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了”,理智回答可能改变孩子一生。(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妈妈,我不想学了。”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想过,孩子说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那又该如何去面对和反应呢?
先清楚原因
这句话通常不是真的想放弃学习,而是表达以下三种心情:
1.学习压力过大
有些孩子学习任务繁重,从早到晚都处于紧绷状态,缺乏玩耍和休息时间。长期的压力累积,最终会以“我不想学了”这句话爆发出来,表达他们不想过这种高压生活的心声。
2.感到自我否定
如果孩子经常因为学习而被否定,例如被批评“怎么总是错?”、“怎么比不上别人家孩子?”,久而久之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很没用,做什么都不对。为了逃避这种“无用”的感觉,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习。
3.挫败感和无助
孩子可能想学,但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跟不上进度。当他们觉得太难、学不会时,会产生挫败感,但因为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用“我不想学了”来表达。
父母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再用四种方法安抚、回应
面对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担忧、委屈或无力,甚至会劝导或责骂,例如“你现在不好好学,将来怎么办?”或“你不学还能干嘛?天天想着玩!”。然而,我们应该先停下来思考孩子内心的想法,并采取以下四种回应方式:
1.接纳情绪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时,他们正在表达一种情绪、压力或未说出口的困难。此时,家长不应急着讲大道理,因为这只会让孩子更抗拒。我们可以温柔地回应,例如“你是不是觉得太累了?”或“是不是有些题太难了?”。这种回应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和理解。
2.陪同和休息
当人们压力大时,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家长可以先让孩子休息一下,例如带他们出去透透气,或让他们自己活动,等情绪平复后再进行引导,效果会更好。
3.给予自主权
当孩子情绪平稳后,家长可以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并让孩子参与解决方案的讨论。例如,可以问他们“你想先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呢?”或“这个难题你觉得在哪里能找到资料?”。当孩子有选择权时,他们会更容易投入和坚持。
4.关注进步
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进步过程,而非只看结果。例如,可以称赞他们“你已经坚持半小时了,真的很不错,妈妈很佩服你的毅力”。同时,也要允许孩子有喘息和休息的时间,不要用学习填满他们的生活。
结语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家长应先接纳其情绪,陪他们一起度过迷茫,重新启程,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责任编辑:牛兰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