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图片来源:公用领域/维基百科)
《封神演义 》中的姜子牙,领下了师父给予的封神榜,在下山前,元始天尊明确告诉他:“此一去,但凡有叫你的,不可应他”,可他还是回头应了背后叫他的申公豹。这是姜子牙在修行上的一个明显的失误。除此之外,姜子牙貌似无可指摘的,其实不然。姜子牙还犯下作为修行人的最大失误,即把做事当成了修行,做事之心超过了修行,以至忘记了修行,最后坠入了世间的名利情中。
姜子牙在山上四十年,在山下三十年(从下山到封侯)。在山上是清修,在山下是实修,很可惜子牙没有悟到。
《封神演义 》第十五章,“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天象变化,世间事得有人具体做,不能神直接来做。用元始天尊的话,“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代元始去封神在天上人间都是极重大的使命,他好像压根没听进去,而是误以为让他下山就是赶他走、断了修行之路。南极仙翁当时就给他解释了:“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在功成之前,子牙的确上了几次山,那是遇到了困难去求援,功成之后咋想不起上山了呢?在万仙阵后,老子、元始与子牙曰:“今日来,我等与十二代弟子俱回洞府,候你封过神,从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封过神之后,子牙想起再修身命做真仙了吗?没有,而是安享起了他的将相之位,并对之后的受封作侯感激涕零。
当子牙主动向武王进谏要分茅列土,封功臣王亲等以爵禄时,李靖、金咤、木咤、哪咤、杨戬、韦护、雷震子等七人立马站出来告辞归山。这明摆着是点化同门的姜子牙做同样的选择,功成身退,修道才是主业。“别驾归山避世嚣,闲将丹灶自焚烧。修成羽翼超三界,炼就阴阳越九霄。两耳怕闻金紫贵,一身离却是非朝。逍遥不问人间事,任尔沧桑化海潮。”可惜,子牙听得七人告辞归山,只是不忍离别而“不胜惨戚”,一点儿修道之心都不见了。
姜子牙缘何堕落的如此之快、如此不堪?一方面,和历史上其他修炼法门一样,他的师父没有给他讲明讲透真正的实修之法,他自己也不明白修炼的实质是什么。另一方面,也确实凸显了红尘之恶。
元始天尊在姜子牙下山前的偈语中明言,“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面对连续不断的困境——卖笊篱一个也卖不掉,卖面面被风刮走,开饭馆没一个人来吃饭,被老婆不停的数落直至休弃,被天子通缉捉拿……姜子牙的内心恐怕并不平静,这从他与马氏的对骂片段中可以看出来,彼时姜子牙的心里也充满了忿忿不平和疑惑。因为元始天尊的告知,他知道自己是大器晚成,在接下来的人世间是有大的使命要去完成的。
可是,接下来每一天迎接自己的是什么、如何面对和走过眼前的一个个具体的关难,这一切对姜子牙是迷茫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老年娶妻等这些都是给他有意安排的实修场地。他搞不懂这些琐事烦恼与之后的使命之间的关联。搞不懂就磨,一磨磨了二十多年。终于,他迎来了明君的赏识和重用,意气风发、大展才华的时刻来临了。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姜子牙显然对文王及后来的武王都是深怀知遇之情的。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姜子牙拼了老命为姬氏打天下的一个很大的动力。他没有从师父、师兄等众神的角度或修炼人的角度,而更多是从人的角度去看待世事兴衰和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自从姜子牙下山之后,就不再视自己是一位修行人。
其实,任何修行人一旦陷入姜子牙式的劳苦奔波,加上在实际心性修行方面不够清晰、不够抓紧,就会慢慢的沦为了常人。
《封神演义》中李靖和姜子牙是个对比。相类似的是,陈塘关李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享受人间之富贵,这是伐纣前他的背景。在伐纣成功后,李靖也完全可以像子牙一样接受爵禄,和妻儿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和子孙绵延的富贵。但李靖没有,反而坚定选择了进山修炼,最终肉身成圣。相反,史传姜子牙在百岁之年又娶了一位名为申姜的女子为老婆,生下一个女儿(即后来的皇后邑姜)和十三个儿子,这完全符合民间一般所谓的家丁兴旺、富贵地位无人可比了。
其实,真正的修行人都不会忘记自己来世的真正意义与洪愿,无论身处逆境或创下莫大成就,都会一心修炼到底,绝不会紧抓着对世间的执着不放,当然就不会做出跟姜子牙一样的失误与遗憾了。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