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易忧郁?中医五法调肝解郁助情绪回暖(组图)

作者:叶慧昌 发表:2025-10-07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秋季
秋冬日照减少易引发季节性忧郁,调整作息与情绪尤为重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报载因为天气变冷,不但忧郁患者易发作,躁郁症患者躁症也常在季节变换时发作。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疾病,躁郁症是忧郁及狂躁症状的交替出现,忧郁症则是现代人普遍的疾患,表现出来的纯粹是郁闷、悲哀、凡事兴趣缺缺,甚至不安、悲观、绝望。

时机不好,工作、家庭、学业不顺遂,不少人心里有苦难言,整天郁卒!在这秋高气爽,到处充满诗意的季节,对忧郁症患者而言,却是苦闷的开始。根据统计,在秋冬季节里,约有二十%左右的忧郁症病患,其忧郁症状会在完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莫名的发作,属于季节性忧郁症。病人不仅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生理活动也变得很慢,很像动物的冬眠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秋、冬日照时间较短,影响脑部黑色素细胞的新陈代谢异常所致。不要说忧郁症患者,一般人在秋冬的日子里,也容易感到心情低潮,怀有几分凄凉与沧桑,其实也是一样的原因。

中医认为忧郁症是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情绪伤害造成的,不同的情志变化会干扰不同的脏腑,最主要是会影响心、肝、脾三脏,其中尤其以“肝”最为重要。

底下举出五种具体治法,全部与肝有关:

一、疏肝理气解郁法:适合的症状有烦躁易怒、常叹气、胸腹及两胁胀痛、痛无定处。常用柴胡、枳壳、白芍、香附、郁金、青皮等药。

二、清肝泻火解郁法:适合的症状有头胀痛、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硬。常用黄芩、旋覆花、郁金、石决明、夏枯草、菊花等药。

三、疏肝健脾解郁法:适合的症状有精神郁闷、常叹气、胸胁胀满疼痛、食欲差、腹胀、大便拉稀、肠鸣。常用柴胡、防风、白术、茯苓、山药、扁豆等药。

四、化痰利气解郁法:适合的症状有喉中异物感、吐不出又咽不下、胸口郁闷。常用旋覆花、代赭石、陈皮、半夏、厚朴、茯苓、苏梗等药。

五、解郁舒肝养心安神法:适合的症状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想哭。常用旋覆花、郁金、香附、浮小麦、大枣、茯神、合欢皮、龙骨、牡蛎等药。

晒太阳
早晨晒太阳可促进血清素分泌,有助改善忧郁情绪。(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古籍《临证指南医案》说:“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可见怡情养性、锻炼身体,对忧郁症的改善极为重要。尤其在秋冬季节症状加重者,更应在早晨外出散步,因为早上的阳光能增加体内情绪贺尔蒙血清素的分泌,对忧郁症有益,中午则紫外线及辐射较强,对身体有害,所以宜早睡早起晒太阳。此外,适当的运动,甚至如诵经、祷告等宗教活动,都能提高大脑的血清素,帮助忧郁症患者度过难关。

(作者为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文章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



责任编辑:王欣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