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中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联盟在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举办周年新闻会。从左至右:创盟理事长施晓敏、创盟理事长赖昌丰、联盟秘书长沈甡、联盟理事长孙金亮、联盟理事杨茂华(看中国摄)
【看中国2025年7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综合报导)在中共党魁习近平的统治下,中国民营企业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国经济活力的核心,民营企业家却遭到系统性的政策压制、资产掠夺和司法迫害,这不仅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下滑,也激起了广泛的社会不满。“大中国审判”筹备组在X平台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时代对民营企业家的迫害,结合第一手证词、经济数据和历史背景。讨论由前中国民营企业家、美国光传媒创始人王安娜主讲,以亲身经历揭示了中共对民营企业的深层敌意,以及这种压迫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经济背景:中国的挑战与民营企业的困境
中国经济正面临多重压力。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涵盖汽车和能源)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影响就业市场和消费能力。联邦政府限制国际学生和非永久居民移民,预计2025-2026年人口增长降至50万/年,较2024年的130万大幅下降,这削弱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础。同时,中国的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比高企,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侵蚀了民众的储蓄能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而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却在习近平的政策下遭到严重打压。
根据讨论中的观点,中共从未将民营企业视为平等的经济主体,而是定位为国有企业的“补充”。这种结构性歧视在习近平时代尤为明显,他通过强化国企垄断、收紧政策和司法迫害,将民营企业推向生存边缘。讨论参与者指出,民营企业不仅面临高税费、频繁罚款和敲诈勒索,还被系统性地污名化,社会形象被扭曲为“奸商”,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生存困境。
民营企业家的困境
历史背景:从公私合营到现代抢劫
王安娜在讨论中回顾了中共对民营企业的长期压迫历史。1949年,中共通过“公私合营”政策,以抗美援朝等名义对上海工商业者进行系统性盘剥,许多企业家因不堪重负而跳楼自杀。当时的领导人陈毅甚至将这些自杀者戏称为“空军”,显示出对民营企业家的冷酷态度。这种迫害模式在文化大革命中进一步加剧,企业家及其后代遭到全面摧殒。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宽松政策,但这仅是权宜之计。到了习近平时代,政策全面收紧。王安娜指出,习近平的“右灯左转”策略——表面上承诺支持民营企业,实际上通过垄断性国企和司法手段打压民营企业——使得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她强调,中共从思想意识到法律地位,从未将民营企业视为平等主体,而是作为“补缺”角色,当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面临“收割”。
案例分析:从孙大午到马云
讨论还以多位民营企业家遭遇为例,凸显中共对民营企业的系统性迫害:
-孙大午:河北大午农牧集团创始人孙大午因其农业帝国的成功和公益事业闻名。王安娜在2017年曾警告他可能面临危险,但他对中共“讲理”抱有幻想,认为自己未犯法、做了公益不会出问题。然而,他最终因“非法集资”等罪名被捕,企业资产被没收。王安娜指出,孙大午的案例显示,民营企业一旦做大到威胁中共统治的程度,就会成为“收割”对象。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但其蚂蚁金服在上市前夕被突然叫停,显示了中共对民营企业影响力的极度忌惮。讨论中提到,马云目前可能已被“边控”,护照被没收,行动自由受限。这反映了中共对高调企业家的普遍打压,无论其是否公开表达忠诚。
-张总的悲剧:王安娜分享了民营企业家张总的故事。他在青海经营桑拿生意,通过向地方公检法行贿维持生意,却因在陕西宝鸡的扩张中得罪当地警方,被以“黑社会”罪名逮捕,资产被没收,最终在监狱中遭受虐待致死,家破人亡。这个案例揭示了民营企业家在中共体制下的朝不保夕,即使小心翼翼地“供奉”官员,也难逃悲惨命运。
薄熙来的“扫黑”与资产掠夺
讨论还提及了薄熙来在重庆执政期间的“扫黑打黑”运动,实际上是对民营企业家的系统性抢劫。通过其亲信王立军,薄熙来以“黑社会”罪名没收了数百亿民营企业资产。这些企业家被抓后,财产“不翼而飞”,即使后来薄熙来下台,许多受害者也未能得到平反或赔偿。王安娜指出,这种模式在习近平时代被全国化,通过将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再套上“黑社会”罪名,实现对民营企业资产的掠夺。
