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平型關大捷的神話

發表:2004-08-04 06: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大陸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在百家學科中,最難念的絕不是數理化,而是中共黨史。理科書籍可以數年不變,但中共黨史課本卻一年可好幾變,叫人越念越糊塗。像赫赫有名的平型關戰役,一下就可讀到N個版本︰

1,敵人從「第二十一旅團主力」改為「二十一旅團第二十一聯隊第三大隊和輜重部隊」再改為「二十一旅團輜重部隊及後衛隊」。

2,敵方損失從「與敵萬餘人激戰,一部被俘虜繳械」到「殲敵三千,毀汽車一百多輛,大車二百輛,繳獲九三式野炮一門,輕重機槍二十多挺,步槍一千多支,擲彈筒 二十多個,戰馬五十三匹,日幣三十萬元,棉大衣一萬五千多件,其餘軍用食品無數。單是日本大衣,就夠我師每人一件,」再到「斃敵1000多人,繳獲步槍一千多支,毀汽車一百多輛,取得了抗戰後第一個殲滅性的勝利。」然後到「殲敵一千多人,繳獲步槍一千多支,毀汽車八十餘輛,」汽車縮水了20多輛,兩百多輛大車和戰馬也不見了。

3,我方損失也從」我軍傷亡近千人」改為」我軍傷亡六百人」,讓人無所適從。

也許有人要說以前數字有誤,此役按林彪最早版本的電報的說法殲敵輜重隊一個大隊。按正常編製,日軍一個大隊相當於一個營,應為八百人左右。現在的版本是還歷史的本來面目了。事實並非如此。也許因為平型關戰役在中共歷史上佔的地位太重要,以致承受了太多的黨派政治重負。

日本陸軍每個野戰師團的兵力編成為︰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轄兩個聯隊,每聯隊轄三個大隊,每大隊轄四個中隊)、一個騎兵大隊(轄三個中隊)、一個炮兵聯 隊(轄兩個野炮大隊、一個山炮大隊,每大隊轄兩個中隊)、一個工兵聯隊(轄兩個中隊)、一個輜重兵聯隊(轄兩個中隊)。問題就在這裡︰如果是日軍戰鬥部隊 一個大隊轄四個中隊確有800人,可是輜重隊只有兩個中隊只有400多人。丙種師團(用來對付八路軍的師團,人少沒有重武器)輜重兵隊,人員更少為370人。而且日軍的大隊、聯隊和旅團都沒有輜重隊的編製,只有師團才有。戰爭中,部隊每天給養彈藥消耗很大,輜重兵第5聯隊(即第五師團輜重隊,長官原田真一大佐)要向師團下屬的兩個旅團和師團部提供補給,不可能全部出動為21旅團補給。否則遠在淶源和蔚縣的第9旅團和第五師團部給養彈藥怎麼解決呢?退一萬步講,就算全體出動,也只有400多人。離1000人或800人相距也太遙遠。

御用歷史學家也許也認識到了其中的漏洞,又憑空加上了二十一旅團第二十一聯隊第三大隊作為所謂補給部隊的後衛隊添塞其中的漏洞。可惜日本鬼子偏偏有個毛病,愛做筆記,所以他們的軍史資料非常豐富,不要說師團就是聯隊、大隊也有詳細的戰史,逐日記載他們的位置、部署和戰鬥,稍微大一點的戰鬥不僅記載詳細經過還有非常精細的地圖。按照他們的記載,1937年9月25日拂曉,日軍21旅團全部作戰部隊都在其他地區執行任務,沒有派去保衛補給部隊。八路軍早在9月26日拂曉就已經撤出了戰鬥。而根據《濱田(第21)聯隊史》記載︰9月28日第21聯隊的第3大隊才到達115師殲敵的戰場,他們只看到車輛的殘骸和屍體。9月25日戰鬥發生時他們還遠在靈丘。

從常識來說9月25日時平型關前線的日軍只有三個步兵大隊和炮兵、坦克最多4000餘人。在開戰以來還沒有發生過襲擊運輸線的情況下,為何要派出佔前線作戰兵力1/4的1000多人的雄厚兵力為前線這麼一點兵力押糧運草???這與常理不合。

