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5年4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报导)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在对一颗名为K2-18b的系外行星进行观测时,发现了可能表明生命存在的化学信号。
K2-18b距离地球约124光年,位于狮子座,绕一颗红矮星运行,且位于所谓的“宜居带”,这是寻找潜在生命存在最理想的位置之一。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在K2-18b的大气中发现了两种特殊分子: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在地球上,这些物质只由像海洋浮游植物这样的微生物产生。科学家估计,该行星大气中这些分子的含量比地球上高出数千倍。
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的尼库・马杜苏丹教授表示,这是目前为止在系外行星上探测到最有力的生命迹象。他指出,如果这些分子确实来自生物体,“那么这颗星球上可能充满了生命”。
Astronomers say they have found the strongest indication of life beyond our solar system, on a planet 124 light-years from Earth called ‘K2-18b.’
— Pop Base (@PopBase) April 17, 2025
While they have not yet declared the finding of life, they detected “potential biosignatures” that are typically produced by living… pic.twitter.com/H33oKJmPoJ
“信号强烈而清晰”,但离确认还有距离
尽管发现令人兴奋,研究团队强调这还不是“发现生命”的最终证据。当前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为“三西格玛”(3σ),意味着这种信号偶然出现的可能性为0.3%。而科学界普遍认定的“发现”门槛是“五西格玛”,即偶然率需低于百万分之六。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远远优于该团队18个月前取得的“1西格玛”结果(偶然概率32%)。当时的发现曾遭遇大量质疑,而如今结果在不同仪器和光谱波段下得到了重复验证。
“这是一次独立的确认,我们使用了中红外波段的仪器,而非之前的近红外设备,”马杜苏丹解释道,“信号强劲而清晰。”
不过,研究人员也坦言,即使达到统计要求,也无法完全排除这些分子来自非生物过程的可能性。剑桥团队正与其他实验室合作,尝试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些分子的“非生物合成”。
一个“海洋世界”?科学界仍存多重解释
K2-18b的体积约为地球的2.6倍,质量为8.6倍。由于大气中检测不到氨气,部分科学家推测这颗行星可能被巨大液态海洋覆盖——氨气或被海洋吸收。
但也有科学家提出不同看法。例如,剑桥大学的Oliver Shorttle教授认为,同样的迹象也可能来自熔岩海洋,这将不利于生命存在。而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Nicolas Wogan博士则推测K2-18b可能是一颗“迷你气态巨星”,甚至可能没有固体表面。
目前关于K2-18b的本质、气体来源和行星结构,科学界仍在激烈争论中。但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同意一点:这可能是人类首次真正接近回答“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这个千古难题。
马杜苏丹教授总结道:“几十年后回头看,也许我们会意识到,这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生命宇宙的曙光。”
(本文参考了BBC、《每日邮报》的报道)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