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麵條的歷史與典故

發表:2008-06-24 15: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 麵條的歷史

麵條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谷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面,西北稱扯(抻)面」;<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團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與「揪片」。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古人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吃麵不僅用於困腹,也有民俗禮儀的意義,例如常用來祝福新生嬰兒長命百歲,中國人過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麵條,因此麵條又稱長壽麵,因為麵條又長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則與壽同音),故生日吃長壽麵成為習俗,而長壽麵就是我們俗稱的麵條或壽麵。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桿、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北京的打滷麵、上海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面、山西的刀削面、陝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面、三原的疙瘩面、韓城的大刀面、西安的箸頭面、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麵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麵條,形式不可勝數。

麵條名稱除上述之水溲面、煮餅、湯餅、水引、餺飥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溫淘等,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在<唐會要.光錄寺>中載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的一種面,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面、煎面、雞絲麵、三鮮面、銀絲冷淘、菜面等;元代時「干(挂)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面」、「山藥面」、「羊皮面」、「秀禿麻面」等二十多種。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麵」、揚州的「裙帶面」、福建的「八珍面」等等。


二、其他面類的典故由來
(一) 陽春麵
陽春麵又稱光面,即清湯麵,「陽春」一詞的由來,據<辭海>釋:「農(陰)歷十月為小陽春,市井隱語逐以陽春代表十。」而以前一碗普通面的售價是十文錢,故稱十文錢一碗麵為陽面。陽春麵只有湯頭沒有澆頭(配料),可用任何麵條,如龍鬚面、細面、小寬面、中寬面,都稱陽春麵。


麵食笑話 (1):
包子知道波蘿麵包被欺侮後~~~決定要替他報仇~~~
就帶了一群手下怒氣沖沖的去找麵條~~~?路上看到了冬粉騎摩托車經過~~~
便把他攔了下來並且痛扁一頓~~~~打完了以後~~~
包子不屑的說:"隱身術還沒練好就跑出來~~真是不自量力~~~~!!"




(二) 揪片
揪片又稱「掘片、押片」,是山西麵食中的常品,從上往下揪入鍋中,故又稱「掐疙瘩」。據專家考證,漢代的湯餅就是水煮的揪面片;元<飲膳正要>中則載有一種「雞頭粉掘面」,是一種似銅錢大小的面片。煮熱後的揪片需配上各種不同的澆頭與配料食用。


麵食笑話 (2):
話說肉包與麵條之戰越來越烈,己到了勢如水火的地步.....
一日,肉包伙同小籠包、蛋塔等,來到路上,看到麵線走在路上,
肉包一看,冷笑一聲, 麵條慢條斯理的說:「也不是不夠啦,
只不過是看到那大屁股忍不住又想多踹兩腳!」



(三) 貓耳朵
貓耳朵在太原地區俗稱「圪飥兒」或「圪飥」,並不叫貓耳朵,是一種基本的家常麵食,北魏時已有記載,但究竟源於何時,已不可考。由古書中得知,古人做「湯餅」都是托在桌上製作,但後來因技術的改進,用盆即可和面與揉麵,已不再需要托在桌上製作,故又稱為「不托」,不托是由餺侂演變而來的,而餺飥的製作方法與現今山西製作貓耳朵的手法略似,而山西的方言圪飥的音相近,根據推測,貓耳朵可能就是圪侂或餺飥。因為所製作的產品小巧,而外形又很像貓耳朵的樣子,故稱之為貓耳朵。

麵食笑話 (3):
由於面族與包族兩族人積怨愈來愈深,不時發生互毆事件,一天,在包族的集會上,發現一個全身發紫的包子,眾包有的關心,有的生氣的問:
「你是不是被面族打的?太過分了!居然打得全身黑青!」
紫色包子連忙解釋:「沒啦!姆嘻啦!哇洗芋仔包啦!」



(四) 刀削面

刀削面又稱「削面」,在<素食說略>中載有「削面:面和硬,須多揉,越揉越佳,做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


刀削面為我國五大名麵食之一,其主因乃是削面的刀技與手法誘人,面的筋道與咬感又足,吃後回味無窮。製作刀削面特別講究削與飛,就是削面要快,削下的麵條如小魚兒翻滾入鍋,且麵條的大小一致,外筋而內柔,光滑而有咬感。


