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樂舞 神妙幻化上舞臺(組圖)

作者:蘇惜巧 發表:2006-11-29 08: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點擊縮略圖看清晰原圖)
歷屆新唐人晚會舞蹈節目之一《飛天》。

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是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幅幅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其壁畫藝術的內容為佛經故事,供養人、建築彩畫、藻井圖案、彩色塑像,有佛、弟子、天王、力士等。在諸天部像中,有伎樂天女、飛天、天王與諸天。諸天部眾,都是皈依佛的守護神,天王持武器以設法,飛天則持花捧物,伎樂天則載歌載舞合而成樂。
  
飛天在佛教藝術中稱「香音神」梵語稱「犍達婆」(Gandhanra)(或譯干闥婆),是能奏樂、善舞蹈,滿身香馥的美麗仙人,身上的飄帶飛舞回轉,夾花朵與彩雲,飛翔於空中天際,舞姿輕盈飄逸,千變萬化,是傳自印度的佛教藝術,與中國飛仙、羽人造型的結合,極富神幻色彩。
  
飛天最早見於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據說飛天職責各有不同,一是禮拜供奉,表現形式為雙手合十,或雙手捧花果奉獻佛陀、菩薩;二為散花施香,表現形式為手托花盤、花瓶、花朵,或拈花散佈;三為歌舞伎樂,表現形式為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舞蹈。 (圖片來源:大紀元)

飛天手托花盤、花朵。
飛天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舞蹈。

敦煌飛天的造型及特徵大約分為幾個時期:
  
※北涼飛天的造型,具粗、重、厚、簡的特徵,形體較為健碩,頗有樸拙可愛的情趣,當時從西域傳來的凹凸法,疊染之法久經歲月的變化,形成一種特別的「小字臉」。
  
※北魏、西魏時期,飛天臉型和體形轉為削瘦,所謂「瘦骨清像」,這時的飛天顯然已吸收了當時南朝流行的道教羽人飛仙形象,顯得清秀瀟灑,飄帶飛揚,動感強烈。
  
※北周時代,三五十身的飛天騰空而起,形成浩浩蕩蕩的歌舞隊伍。隋代是飛天創作最生動的時期,形象豐富而充滿活力。
  
※到了唐代,飛天才算最具中國特色,所憑籍的主要是飄拽的衣裙,飛舞的彩帶,他們神情嫻雅,腳踏彩雲,奔騰自如,動作有的疾馳,有的輕盈,有的跳躍,有的旋轉,甚至出現成對的雙飛天,相互追逐嬉戲,千姿百態。這些優美的形象和韻律,應該是唐代舞蹈藝術的升華,特別是受到宮廷仕女畫的影響。

飛天優美的形象和韻律。
飛天飄拽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奔騰自如。

連續三屆新唐人晚會都給觀眾帶來精彩絕倫、炫麗奪目的敦煌藝術,如臺灣藝術大學演出的《飛天》與《樂舞敦煌》。
  
《樂舞敦煌》,以持樂器、花朵、長綢供養諸佛菩薩、天人等豐富多變的樂舞呈現,提供了「樂中有畫,畫中有樂」,一種神妙幻化的風韻,擴大了觀賞者的視聽美感與想像空間!

  《飛天》意境空靈,舞蹈原創者是李天明教授,經由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專任導師王廣生改編。王廣生表示,《飛天》原名《香音》,造型出自於中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子。為了表達裙帶當風凌空飛舞的感覺,舞者動作必須格外的輕柔,即便是在非常大的動作、跳躍動作,也要感覺好像毫不出力;舞者的面部表情,要帶著菩薩、仙女般柔美祥和的笑容。

舞蹈《飛天》。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