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與「農民工」的境遇

發表:2010-11-29 11: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80年代初起步的開放政策,將成千上萬的農村人口吸引向城市勞動市場,「工妹」一詞應運而生。這些「打工妹」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起飛,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心理路程。而最近上海膠州公寓的大火,也燒出了城市農民工境遇的問題。請看以下報導:

2009年年底,美國《時代》週刊將中國女工評選為年度人物。

而美國獨立作家張彤禾從2006年開始走訪東莞,尋找這些「打工妹」身後的真實故事。當時正在美國《華爾街日報》工作的張彤禾,把這份調查於2008年出版成書,取名《打工妹─在變化中的中國 從鄉村走向城市》。

在走訪東莞期間,張彤禾差不多每個月去東莞一、兩個禮拜。她發現這些打工妹第一個工作多半不理想,一般第一個工作只會做一段很短的時間。她們可能工作一整個禮拜都沒有休息,賺的錢也不是很多。

張彤禾最近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專訪,她說:「在表面上看,她們的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很容易被壓榨,被欺騙。」不過,張彤禾認為,打工妹不會因此感覺失敗。她們還是很努力的工作,給自己開一條發展自己的路。

除了打工妹,進城打臨時工賺取微薄工資的廣大農民工,他們都是一群被遺忘在都市底層的弱勢群體。

《旺報》上海特派員24號在相關報導中說,上海膠州公寓大火,有關單位迅速逮捕涉嫌違規操作的民工,引髮網路上一片嘩然。關於城市農民工境遇的問題,其中有一句話很火:「看一個社會的良心,就看怎麼對待農民工。」

文章表示,上海高層公寓火災中除了遇難的居民,還有當時正在進行施工的農民工。這些進城的廣大農民工,在層層工程轉包中,透過老鄉彼此之間結識、介紹,憑藉苦力打工賺錢。由於工程單位的疏於管理及監督,農民工成為了工程品質意外後的犧牲品。

據媒體報導,這些農民工多來自社會底層。一名來自安徽太湖縣苗石村的工人--李新模,當時正在起火大樓的26層刷油漆,不幸罹難;另外一名從重慶梁平縣柏家鎮中心村到上海打工的段天安,為了掙錢給老奶奶動手術,前年到上海打工,起火時他還在搭最後兩層架子,他也在這場大火中不幸喪生。

《旺報》的報導還指出,原本工期預計農曆年前完工,工人們每天早上6、7點就開工,一直干到晚上6、7點,每天領100元工資,很多人都心想,農曆年前趕完工,就可以領一筆錢回老家過年。

来源:新唐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