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比暴龙更短 阿根廷发现全新恐龙物种(图)

发表:2024-06-06 07: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考古 化石 恐龙 挖掘 427483112
考古是漫长而艰辛的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生物学家迪亚哥·波尔与他的同事们,将心力投入于了解66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对于远古的探索过程,往往是漫长又遥遥无期的旅途。

手比暴龙更短 阿根廷发现全新恐龙物种

他们在阿根廷的克洛尼亚地层寻找恐龙化石时,发现从岩石中显露的趾骨,经过挖掘行动,意外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恐龙,属于阿贝力龙科,是一群曾在远古时代,漫游在巴塔哥尼亚大地上的肉食性恐龙,波尔与同事们将其命名为“科莱肯·伊纳卡亚利”(Koleken inakayali),以此纪念已故的特维尔切人部落头目伊纳卡亚利,而科莱肯一词在特维尔切语中代表“来自黏土与水中”。

自从第一只爪子出土后,考古团队再次返回发现地点,他们在地表下的一块结核发现这只恐龙的骨头,包含头骨、脊椎、四肢与股骨等部位,对其展开谨慎的挖掘行动。据了解,这具恐龙化石的后半部位关节状况完美连接,整个保存状况良好,一部分的脊椎、股骨与后肢一同被封在岩石中,可能是它在遗体开始腐败与分解前就已经被掩埋。关节保持这样状态的恐龙化石,以目前为止的发现而言,是相当罕见的状况,因为这与需要多少沉积物,将这只身长能够超过六公尺的庞然大物掩埋有关。

1985年时,古生物学家为食肉牛龙命名,它以眼睛上方突出的犄角为特征,也是一种知名的肉食性恐龙,正好发现它的地层与科莱肯相同,因此让他们一开始未能判断科莱肯是全新的恐龙,直到后续的头骨不具有食肉牛龙的特征,才得知他们发现的是另一种从未发现的恐龙,这两者的化石特征差异相当明确。虽然这两种恐龙化石出土自克洛尼亚地层,不过这里的时间跨度横跨整整五百万年的光阴,因此这两种恐龙不一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能彼此相隔数百万年之久。

古时的南方大陆,阿贝力龙科的恐龙是分布最广的肉食性恐龙,人们对于暴龙科的印象之一,是那短小的前肢,但是阿贝力龙科的手臂比它更短,只有稍微突出身体,考古学家认为不具有任何狩猎的功能,比暴龙的手臂更加荒谬,目前仍然无法得知它会用来做些什么。现今人类生活的地球,被证实存续的物种数量达到百万种,但仍有超过八成以上未被发现,而且科学家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将近99%是已灭绝物种,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史前巨兽不得而知,考古学家在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稀奇古怪的全新恐龙,持续探索远古世界的生物风貌。

相关报导来源:点此

责任编辑:水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