此外XXX的數字歷來有兩套,一為公開數字用來做宣傳。一為內部數字用來給領導幹部做參考。戰鬥發生五年之後,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才在中共黨內承認平型關戰役的實況。其時彭任八路軍之副總指揮,在黨內接替楊尚昆出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他於1942年12月18日,在太行區營級及縣級以上幹部會議上,作了「關於華北根據地工作的報告」,他說︰「關於群眾游擊戰,是從平型關戰鬥之後,更加認識到其重要性。平型關是一次完全的伏擊戰,是敵人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但是結果我們沒有能俘獲一個活日本兵,只繳到不上一百條的完整步槍。」(中共中央華中局宣傳部1943年8月20日出版之黨內秘密刊物「真理」第十四期。)原來現在所稱「繳獲步槍千餘枝」,亦系誇大十倍之虛妄宣傳。如果殲滅了1000多敵人的話,為什麼在日軍輜重兵也普遍配有槍支的情況下,只繳到不到一百條槍??這再次說明殲敵千餘或800絕不可能。

大衣之說更是荒誕不經,前線頂多隻有4000多日軍,為什麼要往戰鬥激烈的前沿送一萬五千多件大衣,這多出來的一萬件大衣給誰穿?

那麼到底八路軍殲滅了多少敵人呢?

首先根據常識判斷,考慮到還要為第9旅團和第五師團部提供給養,日軍輜重兵第5聯隊派出為21旅團提供給養的人數應為全隊的1/3最多1/2(一個中隊)的兵力,即100-200多人。

讓我們再參考敵方(日本)和友方(國民政府)的資料︰日本戰史專家詳細考證了軍史和參戰老兵的回憶後對平型關戰鬥作出的結論是︰「1937年9月25日拂曉,日軍21旅團全部作戰部隊都在其他地區執行任務,沒有派去保衛補給部隊。中共的所謂伏擊戰是日本戰史中沒有傷亡記載的小戰鬥,但按中共的記載是一次非常漂亮的伏擊戰,若真的那樣,也只可能最多打死二 百個日本運輸兵。」

再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資料︰當時任國民政府軍事高參在山西前線協助工作的徐永昌、林蔚深入前線核實後,給蔣委員長密電稱八路軍殲敵兩百餘人。(大陸出版的《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引用了此電。)與日方的資料相符。

那麼為什麼八路軍名聲大噪,其他殲敵人數和自己傷亡遠在八路軍之上的國軍部隊反而默默無聞呢?

臺灣學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就作戰經過與傷亡情況而論,高桂滋部傷亡倍於八路軍,足見高軍作戰之英勇,但當時高軍沒沒無聞,對林彪115師則誇大宣傳,國內若干報章亦為中共之宣染所矇蔽,稱之為平型關大捷,竟喧嚷一時,究其原因,則基於下列兩點︰

其一,照國府軍委會規定,為保守軍事秘密,戰況之報導不得公布國軍番號,故國軍在淞滬及各地戰績,從未發表番號,高軍之英勇作戰,亦復如此;惟八路軍則不顧國家機密,違反此項規定,故意發表自己番號與戰績,向全國報導宣傳,以達到擴大影響之目的。

其二,八路軍參謀處致各報館之告捷宥(廿六日)電,故意誇張其所伏擊之敵軍為萬餘人,致各報均為所惑,競相轉載,原電稱︰《大公報》鑒︰「九月廿五日,我八路軍在晉北平型關與敵萬餘激戰,反覆衝鋒,我軍奮勉無前,將進攻之敵全部擊潰。所有平型關以北之辛莊、關沙、東跑池一帶陣地,完全奪取。敵官兵被擊斃者,屍橫山野,一部被俘虜繳械,獲汽車、坦克車、槍炮及其他軍用品甚多,正在清查中。現殘敵潰退至小賽村,我四麵包圍中。八路軍參謀處。宥。」

由此可見,八路軍參謀處宥電所云敵官兵「一部被俘虜繳械」,純屬虛構,中共現在所稱「繳獲步槍千餘枝」,亦系誇大十倍之虛妄宣傳,由此亦可測知平型關戰役的真相了。平型關戰役,如與淞滬、臺兒莊、長沙等廿餘次大會戰相較,真是小巫見大巫;但回顧八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算得上對日作戰的,也僅僅是此一戰役。」(《中共史論》郭華倫編著,第四冊。第十二卷,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印。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九月出版)

