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
那是公元前522年的某一日,一位楚國漢子翻越千山萬水,來到這片已比較昌盛的吳國之地。他不是來做生意和謀生的,他是來復仇的。此人叫伍子胥,東周列國時的一位忠臣之後,父親伍奢在朝仗義進諫,被楚王砍頭喪命。一夜急白了頭髮的伍子胥倉皇出逃。可何處是歸身之地•伍子胥最後決定:到吳國去,好日後借兵回來復仇。
命運淒婉的楚國好漢來到吳國都城蘇州時,已人不人、鬼不鬼之狀,看上去與大街路邊的瘋子乞丐無異。伍子胥身上一無所有,只有手上的一支竹簫。他披頭散髮,如此唱道——伍子胥,伍子胥!
蘆花渡口溧陽溪,
千生萬死及吳陲,
吹簫乞食淒復悲!
身仇不報,何以生為•
楚國漢子的淒婉之聲,令過路人無不駐足。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相面先生,他細細端詳了一下伍子胥,不由大驚失色:「吾相人多矣,卻從未見如斯貌者!此人必是翻天覆地之人也!」於是這位相面先生拉起伍子胥,說:「走,你跟我去見一個人。」
相面先生帶伍子胥去見的是吳王闔閭。吳王對伍子胥大為賞識,日後又因伍子胥屢立戰功,便封他為吳國宰相。
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並答應為他伐楚。
當吳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吳王卻閉口不提伐楚一事,這令伍子胥非常著急。經過一番瞭解,伍子胥得知吳王是怕伍子胥借吳國的軍隊去報私仇,到時誤了大事。於是,伍子胥決計推薦一個能夠讓吳王放心的人,他覺得孫子是最合適不過的。當時孫子離開齊國來到吳國已多時,並寫出了《孫子兵法》,但卻苦於無人向吳王推薦,只得隱居起來。後來,伍子胥多次向吳王談及孫子,希望吳王予以重用。可是吳王對伍子胥的推薦十分冷淡,以為他是要在朝中自樹羽翼。
直到第七次推薦時,伍子胥才有了陳述自己觀點的機會。他說:「居不隱者,患不遠;身不逸者,志不廣。」意思是說,大梵谷隱之士,一般都會遠離塵世,尋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冷靜的,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治理國家的大事。這種人一旦受知遇之恩,就會舍生忘死,報效國家,幹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接著,伍子胥向吳王介紹了商湯不以伊尹出身卑微,舉任以國政,最後幫助商湯打敗夏桀的例子。
聽了伍子胥這番話,吳王這才同意看一看孫子所著的兵法十三篇。等到看完,吳王便迫不急待地上門看望孫子,君臣一番交談之後,吳王很快就任用孫子為將,率領吳國軍隊揮師伐楚,直至佔領了楚國國都郢城。
這個薦才過程足以看出伍子胥的過人機智。首先,伍子胥對被薦者作了一番仔細的甄別,因為他自己是楚國人,因此他舉薦了齊人孫子。其次,以誠感人。舉薦一個人才,前後有七次之多,這在古代也是不多見的。再次,使用技巧說服人。伍子胥在說服吳王重用孫武時,舉了大量古代君王不論尊卑,不拘一格選人、用人的例證,以此打消了吳王的顧慮。據《史記》
伍子胥也不含糊,他助吳王大破楚國,同時也報了自己埋在心頭19年的大仇——將早已死去的楚平王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屍三百下,還把楚國王室宗廟燒了個精光。
伍子胥後來又扶助闔閭之子、吳國新君主夫差數十年,使得吳國成為東周列國中的強雄。後來夫差在與越王勾踐之間的那場「臥薪嘗膽」的恩怨中沒有聽取伍子胥的良言苦勸,導致越國滅吳。伍子胥在這過程中含憤自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幕痛苦的忠臣悲劇。
歲月如流。幾千年來,富國之地的蘇州人從來沒有忘記伍子胥這個名字,這是因為蘇州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且至今保存得如此完整的水城就是當年伍子胥所建。公元前514年,就是在伍子胥奔吳的第8年,他「相土嘗水,像天法地」,為效忠吳王和為蘇州人民造福而修建了當時叫「闔閭城」的姑蘇城池。這一大手筆使伍子胥在蘇州的幾千年歷史上成為最受後代尊敬的人,他對蘇州的貢獻也是空前的。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鵲橋紅帶夕陽。
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
(唐代白居易《登閶門閑望》)2500多年過去了,蘇州經歷了無數滄桑歲月和戰事的磨礪,可她從未從整體上改變過自己河街相鄰、水陸並行的獨特格局,此格局亦稱「雙棋盤」的三縱三橫的水城格局。「水城蘇州」是伍子胥留給蘇州、留給中國和留給世界的傑作。
橋多,確實是姑蘇水城的一大特點。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千百年來,歷代騷人墨客的題詠,與蘇州的橋竟結下不解之緣。從古人「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等詩句,就足見蘇州的橋多了。
如「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的楓橋,江村橋,是因唐張繼的《楓橋夜泊》詩而名聞遐邇。而烏鵲橋則由於「月滿星移水照天,南飛烏鵲影翩翩」,「夜來橋上吳娃過,只道天邊織女行」而趣味盎然。
至於「未赴洞庭酌,且醉橫塘席」的普福橋,「花事晴喧綠水橋,畫樓紅袖倚吹蕭」的綠水橋,「揚州驛裡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的花橋,「三百欄杆鎖畫橋,行人波上踏靈鱉」的利往橋和「含浪亭上望姑蘇,千尺飛橋接太湖」的寶帶橋,更是令人神往。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