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民国大师梁实秋一笔可抵千军万马并不为过。(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智者,虽然不是驰骋沙场的能臣名将,也不应该随着时间被淡忘或刻意封存某些面向,“被”不全面留存的背后定有险恶的因由,尤其是一笔可抵千军万马的民国大师——梁实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出生于北平,祖籍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民国4年毕业于北京新鲜胡同京师公立第三小学,梁实秋在父亲的安排下投考清华学校,录取就学8年后赴美深造,获哈佛大学英文系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执教、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继续担任教职并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同时编写英汉字典、辞典,在台湾安适的晚年岁月中,梁实秋终以一人之力顺利完成了毕生志业《莎士比亚全集》、《英国文学选》等大型著作。
生花妙笔刻画世间
他是华人圈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学贯东西、一生著述丰厚,不管在学术界、艺文界都立下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里程碑。尽管是大学者,他的散文贴近人生、真实而幽默诙谐,笔者摘录他〈中年〉一文,几段写入心坎的文字,稍有年岁的读者立马就能与梁实秋交上了朋友,听着他妙趣横生娓娓道来: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人。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炉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光明,结果落在黏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1909年,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与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前中)、会办唐国安(前右)和范源濂(前左)合影。(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他亦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梁实秋排行老四,在父亲的引领下,6、7岁就开始习字、描红模子,毛笔蘸墨汁将单张的红色字帖涂黑。母亲在炕上缝补衣物,随时管教正在习字的一群孩子们……起初还在家附近的学堂学习,学堂关闭后家里请了教师贾文斌先生,用新编的国文教科书在西院书房为梁实秋及其哥哥、姊姊授课。
辛亥革命前两年,梁实秋与哥哥进入陶氏学堂学习(由清末政治家陶端方开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陶端方遇害,陶氏学堂关闭。民国成立后,政局动荡不安,曹锟在袁世凯的唆使下兵变,平津人民遭殃……许久之后,梁实秋才与哥哥进入公立第三小学,并学习国文、史地和《千字文》等传统文化。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