臺灣學者進一步指出︰「從上述三項資料看,從「與敵萬餘人激戰」,到「殲滅敵人三千多」、「殲敵一千多」,到底何者是對,恐怕中共也弄不清。由此可見,中共公開宣傳的「平型關大捷」,全與事實不符。而實際參與平型關戰役的軍隊,有國軍,亦有受編為國軍之共軍。國軍實為主力,為第十七軍高桂滋的84師高哲、第21師李仙洲;第十五軍劉茂恩的第64師武庭麟和劉茂恩自兼師長的第65師,以及劉奉濱的第73師,共計六個師。9月26日的平型關之戰,中共第115師主力曾參加對日輜重的截擊,也是他大吹大擂對外宣傳的第一次戰鬥。從整個戰役看來,中共115師只是擔任對敵輜重伏擊任務,無論戰果如何,其在整個戰役之地位及價值,與其他六個師相比,是不能等同的。而中共史家把平型關戰役寫成共軍的「大捷」,並謂「打破了所謂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必勝信念,八路軍從此聲威大震。」這完全與歷史事實不符。(《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真相探討》第二卷陳木杉著,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初)

其實不管殲敵人數多少115師在平型關為國捐軀的烈士也是值得我們崇敬的。但是「平型關大捷」卻成為某些人自吹自擂,肆意造謠誹謗中傷友軍的本錢和炮彈。在這方面從大陸出版的抗戰史讀物,從紀實、報告文學、回憶錄之類的民間野史、文學作品,一直到權威機構出版的官修正史和大中小學教科書,極盡污蔑醜化友軍之能事,無所不用極。大致上有以下兩點︰

一為污蔑國軍畏戰,士氣低落,保存實力,沒有配合八路軍出擊,放跑了敵人。「友軍在戰鬥中的配合,實在太差。他們自訂的出擊計畫,他們自己卻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觀。他們時常吹牛說要決戰,但卻決而不戰,或向敵人打,而又不堅決打。他們的部隊本來既不充實,在一個出擊中,卻以區區的八個團兵力分成三大路,還留了總預備隊,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這樣不僅缺乏出擊力,而且連我們打敗了而退下的敵人,他們碰著了,竟不但不能消滅之,反而被這些突圍的敵人沖坍了。他們的指揮真笨極了,特別不能真正瞭解與運用在戰役上於決戰的地點與時機集中絕對優於敵人的步兵、炮兵、飛機以猛攻敵人。」(林彪《平型關戰鬥經驗》)

「隨後,第343旅主力即向東跑他發展進攻,按計畫配合友軍消滅該地之敵。當日黃昏,攻佔東跑池東北高地,將日軍壓縮於東跑池一帶盆地。但由於友軍未按計畫出擊,並由團城口撤退,該敵未能被殲。」(《中國抗戰軍事史》第172-173頁)」國民黨軍隊的前衛部隊即郭宗汾的第2預備軍,卻在日軍前沿陣地前按兵不動,沒有按原計畫向團城口的日軍發動進攻。等陳長捷第61軍趕到,郭宗汾軍卻又調頭南撤。拂曉出擊的計畫弄到中午還沒打響,致使當面之敵粟飯部隊的兩個大隊安然退走。事實上晉軍在平型關面臨的只有粟飯大佐的兩個大隊,一千餘人。晉軍5個軍不敢與之交戰,這在戰爭史上算是一個奇蹟。東跑池守敵勢孤力薄,經不起八路軍楊得志部的衝擊,棄陣向團城口退卻。685團窮追猛打」並剎有其事地編造了東跑池的日軍在向團城口的逃跑途中,在村莊設伏打退八路軍的故事。(八路軍115師征戰實錄)

「上午九時,林彪派來的參謀緊急求見,催問晉軍為何按兵不動?楊、孫二人始知晉軍前衛第二預備軍仍滯留在迷回村一線,並沒有按計畫行動。楊愛源大怒,派作戰參謀快馬急馳迷回村,第2預備軍軍長郭宗汾還在被窩裡睡懶覺,作戰參謀闖進臥室責問……」(人民文學)1995年第8期《平行關大捷》)

甚至在歌德派的散文中,通過主人翁之口對英勇戰鬥在東跑池一線的國軍(下文有祥述)進行誹謗和污蔑,形容他們的忠骸是「惡臭」,咒罵他們放跑了八路軍包圍的敵人,是不戰而逃的「豆腐軍」。並把這種散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對青少年進行灌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