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教育不公是最大社會不公

發表:2005-03-27 22: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教育不公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十幾年來,中共以權力主導的經濟改革導致的一個最明顯的後果就是嚴重的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公,其中教育不公又是一切社會不公中最嚴重、最惡劣的。如果聽任教育不公持續下去,甚至變本加厲,那麼等待著中華民族的將是怎樣的厄運,是可想而知的。這一點有識之士已越來越看得清楚了,舊曆新年前後這一話題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從《中國青年報》、《炎黃春秋》雜誌到許多地方報紙都紛紛刊出重要文章,尖銳地把教育不公問題擺到了人們面前。

先是來自湖南教育界的五位資深人士聯名在《中國青年報》(二OO五年二月二日)發表以大量事實和數字為依據的呼籲,為教育不公大聲疾呼。接著,不少媒體都報導了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發布的一項權威的調查研究結果。八十多歲的鐘沛璋老先生也在《炎黃春秋》(二OO五年第二期) 發表文章《中國教育值得沉思的問題》,列舉當今中國教育存在的弊病,特別是不公平問題,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嚴重
目前的教育不公集中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農村佔有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差距與日俱增,佔總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農村只獲得了百分之二十三的教育資源,農村中小學基建的資金絕大多數由農民承擔。教育資源配置的天平失衡,導致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上述「我國高局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表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招收的新學生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呈下降趨勢。這幾年來新增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主要集中在非重點的地方院校,在唐山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河北理工學院的高校,二OO三年農村學生的比例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點三,比二OO一年增長了七點九個百分點。這個不可遏止的趨勢就是社會不平等在教育中的集中體現。即使教育部二OO四年秋季啟動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也不過是要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職業技術層次的工具型、實用型人才。調查研究表明,從一九九八年至二OO二年,中國城市和縣鎮的普通中學數量分別增長了零點六和六點四個百分點,而農村普通中學的數量卻在逐年減少,降低了七個百分點。加上極不合理的「重點」高中制度,農村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日益減少,教育不公平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兩極分化,使原本有著調節社會不公、使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子女通過教育實現向上流動的通道大大打了折扣。換言之,社會流動的門檻大大提高了,貧富分化、社會不公失去了教育這個自然的調節器。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對民族傷害之深,遠不是短期內可以矯正的。

教育腐敗愈演愈烈
二是以「錢(權)學交易」為主要特徵的教育腐敗愈演愈烈。首先是學費本身漲得太快,所謂義務教育是收費的教育。《人民日報》二OO四年十二月三日有一篇文章指出,大學的學費與一九八九年相比漲了二十五至五十倍,而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實際上只增長二點三倍。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教育亂收費名列榜首,教育還成為當今中國十大暴利行業的第二位。

最後,也是更嚴重的,特權階層的子弟拚命往「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擠,使原本匱乏而且不平衡的教育資源更加畸形化。「賣考分」已不是個別現象,而且從大學蔓延到了中學,使公平競爭的考試制度遭到破壞,嚴重助長了「錢學交易」、「錢權交易」。所謂「名校辦民校」實際上是利用公共教育資源,以「辦分校」、「聯合辦學」、「名校帶民校」等形形色色的名目收取高額的學費、贊助費,有些地方收費之高已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廣東省教育行政部門已開始叫停,結果到底如何也難預測。

教育不公在於壟斷制度
教育不公的主要癥結在於現行的教育壟斷制度,在於整個社會的不公平。雖然在一片滋養特權勢力的土壤裡,人們很難指望能長出教育公平之樹,怛是教育不公的趨勢必須受到遏制,不能任其蔓延下去。如果說解決社會不公是個長期的過程,那麼就從尋求教育公平開始吧。

(轉自爭鳴雜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