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專欄】楊貴妃的生死之謎(二)(圖)

作者:明珠 發表:2008-06-01 00: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楊國忠及楊氏家族

馬嵬坡事件中,禁軍要殺的主要是楊國忠,而不是楊貴妃。唐·陳鴻《長恨歌傳》曰:"潼關不守,翠華(借指玄宗車駕)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晁錯以謝天下,(楊)國忠奉氂纓盤水,死於道周(路旁)。"文中用西漢的晃錯來比喻楊國忠,其實只是借用一個典故而已。晃錯之死,天下人都覺得冤枉。而且晁錯是個有真才實學之士。楊國忠之死,沒有人有異議。"氂纓"指以毛做成的帽帶;古時大臣犯罪時用之,以示自請罪譴。"盤水"即"盤水加劍",謂以盤盛水,加劍其上,表示請罪自刎。實際上楊國忠是被禁軍殺死於馬嵬坡左近的驛站中。

楊國忠何許人也?為什麼跟這麼多人結下怨仇?楊國忠本名楊釗,是楊貴妃的堂兄,史書對他的評價是:不學無術,好飲酒,好賭博,品行不端,在家鄉時就被同宗族的人看不起。文化水平可能跟李林甫差不多,都是大字認不了幾個,但不像李林甫那樣,不識字的笑話都被寫到正史中去了。楊國忠在家鄉混不下去了,就去四川當兵。天寶初年,因為楊貴妃被玄宗寵愛,楊國忠就憑著這個裙帶關係一步步的往上爬。最後連李林甫都被他一腳踢開,爬到了宰相的位置。

未讀聖賢之書的人,當官多半會誤國害民。為什麼呢?因為中華傳統文化貫穿了對神的敬仰,貫穿了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的為人之道。中國古代飽讀經書的文人,大多數都相信因果報應,知道做人的道理。最其碼他不會明明白白的去做壞事。我們在覽讀《全唐詩》的時候發現裡面有許多應制詩,也就是皇帝命題,寫給皇帝看的詩。這個好傳統是唐太宗留下來的,那意思可不是要讓君臣們風花雪月空談用的,那是要看一個官員的文化底蘊如何。"文如其人",一個官員他心裏想什麼,從他的詩文中可以看出來。而且官員可以通過應制詩向皇帝提出諫諍,真正的發揮傳統文化中詩的作用。正如《詩經·(毛詩)大序》中說的:"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楊國忠從四川來到京城後,干的一件壞事就是跟李林甫勾結,誣陷太子的親屬。李林甫原來是推薦玄宗的第十三子李瑁(武惠妃所生)為太子,而玄宗還是立了三子李亨為皇太子。只是因為這樣,李林甫就想盡辦法要除掉太子。而此時楊國忠剛好憑著楊貴妃的關係來到長安為官。李林甫就跟楊國忠兩個狼狽為奸,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反正是什麼手段都用上,把太子妃的親屬,東宮的一些官員及家屬,共幾百口人都害死。所以當時的皇親國戚包括王子公主等誰都怕他們。

原太子李瑛(玄宗第二子)被李林甫、武惠妃等人陷害致死後。唐玄宗為什麼執意立李亨(肅宗)為太子?這涉及到唐朝的一件宮廷秘聞。西元711年,是唐睿宗李旦在位,當時的唐玄宗是太子,而朝政基本上是把持在唐玄宗的姑姑太平公主的手上。太平公主想學她母親武則天,也過一把女皇的癮。所以她非常忌諱唐玄宗,因為唐玄宗年輕時確實很有魄力。因此,太子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密報給太平公主知道。當時的太子嬪妾(不是太子妃)楊氏,也就是安史之亂後才被唐玄宗冊封的元獻皇后剛好懷孕。唐玄宗找來他的親信張說商量,玄宗講:"用事者(指太平公主等人)不欲吾多息胤(子女),恐禍及此婦人(楊氏),其如之何?"玄宗密令張說出宮去弄一些打胎藥,準備把楊氏所懷的孩子打掉。並且親自熬打胎藥,說來奇怪,玄宗熬藥時睡著了,夢到神把藥罐子打翻。如是者三。一熬藥就睡著,一睡著就有神來把藥罐子打翻了。這下可把玄宗給嚇壞了,連忙把張說叫來商量,張說一聽,馬上講:"這是天意,不用多慮了。"楊氏後來生的這個孩子就是唐肅宗李亨。唐玄宗認為李亨的出生是天意,所以一直把李亨帶在身邊。而李亨當王子及太子時做人相當低調,又天性至孝,深得玄宗的寵愛,也因此沒有被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抓到迫害的把柄。

