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体验了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三字经》一开始说的常识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我就讲一个移民美国的老人家,她的祖辈和她在中国三代人,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民国时期、中共统治时期和她移民美国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她体验的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生活状况的真人真事故事。
这些故事中,历史见证者是至今仍然健在的,是现年92岁的陈慧献。
中国华人来美国入籍,移民官总要简单的询问他的家庭和政治态度以及信仰背景。在中国大陆,报户口、找工作的政治审查更严格,也有查三代的习惯。因此这也成了人们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习惯、道德品质形成的历史因素的方法。我们不妨也从陈慧献的祖父说起。
陈慧献的祖父,是浙江省嘉兴人,年轻时正值清朝末期,他喜欢练武术,而且考取了武官,走马上任前,夫人担心他到京城当官以后会变心,所以不允许他离开家乡。幸亏他的武术功夫被当时从美国来中国传教的一个传教士相中,就聘请他担任贴身保镖。同时他可以学习英文,也跟传教士信了基督教。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又接受了基督教教义,这就决定了陈慧献的祖父道德品质中,心中有神和善。如果一个人信神和心善,并且依此作为言行准则,这就决定了他是个好人。
聘用陈慧献祖父的这位美国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而且还到别的国家传教。因此陈慧献的祖父也跟随着传教士去过许多国家。她祖父的为人,心很善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祖父有一个办养牛场的朋友,有一次,这个朋友带他们到养牛场参观。刚进养牛场,突然有一头小牛犊跑了过来,扑通一下跪倒在他们面前。陈慧献的祖父就问这位朋友:“这个小牛眼睛为什么在流泪,它为什么下跪?”他的朋友说:“小牛的妈妈老了,不能产奶了,要被淘汰,就是杀了卖。”陈慧献的祖父说:“这个小牛太可怜了,你不要杀它的妈妈,你把母牛和这头小牛都卖给我吧,我家里的人会帮我养着它们。”于是这头小牛和它妈就被带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头小牛也是个母牛,养大了也能产奶了,那头老母牛也恢复了产奶。传教士见此情景,也买了两头母奶牛送给他,于是陈慧献的祖父就自己开办了一个养牛场。
说到这,插一段我亲身看到的同样场景。1964年我是大学教师,我带领我们学院的几个职工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两个大学生,在北京近郊的双桥国营农场的长营养牛场,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我们“四清”工作队的男队员住在长营养牛场的一个库房里。这个库房在养牛场的办公区。工作队员与牛场的农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营地区是回民区,在管庄北边。养牛场每到要淘汰不能再产奶的母牛和小公牛的时候,就会在牛场办公区的院子里杀牛。在牛被从养牛棚赶到院子当中时,同时有请来的,回教清真寺的阿訇诵经。当阿訇诵完经,他就会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尖刀,向被宰杀的老牛捅第一刀,然后杀牛剥皮等活就交给工人来做。我就亲眼见到过,将被宰杀的老牛跪倒在地满眼流泪向人乞求的情景,真是令人心疼。
再回到陈慧献家庭的故事中来。下面我们就讲陈慧献父母的故事。
责任编辑:闻樱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