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坡事件其實是陳玄禮一手策劃。有學者根據《舊唐書·楊貴妃傳》中的一句話:"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認為馬嵬坡兵諫是太子策劃的,禁軍是太子指揮的等等。其實這是沒有通讀過《舊唐書》或《新唐書》、連陳玄禮的來歷都沒有瞭解清楚的憑空想像。因為陳玄禮的一些事跡是在其他人物的傳記中被提到。在唐肅宗李亨來沒出生的時候,陳玄禮就是玄宗的親信了。《舊唐書》的那句話意思是說:禁軍大將陳玄禮在殺楊國忠父子之前,曾秘密通知過太子李亨。
陳玄禮是長安人,年輕的時候因驍勇入選羽林軍(禁衛軍),唐中宗時期為羽林軍千騎營中的一個營長。景龍四年(西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皇后韋氏毒死。韋氏矯詔稱制,又令其親信韋播、高嵩為羽林將軍,管轄千騎營。韋播和高嵩為了在禁軍中立威,經常鞭打千騎營中的士官。當時的臨淄郡王李隆基在朝中的人緣很好,陳玄禮與葛福順(也是千騎營的營長)等人就找玄宗訴苦。而玄宗正想除去韋氏及其黨羽,所以就要陳玄禮等人參與行動。玄宗即位後,將羽林軍更名為龍武軍,後來又提拔陳玄禮為龍武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警衛局局長)。
陳玄禮在這個職位上一幹就是幾十年,對玄宗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而且嚴格遵守禁衛軍對皇帝護衛的各項規定。史書評他:"陳玄禮以淳樸自檢,宿衛宮禁,志節不衰。"天寶中,有一次玄宗在華清宮,乘馬出宮門,想到虢國夫人宅第與其私會。陳玄禮對玄宗說:"按規矩,皇上如果沒有事先通知臣下,就不能去臣下的宅第。"玄宗只好回宮。另有一年也是在華清宮,臨近正月十五的一個夜晚,玄宗突然想出宮去遊玩,陳玄禮奏曰:"華清宮外即是曠野,皇上要出宮應事先通知,讓禁衛軍有所準備。如果皇上一定要夜遊,還是回大明宮好了。"玄宗也只有聽從陳玄禮的勸說,打消了夜遊的念頭。
玄宗在位期間,宮廷中圍繞著立太子這件事情,有過幾次很殘酷明爭暗鬥。開元二十五年(西元737年)四月,武惠妃設計,派人去召太子李瑛(玄宗第二子)、鄂王李瑤(玄宗第五子)、光王李琚(玄宗第七子)三王入宮,說是宮中有賊,想請他們幫忙,而他們也答應了。惠妃接著又告訴玄宗:"太子跟另外兩個王子要謀反!他們穿鐵甲進宮了!"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相當震怒,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議。李林甫假惺惺的說:"這是陛下的家務事,不是臣等應該干預的。"玄宗即廢三王為庶人。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天下人都為他們感到冤枉。
武惠妃陷害這三位王子,一心只想讓玄宗立她的親生兒子李瑁(玄宗第十三子)為太子。但玄宗沒有答應。武惠妃憂慮攻心,再加上多次見三位王子的陰魂來索命,因此害怕成疾,大病不起,一命嗚乎。開元二十六年,玄宗立三子李亨為太子;武惠妃陰謀算盡,害人害己,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李亨為人一直很低調和謹慎,天性至孝,也因此沒有被楊國忠等人找到陷害的藉口。
筆者之所以加入以上兩段文字,是想說,在史書中並無記載李亨結交禁軍頭領陳玄禮等人的事情。而李亨被立為太子後,為人謹慎的他也沒有必要去拉攏禁軍中的將領以落人口實。所以,李亨雖是皇太子,但沒有指揮禁軍的權利,在禁軍中也沒有親信。陳玄禮在殺楊國忠之前曾通知過李亨,只是因為李亨是皇太子,且楊國忠曾陷害過李亨的親屬。
我們前面提到楊國忠曾做了很多壞事,朝中上下幾乎都得罪遍了。而陳玄禮作為跟隨玄宗幾十年的親信,當然也看不慣楊國忠及楊氏家族的飛揚跋扈。天寶末年,朝綱混亂至安祿山叛變,陳玄禮及大多數朝臣不會去怪唐玄宗(這跟古人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有關係),而認為都是楊國忠這個奸臣誤國。新舊《唐書》都記載了陳玄禮早就想殺楊國忠的事情,只是沒有機會。據《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六》記載:"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嵬斬之。"這裡說的是安祿山一叛亂,陳玄禮在長安城中就想找機會殺楊國忠。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