神為什麼要把藥罐子打翻呢?筆者認為其用意有二。第一,大唐的歷史,事無鉅細,那是很高層次的神在久遠年代之前就安排好了的。什麼時候該由什麼人出場,演什麼角色,都是天定的。不容許人在無知中給破壞了。並且,唐人中,特別是歷代皇帝、后妃、大臣及知名的詩人等,決大多數都是有來頭的。第二,致使婦女打胎,那是是一件大缺德的事情,說白了就是殺人。這麼大的業力落在一個人身上,必將影響一個人將來的轉世及他生命進程的安排等。

唐玄宗有個弱點,就是太相信人了,別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跟他的爺爺高宗李治是一樣的。當初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要謀反,高宗也不問事實也不派人調查,就把長孫無忌流放了。即使是這樣,許敬宗還不放過長孫無忌,再一次誣陷長孫無忌要謀反,高宗也不想想,長孫無忌一個老頭,已經被流放到邊遠地區了,他拿什麼來造反?後來更是下令長孫無忌自縊死。長孫無忌還是高宗的親舅舅,開國功臣。本來用人不疑這是對的,但關係到另一個人生死的時候,沒有事實就隨便殺人嗎?唐太宗留下來的制度--判一個普通百姓死罪都要經過"五覆奏(五次審核報批)"才能執行,這些制度到了高宗那就沒有傳下來。正因為這樣才給奸臣鑽空子的機會。

(回過來講楊國忠)天寶十年(西元751年),南詔(國境包括今日雲南全境及貴州、四川、西藏、越南、緬甸的部分地區)國王閤羅鳳起兵叛亂;楊國忠薦其親信閬州人鮮於仲通為益州(四川)長史,令率精兵八萬討南蠻,與羅鳳戰於瀘南,全軍覆沒。閤羅鳳本來是求和的,鮮於仲通自恃兵多,不許其求和。結果不僅吃敗仗,而且致使閤羅鳳投靠了吐蕃,雲貴一帶的國土易手。這麼大的一件事情,楊國忠居然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並且要鮮於仲通上表請楊國忠兼管益州之事。鮮於仲通全軍覆沒之事,朝廷上下都知,就瞞了玄宗一人。後來楊國忠代掌蜀郡都督府長史,充劍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又推薦仲通代己為京兆尹。

天寶十三年,楊國忠又令司馬李宓率師七萬再討南詔。宓渡瀘水,為南詔軍所誘,至和城,不戰而敗,李宓死於陣中。國忠又隱其敗績,以捷書上聞。此次戰敗的部分兵源,則是楊國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們帶上枷鎖送到軍營,其父母、妻子哭聲遍野。《舊唐書》作者劉昫在評論此事時不無憤慨的說:"自仲通、李宓再舉討蠻之軍,其征發皆中國利兵,然於土風不便,沮洳(謂低濕之地)之所陷,瘴疫之所傷,饋餉之所乏,物故者(戰死者)十(之)八九。凡舉(前後大約)二十萬眾,棄之死地,只輪不還,人銜冤毒,無敢言者。"楊國忠打的這兩次敗仗,也把當時大唐的精銳部隊幾乎斷送殆盡,致使一年後安祿山叛亂時國無善戰之兵。


楊貴妃有三個姐姐,也就是楊國忠的堂姐妹;因為有才貌,"並承恩澤,出入宮掖(皇宮),勢傾天下。"楊貴妃的大姐唐玄宗稱為"大姨",封為韓國夫人;三姐稱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天寶中後期的唐玄宗跟開元時期的唐玄宗判若兩人。他已經完全無心於國事,只知享樂。那時的玄宗荒唐到什麼程度呢,除了平時經常給楊氏家族的人賞賜之外,"韓、虢、秦三夫人歲(每年)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一貫等於1000文錢。在唐代,如貞觀時期、開元時期,老百姓生活富足,物質豐富,一斗米(十升)也只要3~4文錢。因此,當時一千貫的價值,遠遠超過現在的一百萬元人民幣的價值。楊貴妃還有兩個同曾祖的堂兄楊銛和楊錡也被封官加爵。其中楊錡封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華公主,賜甲第,連於宮禁。楊銛為鴻臚卿、授三品、封上柱國。這個"上柱國"的官名原為戰國時期楚國所置,必須是武官中立下赫赫戰功者方可授此爵名,它是武官中的最高級別。歷代均沿置,到清朝時才廢除。楊銛只是楊貴妃的遠房族兄,無半分功勞於大唐,唐玄宗給他這樣的高官厚祿,朝庭的體統何在?

