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图片来源:网络图片/网络截图)
【看中国2024年5月16日讯】百度副总、公关一号位璩静对着镜头霸气侧漏“员工提离职我秒批”震惊江湖,没成想最终竟以她自己被秒批收场。
据说她的离职还挺戏剧性的,老板李彦宏震怒,老板娘马东敏“亮剑”。**被老板老板娘“混合双打”击倒,璩静预定本年度互联网那“搬石砸脚”大奖,小金人定制中。**璩静的戏份算是落幕了,企业公关同行们遥望她的背影,满脸懵圈和迷茫。
企业公关的神秘面纱,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被揭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
“璩风波”刚闹起来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心——本来就处于企业边缘的公关部门会更加边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光,“公关一号位”不懂公关被群嘲,情况更加恶化了。
堂堂央媒出身的高级科班生,竟然花大钱向网红学习视频流量秘诀,对得起多年的媒体业务训练吗?照葫芦画瓢,竟然搞成了网黑。璩静不仅以一己之力给自家公司制造了一起史诗级公关危机,更暴露了“公关一号位”业务能力低下的短板。这不禁让人怀疑,中国的大厂公关都是这样的水平吗?并不是。
从媒体走向企业公关的业内精英很多,但是他们的职业环境并不好。大型企业的公关业务定位偏差,造成了逆淘汰的职业环境,才会让璩静这样“傻卖力气”、“向上管理”的伪精英走上了与自身能力不符的高位。
中国大型企业公关的最大问题是“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典型症状是公关和营销不分,公关成了营销的附庸。其实,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关的业务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创业之初,大家都不知道你这个品牌,你不就得大声吆喝吗?营销就是公关、公关就是营销,没毛病。但是,企业成长为行业头部,到达了生态位的顶层,营销和公关就不能混为一谈了。
营销和公关都是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互动,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受众不同、目标不同,操作手法也不同。
营销关注的是发现和发掘市场需求,针对的是客户或潜在客户,是商业信息的传播。而公关是培育市场环境,增进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商业文化的养成和传播。
营销是一连串目标明确的商业运作,今天推出一个新产品、明天搞个促销活动。打了多少广告,增加了多少社会关注度,创造了多少商业价值,KPI明确、立杆见影。
公关则是长期的的环境培育,公众的好感度、美誉度需要润物无声的长期培育,投入产出比不是一时一事可以算得清楚的。
公关和营销混为一谈,是处理不好公众关系的。
(二)
中国大型企业崛起的时间不长,一切为营销服务的“铭印”还没有消除。无论怎么强调公关的重要性,还是无法摆脱砸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立竿见影的营销思维。
所以,公关部门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负面舆情发生时当“消防队员”,平时就是给市场营销打下手、吹喇叭的“龙套角色”。殊不知,日常的绣花功夫不到位,临阵磨枪救不了火。
比如百度上一次史诗级公关危机“魏则西事件”,平时对关键词竞价排名的争议没有充分及时的公关运作,相关机制缺乏透明度,更没有和公众充分沟通合理调整。这些基础工作一点不做,负面舆情一爆炸,公关部门裸奔进场,谈何救火?硬钢舆论质疑,没这个底气。
没有日常建立和维护的信用基础,临时发多少公告、言辞多么恳切,都是苍白无力的。进退失据,临阵磨枪的贡献约等于没有。这种场景在中国大型企业的公关危机中反复出现,不是危机公关无能,而是缺乏长期运作准备的必然结果。
不是公关部门没人懂这个道理,而是营销压到一切的思维下,公关日常难有所作为。“魏则西事件”爆发之前,公关部门想要直面争议、正面沟通,营销部门肯定不答应。这要是影响了卖广告的业绩怎么行?反正负面舆情爆发,千夫所指、股价大跌的后果,“未能妥善处理舆情”的大锅又不用营销部门背……
公关部门日常跑龙套、遇事就背锅的边缘化,就成了璩静之流的舞台。跑龙套入戏深,“全员IP”的无效折腾能来事,主打个“向上管理”。遇事不能平事,但是在办公室里给媒体“扎小人”的夸张表演,能提供情绪价值,还是“向上管理”。这种业务水平能干到“公关一号位”,不是百度公关部门没能人,而是劣币驱逐良币闹小人。正经事干不了,不正经干事的“没事忙”脱颖而出,合情合理。
中国的媒体行业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是也曾经历了黄金时代,也培育了一大批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真懂舆情、理解公众心理的媒体人才,没有在企业里真正发挥才能的空间。
中国的大企业还没有正确处理公共关系的意识。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痛点,疼了白疼。
(三)
社会舆论对企业营商环境有多重要,这几年被民粹大潮反复折腾的大型企业应该最有感受。
中国社会的商业文化、商业意识长期薄弱,错误的经济观念泛滥。雇佣即剥削、利润即罪恶的意识形态原罪意识泛滥。这些长期困扰中国的营商环境。中小企业缺乏公关能力,只能被动受害。大型企业应该有所作为。这种改造生态环境的公共关系运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用营销思维替代。
比如说,这些年很多大型企业斥巨资搞公益慈善,希望以此改善公众形象。然而,基础环境不改变,这种“品牌营销”式的公关劳而无功。因为,在愤世嫉俗的经济原罪视角下,这些公益慈善行为说好听点是“赎买”,说难听的就是“主动罚款”,道德价值约等于零。充其量是反派剧本里加了点“人性之光”的桥段,不过是剧情的点缀。天生的“大反派”,就不配有好结局。
所以,在民粹泛滥大环境下,大企业的慈善公益干再多,也无济于事。
如果公众不能了解经济运作的真相,企业的舆论环境就不会得到改善。这才是大型企业最重要的公关任务,是企业与公众关系的基础工程。
然而,营销思维主导下,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甚至有些大企业的公关操作,还主动迎合民粹,大打所谓的“民族主义牌”,段位拉低到了“香飘飘”之流。更有甚者,还有借民粹之风拉踩抹黑,把公关搞得乌烟瘴气。那些“能力超群”的害群之马,危害远甚于“德不配位”的璩静。
真正重视公关工作,发挥对舆论环境的长期建设性作用,不仅关乎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更关系到中国营商环境的整体改善。因此,这已经成为大型企业的长期社会责任,无法回避。听任经济民粹主义大幅回潮,社会舆论环境恶化,大厂难有未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微信公众号“关胖本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