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種子的奇幻旅程:再說玉米(圖)

作者:園丁 發表:2025-08-17 09: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特大

玉米
玉米全身都是寶,讓我們從一粒粒金黃的種子,窺見文明流轉的精彩篇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生在世,要維持生命,需要新陳代謝。自身最基本的生理、生活現象就是吃、喝、拉、撒、睡。從古到今,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和習俗,不論是從自然條件變化影響,還是人類活動結果,它們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是人類的食物,除了蔬菜、水果和飲料外,主食離不開肉、蛋、禽,更離不開五穀雜糧。五穀雜糧中就有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的農作物,從清朝到如今,由於地域不同,記載的史料不同,它的中文名稱,累計已經有100多個。比如御麥、番麥、苞麥、苞米、苞谷、玉麥等等。據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記載,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中國的。我在2011年曾經寫過《植物漫談》系列文章,其中在〈談談農作物和花卉的原籍和傳播〉一文,在玉米這一節,我是這樣寫的:「玉米現在是人們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飼料和工業原料。現在玉米的主要產地在北美、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玉米的原產地是墨西哥和中美洲,那裡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已經有4500年種植玉米的歷史。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原住民種植玉米,1494年他把玉米帶回西班牙,亞洲和澳洲的玉米是從歐洲傳播過來的。16世紀時玉米從陸路和海路兩路傳入中國。中國種植玉米也有500多年的歷史。」

從以上我對玉米的經濟價值、原產地、種植的歷史和傳播路徑的概括敘述,我們可以看出,玉米對人類的生存和生活環境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再補充告訴讀者一點有關玉米的常識。

1、從地球世界人類視野範圍講,玉米最早是印第安人的糧作物。是印第安人把野生玉米引種到農田栽培的。最初的野生玉米,只不過是一種弱小的禾本草類植物,經過多少代印第安人的篩選良種培育和馴化,才使其演變成適合人類食用的、植株高大、苞谷顆粒飽滿,並且產量高的農作物。

2、在中國古代,中國人的糧食作物,叫做五穀雜糧。2018年初我寫過一篇〈民以食為天〉的文章,是說這句名言的出處和意義。

3、在中國古代,這五穀的農作物,在南方和北方有不同的品種。在南方五穀是指稻、黍(黃米)、稷、麥、菽(豆類);在北方五穀是指蔴、黍、稷、麥、菽。而在中醫書籍中,如《黃帝內經》中五穀就是梗米、小豆、大豆、麥、黃黍,也就是稻穀、小豆、大豆、麥子、黃米。而佛教徒供佛的五穀是大麥、小麥、稻米、小豆和胡蔴(芝麻)。由此可見五穀內涵、糧食作物的品種也因地域、氣候條件、文化、習俗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而略有變化。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說過,原產地在中國的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粟(小米)、高粱、大豆。經濟作物有棉花和線蔴。

4、玉米全身都是寶,玉米粒可作為糧食,也可作為牲畜、家禽和養魚的飼料,不僅如此,新鮮的玉米梗、葉也可作為飼料。在冬季乾枯的玉米秸也可以用來餵牛羊,還可以當作燃料,乾玉米根和玉米棒子骨也可作燃料。鮮玉米鬚可是一味中藥材,它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血壓功效。

5、玉米作為工業原料,經濟價值很高,它可以用來生產乙醇(酒精)、食用玉米油,可以製作澱粉、塑膠、糖漿,還可以作為製造光碟的原料。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