據《新唐書·外戚傳》記載:"明日(六月十二日)遲昕(早上天色遲明),帝出延秋門(長安禁苑西門),群臣不知,猶上朝,唯三衛彍騎(禁衛軍)立仗,尚聞刻漏聲。國忠與韋見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諸王數百人護帝。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謀殺國忠,不克。"這裡說的是潼關失守,唐玄宗倉皇出逃,當時的場面很混亂,陳玄禮從護衛玄宗出長安城開始就一直在找機會要除掉楊國忠。至馬嵬坡終於逮著了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要找到楊國忠的一點什麼失誤或罪名,趁亂把他殺了。
《舊唐書》及《新唐書》不同章節中均有禁衛軍殺楊國忠的記載,情節大致相同,筆者選其中的兩個版本用白話文翻譯如下:
◆(六月十三日,玄宗車仗)行到馬嵬坡停下,禁衛軍將士疲憊,缺少食物,陳玄禮害怕兵變,召禁軍諸將官說:"現在皇上流離失所,社稷遭戰亂;使天下生靈塗炭,難道不是楊國忠造成的嗎!我想殺他以謝天下,你們認為怎樣?"大家都說:"早就有這個念頭了,即使是事成身死,我們也心甘情願。"剛好看到吐蕃國的使者來找楊國忠有事,禁衛軍趁機大叫:"楊國忠與吐蕃人謀反!"禁衛軍縱馬過來包圍楊國忠,國忠突出,有人射中他的鼻樑,殺之,又爭著把楊國忠身上的肉吃得干乾淨淨,割下他的首級示眾。玄宗皇帝吃驚的說:"國忠竟然會謀反?"當時吐蕃使節也全部被殺。御史大夫魏方進責備禁衛軍說:"何故殺宰相(楊國忠)?"眾怒,又殺之。(譯自《新唐書·外戚傳》)
◆第二天(六月十三日),行到馬嵬坡驛站,軍士飢而憤怒,龍武將軍陳玄禮害怕兵變,先對禁軍將士說:"現今天下分崩離亂,皇上流離失所,這不是楊國忠殘害百姓、導至朝野怨恨所造成的嗎?若不殺他以謝天下,用什麼來平息四海之怨憤!"大家都說:"早就想殺楊國忠了。事成,身死固所願也。"剛好吐蕃國的和好使(共二十一人)在馬嵬坡旁的驛站門口攔住楊國忠說事情,軍士呼曰:"楊國忠與蕃人謀叛。"禁衛軍就包圍驛站抓住楊國忠,把他斬首示眾。(譯自《舊唐書·楊國忠傳》)
從史書的記述中我們可想而知,當時的禁軍是多麼痛恨楊國忠。群情激憤下的禁衛軍殺了楊國忠父子及魏方進等人沒多久,突然一個個都倒吸了口涼氣,傻了;為什麼?大家此時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楊貴妃。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堂兄,當朝一品宰相,當時的權勢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太子李亨並無實權)。而且殺楊國忠的藉口是說他與蕃人謀反(也只有這個罪名才能殺得了他),但這不是事實,大家心中有數。此事如果將來被翻案,包括陳玄禮在內,所有在場的禁衛軍官兵都要被株連九族。因此在當時的情形下,楊貴妃非死不可,誰也不敢替楊貴妃說話,不然就是跟所有禁衛軍過不去。其實當時唐玄宗的處境也相當危險,兵變一觸即發。請看《舊唐書·玄宗紀》記載:
◆及誅楊國忠、魏方進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玄禮等見上請罪,命釋之。
"兵猶未解"大意是:士兵們還拿著武器,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人情恐懼"大意是:(因為楊貴妃還在)人之常情心裏都會產生恐懼。這時候唐玄宗即使是心裏不願意,也只有讓楊貴妃自盡。而陳玄禮等人上前去請罪,可不是因為楊貴妃之死,而是因為他們殺楊國忠事先沒有經過玄宗同意,而且玄宗本人在場。像楊國忠這樣的高官,又有楊貴妃的關係,只要不是謀反,犯其他的錯誤或失寵最多也只是被貶官,不太可能會被殺頭。即使是謀反,也要上奏皇帝,經批准後才殺頭。所以陳玄禮等人是犯了"矯制(假托君命行事)"之罪。而賜楊貴妃自儘是玄宗下令的,將來有什麼問題玄宗自己得吞下這個苦果。《舊唐書·楊國忠傳》記載了眾人看著楊貴妃自盡後,過了很長時間,聚集在一起的士兵才散去,陳玄禮等人上前向玄宗請罪:
良久兵解,陳玄禮等見上謝罪曰:"國忠撓敗國經,構興禍亂,使黎元(老百姓)塗炭,乘輿播越(皇上流離失所),此而不誅,患難未已。臣等為社稷大計,請矯制之罪。"帝曰:"朕識之不明,任寄失所(用人失當)。近亦覺悟,審其詐佞,意欲到蜀,肆諸市朝(把楊國忠安祿山等人的罪行羅列出來詔告天下)。今神明啟卿,諧朕夙志(完成了我的心願),將疇爵賞(將酌情給你們獎賞),何至言焉(不用這麼說)。"
筆者認為唐玄宗的這番話並非迫於形勢的託辭,而是真心實意的。做為一個人,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候,心裏有想法,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國難當頭之際,人的感情要先放在一邊,這樣大家才能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玄宗本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玄宗也確實說到做到,到了成都後就下了罪己詔。從四川回長安後,又封陳玄禮為蔡國公,實封三百戶。陳玄禮於上元元年(西元760年)八月退休。
那麼,楊貴妃自盡前後的細節又是怎麼樣呢?
