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莫大于爱人 智莫大于知人(图)

作者:秦山整理 发表:2023-12-13 10: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亲爱他人,就不可能滥用酷刑;了解他人,善用贤人,就没有腐败的政治、不易引发动乱。
亲爱他人,就不可能滥用酷刑;了解他人,善用贤人,就没有腐败的政治、不易引发动乱。(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淮南子》于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仁莫大于爱人  智莫大于知人
梁启超赞《淮南子》为 “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图片来源:看中国制作)

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泰族》篇的部分内容。

【原文】偷利不可以为行,而智术不可以为法。故知,人才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乱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悸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知,通“智”。)

[大意]苟且取利、贪占小便宜的行为是不可以算作德行的,同样,依靠巧心计办事也不能算作法则和法度。所以,仁爱和智慧,是人的美好资质,是人的才能中美好的东西。

所谓仁德,就是亲爱他人;所谓智慧,就是了解他人。亲爱他人,就不可能滥用酷刑;了解他人,善用贤人,就没有腐败的政治、不易引发动乱。根据礼乐礼仪法度治国,就不会有荒谬之事发生;不滥用刑法,就不会有暴虐的行为出现。

【原文】上无烦乱之治,下无怨望之心,则百残除而中和作矣,此三代之所以昌也。故《书》曰:“能哲且惠,黎民怀之。何忧讙兜,何迁有苗。”智伯有五过人之材,而不免于身死人手者,不爱人也。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而身虏于秦者,不知贤也。故仁莫大于爱人,知莫大于知人。二者不立,虽察慧捷巧,劬禄疾力,不免于乱也。

[大意]上面没有烦琐杂乱的管理,下面没有怨声载道的情绪和心怀不满的人,那么社会各种灾害祸患容易被消除,而中正平和的局面就会兴起。这就是夏、商、周三代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所以《尚书》中说:“能够既明智而且仁爱、宽厚,黎民百姓就缅怀追随他,哪里还需要为讙兜而忧虑!”

(注:讙兜,又作驩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苗族首领。讙兜的三苗族,日益强大,经常侵犯中原。尧率领中原部落联盟向其进攻,在丹水岸边与他们大战,终于击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尧将驩兜及其部族驱赶到崇山。)

晋国的执政者智伯有五种过人的才能和资质:其一,体貌高大壮伟;其二,射箭、驾车力气都很大;其三,才艺技能无不具备;其四,擅长文辞、富于辩才;其五,刚强坚定、果决勇敢。但智伯仍免不了死在他人手里,这是因为他对人不仁爱。

齐王建有三种过人的技巧:力气可以挽拉强弓、奔跑的速度超过疾跑的马、起跳能越过高处。但他仍被秦国俘虏,这是因为他不了解贤能、不会用人,最终导致齐国灭亡。

所以“仁”,没有比爱人更重要的,“智”没有比了解他人更高明的。如果仁和智都不具备,即使明察、聪慧、敏捷、灵巧、勤劳、努力,也不免遭受惑乱。

(待续)



责任编辑:申思茗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