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国“象牙塔”内招生腐败黑幕惊人(图)

作者:全美山 发表:2024-06-28 06: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陸 現像 系列 學費
高校腐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6月27日讯】这两天,中国大陆高考进入了考生查分数阶段,各校也正紧锣密鼓进入招生阶段。很多人认为,高考是中共国象牙塔内唯一相对公平竞争的土壤,孰不知,中共教育部门和各院校,也都存在层层惊人腐败黑幕。

在高校招生环节中,除5%的自主招生名额外,利用预留指标进行“点招”、藉定向指标勒索、通过造假舞弊获取保送生资格、将“赞助费”与实际录取挂钩,在调剂、调档、补录等环节暗箱操作等皆是常见腐败形式。

体制中党官投书高校腐败手段

据从中共国体制中知情官员投书来看,具体腐败手段有:

一、改分:主考官往往利用评分权收取贿赂,直接篡改艺术体育类考生分数。

二、点招:通过预留指标,明码标价,高校可直接点名录取任何分数未上线的考生。陆媒曾报道,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一个点招名额卖100万元;调换专业少则几万元,多则10余万元。

三、赞助:部分高校将高价“赞助费”与实际录取挂钩,强制学生“自愿捐款”才发通知书。

四、条子:各种关系户向高校递“条子”是招生常态,学校还会以此类行政交易换取额外指标。

五、定向:定向生指标也是名额买卖的砝码,高校利用定向招生机会,向考生索取高额费用。

六、调剂:专业不满意,交钱即可通过“运作”调到好专业。

七、中介:通过中介牵线搭桥成高校招生腐败案的典型模式之一。

八、补录:学校的补录名单并不公开,暗箱操作即可“破格录取”。

九、保送:保送生制度异化为升学腐败通道,造假舞弊获取资格。

十、代学代考:曾发生在山东省14所高校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的事件一时轰动媒体。网友苟晶在微博上发帖,称她参加高考时,遭班主任老师女儿顶替,她目前已向山东省教育厅实名举报。

网上曝光的高校腐败情况

上海交大也曾被人指特殊照顾招生名单。该校学生在校内饮水思源网站上贴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非常清晰的记录了上海交大如何对权力阶层子女网开一面的现实。这篇帖文作者在结尾处对曾给交大领导递条子的关系户做了一个梳理,文章说:仔细查看里面的名字,共和国的部长们也榜上有名,不过基本上是退休人士,比如,前交通部部长钱永昌,前国家机械部副部长陆燕荪等。还有上海市副市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里面教育口的官员很多,包括交大书记王某光,清华副校长余某文,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等。此贴文现在已被删除。

陆媒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被作为高招腐败案的典型而曝光。

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走哪儿贪哪儿”,14年里先后117次收受贿赂。据检察机关指控,徐同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接受13人的“请托”;湖北省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刚,在湖北美院招生中收受贿赂为考生“帮忙”,在其帮助下,17名江西籍考生先后被录取;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9年间伙同他人受贿953万元,另有1086.5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无期徒刑……

根据中共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信息,近几年中,全国高校最多的一年左右内有56所高校、83人被调查,其中有17所属“211”或“985”高校,32人正接受组织调查,已有14人被“双开”,11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另有6人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象牙塔内为何如此腐败

高校腐败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有媒体分析,一个是自从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提出高校产业化以来,知识、文凭变赚钱商品成了象牙塔暗流,成了知识份了不安不平的泄欲通道,再加上高校的行政化,既讲赚钱又讲官僚,又缺少外部监督,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权钱交易集合地?

一位211高校负责人坦言,对于主管领导来的照顾某考生的“条子”,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将其录取。

 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因信息不对称、监管不严,成为权钱交易的重灾区。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来自于帮助一个学生调换专业收取了1万元钱。为什么监管不严?不能严格,因为你领导还递条子,没办法监管基层工作;为什么基层用钱调换专业,同样道理,领导有条子。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称,招生领域腐败的查处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行贿过程都是个人对个人,不会留下任何凭证。

而且,中共官场向来机构雍肿,高校行政化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高校官僚机构的膨胀。有个中共教育部门的官员曾说,高校已经出现了“校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现象。

中共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举例证实说,某大学有“校级领导共11人,校长助理10人,正处级以上干部200多人,副处级以上干部500多人”。他称:“以招生来说,基本上从本科生、研究生再到博士生的录取决定权,都掌握在高校自己手中。换言之,高校的相关人员可以决定一个考生教育权的实现与否。再比如说学位授予,也会发生学商勾结的现象,一些商人通过捐款获得了学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