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把自己打扮成恐怖主義受害者

發表:2001-11-20 20: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了分享國際反恐怖戰爭的果實,北京當局正在大造聲勢,一方面宣傳中國支持美國打擊恐怖主義,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北京除了正式指控數百名穆斯林「疆獨」恐怖份子在阿富汗本拉登基地受訓後返回新疆襲擊中國政府官方機構和「標誌性」機構外,還由一批突然對「疆獨」感興趣的「專家學者」發表所謂「情報研究」報告,企圖博得美國同情甚至協助北京打擊「疆獨」勢力.

西方媒體最近幾天注意到,北京當局為了說服對中國鎮壓「疆獨」持懷疑態度的西方人,又頻頻拋出新疆維吾爾分裂主義分子與國際恐怖主義有聯繫的說法,但未提出確鑿的證據。

法國世界報20日報發表評論認為,在阿富汗戰局發生決定性變化的時刻,北京這一波造勢浪潮是想以國際反恐怖戰爭支持者的名義分享戰爭的果實,要求美國給予回報,支持中國打擊「疆獨」勢力。

11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在北京向外國記者聲稱:「我們掌握證據,數百名新疆恐怖份子在阿富汗收過訓練,與本拉登基地有聯繫。」朱邦造還提到阿富汗境內有兩個組織與「疆獨」有關,一個是「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另一個是「中亞維吾爾黨」。

中國政府這一提法並不新奇,只是更具體地把「疆獨」運動同本拉登恐怖組織聯繫起來罷了。在官方發出這類信號之後,中國媒體立即掀起一場宣傳運動。《三聯生活週刊》最近援引幾位「專家」的報告稱,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東一座訓練營內有接受恐怖主義訓練的維吾爾族人。甚至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員也提交報告說「有兩百多名新疆恐怖份子在本拉登的營地受過訓練」。這一系列貌似「情報研究」報告的東西未能提供確鑿證據,更像是為配合中國官方而炮製的官樣文章,甚至可能在朱邦造11月14日發布把「疆獨」列為國際恐怖主義的官方信息之前,就已經作為中共紅頭「文件」準備好了。

作為官方發言人,朱邦造11月14日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進一步確認中國政府正式把「疆獨」列為國際恐怖主義。北京當局前些時候已經形成把「疆獨」問題國際化的步驟(使之與國際恐怖主義掛鉤),現在可以說這個步驟明朗化了。但是朱邦造向西方媒體提交的一份近十年來新疆發生的襲擊和暴亂事件清單並未能說明這種關係,給人印象與1949年以來中國邊地省份民族矛盾激化時期的事件並無太大區別,不過是共產黨中國統治新疆以來民族問題的延續而已.

朱邦造說,「某些疆獨恐怖份子返回新疆境內製造內亂,有的則留在阿富汗作戰」。朱邦造還說,「疆獨」成員在外國襲擊中國政府在中亞的外交代表機構,或返回新疆境內攻擊中國政府在新疆的「標誌性」建築。這類提法不免令人懷疑,中國官方不過是想以類比的方式論證「疆獨」與本拉登恐怖組織炸美國駐外使領館和襲擊美國標誌性建築紐約世貿大廈有「相似性」。西方媒體認為,這些說法更像是推測,而不是證據。法國世界報也指出,中國政府聲稱掌握「疆獨」成員與本拉登恐怖主義「基地」有聯繫的證據,但未提供足細節。

顯而易見,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政府採了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為鎮壓「疆獨」尋找合法性藉口的國際步驟。誠如法國世界報駐北京記者鮑班所指出,中國政府的這一波宣傳造勢是想向美國和國際社會發出一個信息,說「中國也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要求國際社會贊同中國的立場,把打擊「疆獨」列為「國際反恐怖主義戰爭的一個部分」。但是,中國政府這種有「政治炒作」嫌疑的過頭宣傳反而事與願違,不僅未引起共鳴,反而受到質疑。

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中國政府鎮壓「疆獨」的政策難以為國際社會所認同。一件事是前不久上海APEC會議期間美國總統布希警告江澤民:不要把反恐怖戰爭作為「鎮壓少數民族的藉口」;第二件事是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羅賓遜夫人一週前訪問北京時明確表示對「新疆維吾爾居民」和「西藏狀況」感到擔憂。這兩位國際領導人指的均是中國的人權狀況。中國雖然在「911事件」之後作出支持國際反恐怖戰爭的姿態並得到美國和國際社會讚賞,但中國人權狀況尚不足以讓國際社會超越新疆和西藏問題來看中國的現狀。

多維社記者帕特里克巴黎專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