當時的楊國忠等楊氏家族的人生活的奢華成度已經快趕上唐玄宗了,"(楊國忠)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開(敞開),僭擬宮掖(越分妄比皇宮),車馬僕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互相攀比)。每構一堂(每建造一座宅第),費逾千萬計,見制度(規模、式樣)宏壯於己者,即撤而復造(拆掉從新建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玄宗頒賜及四方獻遺(四方官員的賄賂),五家如一,中使(皇宮使者)不絕。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

"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隨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掉在路上的金花及鞋履),瑟瑟珠翠(掉在沿途路上的碧色寶石、珍珠、翠玉),燦爛芳馥於路。而國忠私於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楊國忠與虢國夫人公然亂倫),每入朝或聯鑣方駕(聯鞭並駕而行),不施帷幔(連個遮掩都免了)。每三朝(正月一日)慶賀,五鼓待漏(五更上朝之時),艷妝盈巷,蠟炬如晝。而十宅諸王百孫院婚嫁(皇親國戚的婚嫁),皆因韓、虢為紹介(都通過韓虢兩夫人介紹),仍先納賂千貫而(由韓虢兩人)奏請(玄宗),罔不稱旨(沒有不批准的)。"(《舊唐書·后妃上》)

楊氏家族不僅生活奢華,其在朝廷內外跋扈飛揚、驕橫放肆的成度更是令人髮指。楊國忠的家奴甚至連公主都敢打。天寶十年正月十五夜,楊家五宅夜遊,與廣平公主(玄宗第二十三女,《新唐書》記為廣寧公主)騎從在西市門發生爭執。楊氏家奴居然揮鞭擊公主衣,致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去扶公主,也挨了好幾下。廣平公主泣奏於玄宗,上令殺楊氏奴;而楊國忠認為被殺了家奴丟了面子,說什麼也要找個墊背的,硬是編造種種理由,把事件的起因推到駙馬身上,致使玄宗下令,駙馬程昌裔亦停官。

這個楊國忠真是大老粗一個,做事情不知道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只要稍稍有點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楊國忠如此狂妄,藉著玄宗的寵信,得了便宜還賣乖,把朝中上下都得罪遍了。那麼玄宗千秋之後呢?新即位皇帝還不把他給生吞活剝了?所以當時朝野,除楊國忠的心腹之外,人人都想殺楊國忠,包括安祿山在內。

也許是因為臭氣相投,習性相近的緣故,楊國忠唯一明智的就是他很早就看出安祿山有謀反的意思,並多次在玄宗面前說這件事情,但玄宗卻不相信。俗話說,一山不能容二虎。楊國忠也非常妒忌安祿山受到玄宗的寵信而勢力坐大,因此想找機會除掉安祿山。只是安祿山的心機比楊國忠沉穩多了,他在玄宗面前掩飾的很好,也會做表面功夫。所以安祿山來朝時,玄宗競然荒唐的令安祿山跟楊貴妃的姊妹結為兄弟;認楊貴妃做乾媽。唐玄宗晚年所寵信的這三個人,李林甫、楊國忠沒什麼文化,而安祿山因為是胡人,所以基本上是目不識丁。

天寶十年以後,安祿山已經是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兼領河北轉運使、內外閑廄使等軍政大權。當時,安祿山控制了河北等地區,聚合了幽州、并州的精兵約二十萬,圖謀造反,只是沒有謀反的理由。安祿山本來是想"伺(等待)上千秋萬歲之後,方圖叛換。(《舊唐書·楊國忠傳》)"此時的安祿山也知道楊國忠想找機會除掉他,就讓他的親信兵部侍郎吉溫等人留在朝中,隨時報告朝中的動靜。天寶十四年,楊國忠讓人暗中調查安祿山及其黨羽在京中的活動情況,將安祿山留在朝中的心腹基本上都殺掉,又上奏玄宗把吉溫貶到廣西。"由是祿山惶懼,遂舉兵以誅國忠為名(《舊唐書·楊國忠傳》)。"

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從範陽起兵,一路勢如破竹,至十二月十三日攻佔東都洛陽,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並控制了河南、河北的大部郡縣。安祿山進入洛陽後,忙於登基做皇帝,減弱了攻勢,這給朝廷以喘息的機會,各道援兵漸漸雲集長安,加強了守備。十二月中旬,玄宗命老將哥舒翰為太子先鋒兵馬元帥,領河、隴兵募近十萬據守潼關。及哥舒翰守潼關,諸將以潼關距京師三百里,利在守險,不利出攻。十二月下旬,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領兵數萬進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

至天寶十五年五月,這期間朝廷各路兵馬與叛軍戰鬥多次,互有勝負,整個局勢對安祿山不太有利。沒想到的是楊國忠這個草包一再逼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主力決戰,意圖速戰速決。六月四日,哥舒翰將兵八萬出潼關與賊將崔乾祐戰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原,官軍大敗,死者十之六七。生還的官兵對哥舒翰的愚蠢之舉(實際是被楊國忠逼的)導致失敗而怨氣衝天。六月九日,哥舒翰敗回潼關後,其部將數十騎嘩變,將哥舒翰抓起來投降安祿山,潼關失守,京畿震動。

待續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