◆(楊國忠等人被殺後)既而六軍[注1]不散,玄宗遣(高)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不得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葬)於驛西道側。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淒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舊唐書·楊貴妃傳》)
馬嵬坡故址在今陝西省咸陽市向西的興平縣境內。由新舊《唐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判斷出,當時那裡有一個驛站。驛站是古時供傳遞文書、官員來往及運輸等中途暫息、住宿或換馬的地方。這個驛站的驛官是信佛的,所以在驛站中設了個佛堂。這種事情在當時很常見,比如同個時代著名的詩人王維,他在京城的住處也設有佛堂。
楊貴妃自縊死於佛堂中。陳玄禮及禁衛軍的將官看著這個過程,確認楊貴妃已死後,再出來跟禁衛軍士兵解釋,"良久兵解(過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歸隊)"。當時楊貴妃被葬於驛站西面的道路旁邊,屍體以紫色的被褥裹之。而後來玄宗密令中使改葬的時候,離楊貴妃去世已經過了一年零六個月,此時發現"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只是有一處省略句,被現在的一些學者借來大做文章。據《新唐書·后妃上》記載:
◆帝至自蜀(玄宗從四川回長安),道過其所(路過馬嵬坡),使祭之,且詔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以國忠負上速亂,為天下殺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中使)以獻,帝視之,淒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其中的"啟瘞,故香囊猶在"中間省略了對屍體的描述。就如"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的句子中間省略了"改葬時發現"這句話一樣。在史書中這是很常見的一種描述方式。
現在的一些學者就根據《新唐書》中的這個省略句做了很多聯想,認為《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等人肯定是發現有典籍記載不見了楊貴妃的屍體,所以才在史書中含糊其辭。進而又聯想到當時可能有遣唐使到長安,可能有日本留學生等等幫助楊貴妃到了日本。可是,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均無記載在天寶十五年時期有日本的遣唐使到長安的事跡。古代的史學家在記載一件事情的時候是相當嚴肅認真的,如果真的有跡象表明楊貴妃的屍體不見了,那麼"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這句話就不成立,而且中使也不可能不把這麼大的事情報告給唐玄宗。
另外,有學者把《長恨歌》中"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句子理解為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其實"空死處"的意思是"空見死處","空"字在這裡當副詞,意思是"僅、只"。如果玄宗從四川回長安路過馬嵬坡時,真的發現不見了楊貴妃的遺體,就不存在玄宗要改葬而禮部侍郎李揆勸諫的事情了。
其實,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對楊貴妃之死的記載均無破綻可尋。楊貴妃是在六軍將領眾目睽睽之下自縊而死,而且是過了一段時間禁衛軍才散去。唐玄宗行進的路線是往西走,所以在出發前,將楊貴妃以 "紫褥裹之"葬"於驛西道側"。然後,玄宗又與太子李亨等人告別,分出一部分人跟隨太子李亨。經過了這樣一個過程,等大隊人馬離開後,即使誰有心要相救,楊貴妃也沒有生還的可能。
下一篇文章筆者將從神學的角度解讀白居易《長恨歌》的後半部分;並根據正史中記載的,被人忽視的一些事情推斷當年是誰到了日本。
[注1]六軍:六軍這個詞在唐以前的不同朝代含義不太相同。在唐代就是指禁衛軍。據《新唐書·百官志四上》記載:"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
(待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