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中的語辭

發表:2006-04-19 15: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古文字的研究,對於探討古代歷史文化已有重要貢獻,而要將古文字的研究推進一步,分析研究古文字中的語辭殊為必要。幾年前,作者在一篇題為《新中國的青銅器研究》的小文裡,曾提議編一本《金文語辭彙釋》。這個想法,是由杭縣張獻之先生《詩詞曲語辭彙釋》得到啟發的。張氏此書獨闢蹊徑收穫甚豐,問世三十年來為學界所宗仰。我覺得其方法可移用於古文字,不僅金文,從甲骨卜辭到秦漢簡帛也無不適用。

  用現代語言學標準衡量,張氏所謂語辭,涵義相當廣泛。他在《詩詞曲語辭彙釋》的敘言中,開宗明義即云:「詩詞曲語辭者,即約當唐宋金元明間,流行於詩詞曲之特殊語辭,自單字以至短語,其性質泰半通俗,非雅詁舊義所能賅,亦非八家,派古文所習見也。」書中所收有單字有短語,虛實兼備,大都是用一般辭書無人檢索的。張氏廣搜例證,以詩詞曲證詞曲,互相對比,輾轉推求,確能作到了發他人所未發。

  張書所論詩詞曲,本為唐宋金元明大眾所吟詠欣賞,只是由於語言的演變,其間不少語辭今人已經不能直接理解。這又有兩種情形,有的語辭是古語有而今語已經罕用甚或不用,如張書所舉「遮渠」、「隔是」、「祅知」、「廝句」之類;有的語辭今語雖有而意義實與古語不同,如張書所列「可能」、「當家」、「問事」之類。無論哪一種,都不能從今語的角度去依字面理解,詩詞曲之所以難讀,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們研究的古文字,時代為商周秦漢,其古樸費解又過於唐以來的詩詞曲,這是因為古文字反映的語言,和今語的距離更大。王靜安先生為楊筠如的《尚書》注本作序,提出疏解《尚書》須「使人人聞商周人之言,如鄉人之相與語」。我們研究古文字,也應努力達到王氏的要求,這便需要深入研究古文字的語辭。

  張獻之先生的方法,據他自述不外五點:「體會聲韻」,「辯認字形」,「玩繹章法」,「揣摩情節」,「比照意義」,「大率不出劉淇氏《助字辯略》、王引之氏《經傳釋詞》及清代諸訓詁大師所啟示。」因此,他的方法其實是把文獻訓詁學轉用於詩詞曲。我們如以這種訓詁學方法用於古文字,借鑒張氏所積經驗,相信在古文字研究上會有新的進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