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4年8月19日讯】前些天,看了官方媒体《对话》节目采访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一个多小时的节目里,他谈了首富、网暴、流量、农民、继承人等等话题。
其实节目播出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中国首富了。新首富是拼多多的黄老板,其实黄老板一直不想当首富,他也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说起来也有意思,钟老板和黄老板都是浙江杭州人,两人相差30几岁,一个是吃尽了“我们走了一段弯路”的苦,另一个是天才学生,一路绿灯。在成功后两人基本都是隐身幕后,一个说自己是农民,一个说自己要研究土豆番茄。
看完钟睒睒的采访,发现一个问题,上一辈企业家的思考方式和年轻一代差别非常大。还是以黄老板为例,他特别注重理性分析,逻辑推导,可以看出现代教育在他身上深深的烙印。
钟睒睒可就不一样了,采访中咱注意到了两个点。
第一是作为卖水出身的首富,他诉说了自己是一个喜欢清净的人,今年以来的事情,他没有使用“网暴”的字眼,而是用了从水里来的词汇“流量”:流量如果不承担法律责任,它一定是一种恶。
把对自己的评价置于法律笼子里,大概是中国所有功成名就企业家的终极愿望,有意思的是,他用了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例子,“流量像水一样,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因势利导,那李冰父子的心中是什么?我要让这个水行善。”
咱能从他的表述中看出纠结,比如如果这个流量让有一些带有私人目的,或者为了获取金钱,用科技手段利用人性的弱点,故意做流量势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有它的破坏性。
再比如,当这种具有破坏性的流量阻碍了真相的及时出现,社会将会蒙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不能造成破坏了才迟迟干预。他打比方说,李冰父子若等成都平原被淹没后再修建都江堰,那恐将为时已晚。
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上一辈企业家虽然在弯路年代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们对实用主义的理解深入骨髓。不管这个流量是怎么来的,不管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先按想到的最优解解决了再说。
这可不是咱瞎说,钟睒睒后面在谈到未来接班人的问题时,他明确提到接班人最不能有的缺点就是犹豫:议而不决,不果断,是最底线的素质。
如果你还是无法理解,可以换成那个“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的话:哪怕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你也要决断,你也要快。
第二是钟睒睒反复说自己是农民。他丝毫不介意主持人说美国首富是造火箭的,自己是搬水的。他说马斯克25岁是斯坦福在读博士,而自己25岁只读过4年小学,但干了17年农民。
接下来的时间里,钟睒睒就坐着说自己这些年领着团队在赣南种脐橙,又在新疆种苹果的时候,表情特别恬淡。从种子到果汁,从农民是最有契约精神的到农民富则中国富,再到帮助更多农民不惜战略性亏损,细节很丰富,看得出他是一直在做,一直在想。
之所以选这两个点,是因为从钟的发言看,他对流量的认知和网民完全背离,双方都没有琢磨到底什么造成了网暴,但钟对如何结束这种周而复始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新一代的企业家基本上不会关注这种问题,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沉默了。
另外,虽然他反复强调自己是农民,但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和马云类似,比黄峥略好,他当过农民,当过泥瓦匠,摆过地摊,种过蘑菇,还卖过窗帘。
整个采访里,他对负面情绪和负面话题的处理也给所有年轻人一个新的角度,就是再烂的大环境也别停止行动,因为躺着抱怨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当过往经历成为了他的认知上限,他的思考维度就变得和年轻企业家特别不一样,这也影响了农夫山泉这家企业。举个例子,当别的企业家都羞于谈论自己的过往,需要很多名校MBA加持时,钟睒睒却大方说自己是农民,大方说自己公司的生意经就是踏实。
在这个人人要包装立人设,上市公司老板们抢着直播做网红,连被车门夹手都要嗷嗷叫拍视频的年代,这种踏实非常难得,但这也可能是他和网民们经常鸡同鸭讲的原因之一。
个人觉得,是真正喜欢泥土的人才有的感觉。在谈到农夫山泉工厂选址错误、脐橙育种错误、产线引进错误的时候,恍惚觉得是赫拉利在描述东亚人为什么会尊重长辈。因为这片土地上的错误,长辈们都替我们试错过了,用钟睒睒的话说:人生的丰富性是一个坑一个坑踩出来的。
总之,看完访谈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什么都强调快的我们,老一辈的坚韧和耐心是不是被丢光了?
节目挺好,就是尾声有个败笔。主持人问钟睒睒最想撕掉什么标签。钟说既然帖上了标签,那一定有内在的道理:你就慢慢去消化,你不要去撕掉。
就是,人家就是卖水的,又没做错什么,老琢磨撕人家标签干什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