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圓沙古城」神秘面貌逐漸清晰

發表:2006-05-22 19: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如今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但兩千兩百年前這裡可能有發達的畜牧業,還有灌溉渠道,歐羅巴人種的高加索人在此活動。

據報導,中法考古學家最近聯手揭開了新疆目前年代最為久遠的「圓沙古城」面紗。

「圓沙古城」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心,南距於田縣兩百多公里,維吾爾族人稱這裡為「九木拉克庫木」,意思是「圓沙丘」,這裡的沙丘都是圓形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指出,「圓沙古城」四邊呈不規則形,古克里雅河在這裡分叉,將古城包圍形成護城河。古城周長約九百九十五公尺,城牆殘高三至四公尺。

法國考古學家對城牆進行碳十四測定其年代距今約兩千兩百年。

「圓沙古城」周圍有六處墓葬群,二十多座古墓葬,保存完整的有三座墓葬、四具乾屍,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兩千一百年,人種特徵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

法國考古學家高亨娜指出,「他們已經能熟練使用毛紡技術,他們使用羊毛、駱駝毛做衣服,還有裙邊裝飾,毛織的圖案多為幾何形,毛織物的顏色有艷麗的紅色、黃色等。」

考古學家還在古城周圍發現縱橫交錯、排列有序、網狀分布的渠道,農作物有麥和粟等,城內還有數量眾多、大大小小的馬鞍形石磨盤以及用於儲存糧食的窖倉。

數量眾多的家畜骨骸說明「圓沙古城」曾經有過發達的畜牧業。

種種出土遺物使得「圓沙古城」的神秘面貌逐漸褪去:兩千兩百年前,在今天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腹心,一群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的古人在這裡生活,他們放牧牛羊,修渠灌溉農田,穿著毛皮織物,使用胡楊木製的傢俱...。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圓沙古城」終於被棄置。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