刀削面源於山西太原地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元朝時期,為防漢人造反,而將百姓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一刀輪流使用,有一老者前往鄰居處取刀準備回家切麵,結果刀己被人取走,這位老者只好回家,剛出大門,被一塊東西碰到腳,低頭一看,是塊薄的小鐵片,於是撿起來放入口袋內,回到家後,因面鍋水已沸,又沒刀可切,忽然間他想到有塊鐵片,就將鐵片拿給老太太,老太太一看,發牢騷的說:「這麼薄小的鐵片如何切麵?」老者生氣的說:「切不動就用砍的!」這砍字一出,提醒了老太太,只好將面於在左手上,右手拿小鐵片,站在煮沸水的鍋邊,將面砍入沸水中,煮熟後撈出,澆上滷汁就可吃了。這種砍面方法流傳於晉中地區,直到明明朝後再歷經多次的改良,而成為現在著名的麵食。


刀削面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將面削入沸水內。這種削面技巧講究的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手眼一線,一棱接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棱條」,因此在山西有個打油詩「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稍。」可見刀削面除了飽口福外,還飽了眼福。


刀削面的麵團要硬,揉麵要足,反覆搓揉至麵團光滑,再搓成條形狀,以利用手托拿。而削面的刀具有兩種,一種為削面片條用的稍彎刀片,一種為削棱條面的彎角平刀。同時煮麵也有竅訣,山西的俗語說「頭鍋餃子二鍋面」,頭鍋煮麵是清湯挂面,二鍋煮的面較美味,煮的時候要大火,以保持麵條之柔韌與滑溜的口感。


刀削面除了面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鍋後的澆料(包括了打鹵類、炸醬類、煎炒類、涼拌類和汆湯類)、滷汁和配菜的組合會隨著季節而變化,視時而食,非常的講究,例如在秋冬時節時興配上清蒸羊肉、蕃茄雞蛋鹵或炸醬。
於各地。清<素食說略>中亦載有當時流行於陝西、山西的「搷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搷條面’」。拉麵可拉成扁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燈草皮、帶子條、柳葉條、韭菜扁、細韭菜扁、一窩絲)、圓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粗白條、綠豆莢條、粗勻條、細勻條、細圓條、一窩絲、龍鬚絲)、三棱形或中空形,其型式與山東的福山拉麵相差無幾。

(六) 擔擔麵
擔擔麵是麵條煮熟後加上肉臊而成的一種麵食,相傳擔擔麵是由四川自貢市一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創於1841年。他挑擔賣面,擔子的一端是用一口銅鍋隔二格,一格煮麵,另一格於燉雞、蹄膀或配料,另一頭則是火爐,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與臺南擔仔麵的竹擔子有異曲同工之處。


麵食笑話 (4):
話說阿給無緣無故被打心有不甘,夥同魚丸、鐵蛋等淡水角頭前來報仇。
在路途中遇上湯包,三人誤以為是肉包,於是上前把他海扁一頓。
由於打得太猛了,湯包的湯汁濺出來了。
邊打邊喊:打你幾下而已,你就給我ㄔㄨㄚ尿,別以為我這樣就會同情你,我最恨這種沒種的人了!
來!繼續打!把他給我打到ㄔㄨㄚ賽為止



(七) 伊府面(速食麵)     
伊府面又稱「依附面」或「御府面」,它起源何時何地?廣東、福建、蘇州、宮廷各種傳說均有,各說各話,真的難以定論。但由史料的記載,比較具體的說法是由乾隆年間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所創製,因而取名為伊府面。

伊府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各地均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但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它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因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已傳至世界各地。還有人撰文稱讚伊府面是世界最早的速食麵,是泡麵、方便麵、速煮麵的「老祖宗」,是旅日華僑由「伊府面」的製法得到啟發創造出今天的速食麵。伊府面是以雞蛋麵條先煮熟再油炸,可貯存起來,飢餓時下水一煮即可吃,確實有它方便的特點。

