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资本相背而行 美国加大力度切断中国投资途径(图)

作者:文龙 发表:2024-06-08 22: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华盛顿将加强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华盛顿将加强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6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正向科技初创企业施压,要求它们切断与中国支持者的联系。此前美国总统拜登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资金投资于中国半导体与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

华盛顿将加强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7日报道,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正向科技初创企业施压,要求它们切断与中国方面的联系,因为预计华盛顿将加强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疫情期间成立于深圳,后迁往洛杉矶的生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诗云科技(HeyGen)要求其包括IDG资本(IDG Capital)、百度风投(Baidu Ventures)、红杉资本的前中国风险投资部门红杉中国(HongShan)和真格基金(ZhenFund)的中国投资者向美国同行出售股份。

知情人士说,前Snap软件工程师徐卓(Joshua Xu)是诗云科技(HeyGen)联合创办人之一,于今年3月完成了由硅谷投资公司Benchmark领投的一轮融资,在此期间,早期的中国投资者通过向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大幅减持了该公司的股份。

据悉,随着华盛顿对中国科技集团和跨境投资审查的加强,美国投资者和徐卓希望“清理资本表”,即其支持者名单。

去年,华盛顿宣布禁止美国基金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某些投资,但迄今为止尚未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公司的少数股权投资。

该报道说,诗云科技(HeyGen)迁至美国意味着它能够获得尖端的人工智能芯片(这些芯片已不再出口到中国),并吸引比中国支付更高价格的客户。据该公司网站介绍,这家初创公司为视频构建定制化服务,其客户包括赛富时(Salesforce)、英伟达(Nvidia)、沃尔沃(Volvo)和亚马逊(Amazon)。该服务没有在中国销售。

去年11月,诗云科技(HeyGen)在西海岸Conviction Partners领投的一轮融资中,以7,500万美元的估值筹集了560万美元,该公司的创办人郭女士(Sarah Guo)接替了红杉中国在诗云科技(HeyGen)董事会的席位。

郭女士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在过去18个月里,地缘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徐卓先生“非常果断地表示,我们将非常清楚我们的投资者基础、我们的用户基础、我们的数据中心,我们不会受到任何政府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称,随着美国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会有更严格的禁止中国投资技术的规定,诗云科技(HeyGen)在这个趋势中是第一个备受瞩目的例子。目前,并没有任何规定禁止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公司的少数股权。

香港霍金路伟律师事务所(Hogan Lovells)合伙人科斯特泽瓦(Benjamin Kostrzewa)说:“但在科技和银行业,许多方面正在实施比规则要求更严格的控制。他补充说,中国所有权可能会妨碍公司向美国政府出售产品的能力。”

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剥离或减少在美国科技领域持股的趋势,是在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国内投资也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出现的,如能源存储和电池技术等一度蓬勃发展的领域都出现了破产。

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疲软和经济增长的低迷也促使早期投资者向海外市场寻求发展。

许多大型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拥有广泛的网络,其高级合伙人可能曾在美国学习或工作过,因此美国是他们及其所投资公司在本国以外实现多元化的理想之地。

例如,红杉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Neil Shen)是美团、阿里巴巴、拼多多(PDD Holdings)、字节跳动和希音(Shein)等一些最成功的中国科技投资的幕后推手。据熟悉他想法的多位人士透露,在过去一年里,他一直在谈论投资“海外华人创始人”,他们可以利用中国庞大的工程人才库和世界一流的供应链在国际上建立公司。2022年,沈南鹏通过四只基金募集了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并未由红杉中国部署。

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人士表示,诗云科技(HeyGen)出售股份是一项“独立的投资决定”。

但是,诗云科技(HeyGen)强调了红杉中国和其它中国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领域,因为该领域的人才和资源都集中在旧金山湾区。一位中国风险投资家说,人工智能领域最令人兴奋的公司都来自美国,但这些公司都拒绝中国的投资。

美国对中国科技投资禁令冲击波

川普(特朗普)政府时期至今,中美关系在科技、北京当局产业政策和国家安全等问题上不断恶化,美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投资者已经对中国的敏感技术投资踩下了刹车。

为了防止美国的资本和专业知识帮助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并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拜登在2023年8月9日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流向中国的某些敏感技术领域,目的在于阻止美国资本和专业知识帮助开发可能用于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技术。该命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的半导体与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并要求美国投资者向财政部通报属于受限类别的投资。

在这项行政命令中,拜登指示财政部长发布监管规定,禁止美国法人与位于“关注国家”或在其管辖之内的“某些实体”以及由“关注国家”法人拥有的“某些其它实体”进行“特定交易”,或从事与被限制的技术和产品有关的活动。

这项行政命令还要求美国法人就与位于“关注国家”或在其管辖之内的“某些实体”以及由“关注国家”法人拥有的“某些其它实体”进行的“特定交易”,或与被限制的技术和产品有关的活动向财政部通报。

但是,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美国加强对中国投资审查的措施不会结束。

据路透社报道,Wilson Sonsini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业务主管陈炜恒表示,美国国会可能会出台扩大禁令范围的措施,“某些美国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等待实施细则的出台,然后再对这些涵盖的行业做出投资决定”。

美中资本正远离对方市场

6月8日,据美国之音报道,财务数据研究公司Pitchbook提供的报告,美国投资人2022年在中国的投资总额骤降至97亿美元,只有2021年的不到三成。2022年,美元基金在中国承诺投资的项目只有31个,为六年来最低。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国际商务研究主任威廉·芮恩施(William Reinsch)对美国之音说:“美国企业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增加,并正在做出相应反应。因为不确定性太大,风险太大,导致投资变得不再划算。”

从事美中跨境投资的刘先生表示,自中国取消新冠清零政策以来,他在过去的一年内曾尝试力促美中企业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但是并无成效。相反,越来越多相熟的美国投资界人士离开中国。

他认为,美国资本退出的首要原因是美中关系的不确定性,因为美国资本的投资一般比较长期,不确定性越大,则代表长期投资的风险越大。他说:“美国投资人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这种风险评估看得特别重。”

虽然中国官方已经多次释出欢迎外资的信号,但刘先生认为:“(美国投资人)不是你政府说一句话他马上就信的,他是看你怎么做,他看你的行为,而且这个行为他看不是看一天两天,他甚至会观察一年两年。”

曾在2001年至2016年担任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员的芮恩施通过电子邮件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不确定性成为了美国资本撤离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他说:“尽管中国声明欢迎西方投资,但国家安全部突袭西方公司办公室和拘留员工等行动发出了比政府所说的任何内容都更强烈的信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