶陌生的眼光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一点鄙视,是的,她们无法想象眼前的老爸当年会活得如此不堪无尊严。我每次都会告诉她们,老爸愿意以痛苦的经历换取我的下一代不再生活在恐惧、扭曲、贪婪无道的社会里。

尽管人性的黑暗、无助与挣扎等社会现象都是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元素,但留学生的悲惨故事只是一种人生耻辱,没什么值得炫耀,应该被埋在记忆里。

没有澳大利亚优越的道德情操与文明制度,没有中共当局的血腥屠杀,就不会有四十千留学生在这三十年中飞黄腾达与享受生活,这不是靠自身的伟大换来的。遗憾的是,三十年后的今天,老朋友见面叙述往事,炫耀自己的能力与财富依然是不变主旋律。

在《嬗变》中,我看到了一些久违的文人,以前每次读到具有触动灵魂的好作品时,我都会找机会近距离接触原作者,比如齐家贞、凌子、王旭、张劲帆、心水、欧阳昱、韩岩等,但真正能获得读人如读作品的感受非常不容易。

我认为,绝大多数文人作家的人格是扭曲的,他们饱受煎熬、努力拼搏,其内在动力并不是要真正成为一名澳洲人,而是那撒不开手的“中国心”,每当关于留学生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刊登出版时,作者们引以为傲,我却感到一种强烈的“嘲弄与讽刺”,那些作品的前言是否该感谢89年的那场惨烈民运呢?

在《嬗变》中,我也看到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诗人李普在一年前过世了。我与李普是十年的同事,曾一起在位于Bankstown的一家模具厂工作,他的英文名叫Thomas。满脸书生气的Thomas白天在工厂操作铣床,晚上去广播电台主持节目,他勤俭耐劳,被单位同事誉为优秀家庭主人。

我常常望着沉默无语的他,开玩笑说,“飞溅的铁屑是否给了你无限的创作灵感?”他也常向我展示刚完成的诗作征求意见。

但我们的交流往往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隔阂,他与许多作家的作风无异,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痛恨贪官污吏,政治立场基本与北京当局保持一致。或许意见不合的原因,我们天天见面聊天,却没有成为朋友,因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却不料,才华正茂的他该享受人生了,反而早早地离去,让人心痛。

我很少认真读完澳华作者的长篇书籍,能在几天内通读完何博士《嬗变》,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或许是内容折射出我的人生轨迹,也或许是何博士的观点让我产生共鸣。这是一本了解澳洲作家与作品的宝典,浓缩了当年中国留学生在澳的三十年。作为亲历者感叹过往人生,该书值得珍藏常翻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