其實伊府面的做法早載於明代的<宋氏養生部>,當時稱「索面」:「用面調鹽水為小劑,臥之以油,纏之於架而漸移,架孔垂長細縷。先用水煮去鹽,復以前制齏湯調瀹之,暴燥,漸用。」簡單的說,就是用麵粉加鹽水調揉均勻,再揪成小塊抹油,將麵團放在有孔的壓面機(河撈機,有點像米苔目機),使面漏下而成長條,經水煮除咸味與調味,最後將麵條取出曬乾收存慢慢取用。仔細分析一下,這正是「速食麵」的特點。由此可見,中國的速食麵至少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麵食笑話 (5):
話說薯條被打了之後覺得實在太沒道理了,就去找他的好朋友,大補帖訴苦,大補帖一聽,覺得是面族拖累了薯條,於是就找了來一客,阿Q和滿漢大餐要去找包子族定孤枝,沒想到在路上就遇到了罵玩(肉員),這些面族不分清紅皂白就把罵玩給打到地上爬不起來,最後還來一記阿魯巴,走的時候大補帖撂下一句話:
「下次隱身術沒練好不要出來被我看到,半透明的包子,一下就會被發現啦!」



(八) 撥魚面     
撥魚面又稱剔尖,是流行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水煮麵,是將軟麵團用撥的方式來製作,因面的形狀像「魚」一樣頭尖肚圓,故稱撥魚,又因兩頭尖尖,亦稱剔尖。
撥魚面的歷史悠久,於元朝中載有:山藥撥魚(白面、豆粉、熟山藥攪勻用匙撥入滾湯)。還記有「玲瓏撥魚」的詞句。
撥魚在民間多用高粱粉、蕎麵粉、小豆粉、綠豆粉、玉米麵等混合製作,目前大都用麵粉為原料。


(九) 刀撥面     
刀撥面是用平口的刀刃將麵條切撥而成。是由刀切麵演變而來。刀撥面的刀是特製的,兩端都有柄,刀刃平宜不能鼓肚,每把重達二公斤左右。先將面片壓成適當的厚度之後,再用這種刀切撥,撥出的麵條十分整齊,粗細一致。山西麵食表演時,曾有麵食館的胡乃花師傅創下每分鐘撥出105刀共630條的記錄,條條不沾連,速度之快,讓圍觀者眼花撩亂。麵條確是山西一絕。

麵食笑話 (6):
話說肉包上次被麵條海扁一頓後,心情又夠郁卒,因此找了小龍包、菜包、水煎包、湯包等包一起去吃火鍋去去霉氣,一進門看到了金針菇,包族不分青紅皂白把金針菇打了一頓,留下一句話說:「不要以為你戴了帽子我就認不出你來!」




(十一) 搓魚兒     
搓魚兒是用手搓成似魚的麵食而命名之,乃山西民間的常麵食,除了農村之外,城鄉的麵食館和小吃攤亦有出售。
有關搓魚兒的製作記載不多,只有在<山西麵食>一書中記載了八個種類,即搓條面、滾子面、煮魚魚、面搓魚、乾炒麵、南瓜燜魚、燒羊肉燜魚、土豆燜面魚,而使搓魚兒在山西麵食中佔有一席之地。
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有麵粉、蕎麥、麥、高梁、玉米及雜糧等多種,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其熟制和吃法則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方法,是很受喜愛的種麵食。

麵食笑話 (7):
話說,小籠包心裏愈想愈不干心,居然被平白不故打了一頓,於是就找了一堆包子族要去打跑面,結果在路上看到科學面...
於是就害怕的趕快躲起來..
因為科學面身穿著防彈衣,小籠包不敢去招惹..
於是在逃跑的圖中遇到了銀絲卷,想說把這個躲在被窩睡覺的麵條托回去當人質
於是就帶回包族,準備把銀絲卷架上火爐嚴刑逼供結果包族長老說話了: 那個不是麵條阿,他是我們派去的握底呀!




(十二) 刀切麵     
刀切麵又稱切麵,刀切麵的料相當廣泛,除常用的麵粉外,尚可加入豆粉、蕎麥、麥、高梁以及粗細雜糧(如小米、玉米)等。除了原料多樣化外,種類也很多,如普通切麵、大刀鍘面等等,其外形則有大寬條、二寬條、柳葉條等。

麵食笑話 (8):
話說泡麵海扁完小籠包後,真是越想越氣,由於想來個續攤,再次夥同眾面們再去找小籠包,沒想倒在路上遇到了割包,嘩!泡麵狂怒一聲,帶頭狂扁呀,打得眾面們都有點覺得慘忍了,眾面把泡麵拉開來,問它說:「你怎麼這麼生氣呀?」
泡麵說:「太過份了,裝可愛就夠了,還給我頭髮中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