民营企业的定位与国企的垄断
国企的角色:统治的钱袋子
讨论中,王安娜和参与者王守峰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定位展开激烈争论。王安娜认为,国企是中共统治的经济基础,垄断了从石油、航空到粮食、烟草等关键行业,总数高达20多万家。这些企业不仅垄断资源和市场,还通过随意涨价推高生活和生产成本,使中国人“勤劳不致富”。她强调,国企的利润最终上交中央政府,成为维持中共统治的“钱袋子”,而民营企业被定位为“补缺”,一旦做大便被视为威胁。
王守峰则提出,国企是中共官员“分赃”的工具,几乎所有国企都处于亏损状态,依靠垄断暴利行业生存。他认为,民营企业则被用来“收割底层韭菜”,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开发商通过高价拍地和暴力征地,间接为政府创造巨额财富。两者的观点虽有差异,但一致认为国企的垄断地位和民营企业的边缘化是中共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
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
房地产行业是讨论中的焦点之一。王守峰指出,房地产开发商如许家印(恒大集团)欠下2.6万亿债务,其中大量是拖欠建筑商和农民工的款项,这些债务最终转嫁到底层。他认为,政府通过低价征地、高价拍卖土地,与开发商和黑社会勾结,掠夺农民财富。王安娜反驳,征地完全由政府主导,开发商仅参与拍地和开发环节,真正的受益者是政府。她以香港的土地财政模式为例,说明中国政府通过垄断土地创造财富,导致高房价和血腥征地,透支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例如,政府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征地,再以300万元的价格拍卖,拍卖所得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这种“土地财政”模式导致了高房价、暴力征地和社会不公,但王安娜强调,不能将所有责任推给民营开发商,政府才是幕后操盘手。
民营企业家的生存之道与抗争
王安娜在讨论中分享了民营企业家的生存困境。她提到,民营企业面临高税费、频繁罚款和敲诈勒索,成为地方政府的“砧板上的肉”。即使企业家小心经营,也难逃被“收割”的命运。她以自己家族的房地产生意为例,指出政府和银行在房地产开发中抽走近70%的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更严重的是,中共通过媒体系统性污名化民营企业家,挑拨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使其社会形象恶化。
讨论中的另一位参与者李青分享了她作为核材料中毒女工的经历,指控杭州雅马哈乐器有限公司的环境危害和政府保护。她表示,抗议该企业的受害者遭到拘留、殴打甚至软禁,显示出中共对某些企业的偏袒和对底层民众的打压。王安娜对此回应,中国在人权和环保方面的欠账普遍存在,但她对雅马哈案例的具体情况表示不了解,强调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解答。
抗争与希望:推翻暴政的呼声
讨论参与者一致认为,民营企业家的困境根源于中共的体制性压迫。王守峰强调,只有推翻中共暴政,民营企业才能迎来春天。他指出,随着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和维稳经费吃紧,中共的统治基础正在动摇,民间的不满可能引发大规模抗争。王安娜则呼吁民营企业家承担更多责任,支持民主运动,通过出钱出力推动中国的改变。
她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提到在国内经营宾馆和文化公司时,因参与地下活动暴露而连夜逃亡美国。她认为,民营企业家应认识到中共的本质,团结起来支持民主进程,否则难以改变朝不保夕的现状。讨论中还提到,海外华人应形成反对中共的趋势,通过媒体、论坛等形式凝聚力量,为中国的民主化创造机会。
大中国审判的使命
“大中国审判”平台旨在揭露中共及习近平对各阶层的迫害,涵盖人权律师、民营企业家、强拆受害者、宗教信仰者等群体。该平台列出了对习近平的20项指控,包括对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掠夺、对法轮功等群体的活摘器官、对政治反对派的打压等。本期讨论聚焦民营企业家的迫害,通过王安娜等人的分享,揭示了中共体制对经济和社会的深层破坏。
习近平对民营企业家的迫害不仅是对个体的打压,更是对中国经济活力的摧殒。从孙大午到马云,从张总到无数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主,民营企业家在中共体制下面临政策歧视、资产掠夺和司法迫害。他们被定位为国企的“补缺”,一旦做大便被“收割”,这种模式导致了经济下行、社会不公和民怨沸腾。
讨论参与者都认为,解决民营企业家困境的唯一出路是推翻中共暴政,建立公平的制度。王安娜呼吁民营企业家和海外华人团结起来,通过支持民主运动改变中国的未来。正如她所说:“只有结束中共的统治,民营企业才能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大中国审判平台将继续揭露中共的罪行,为受害者发声,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