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峽:只要水庫蓄水下游水量必定減少 (組圖)

作者:交大浙江人. 發表:2011-05-25 1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結論一:如圖示,只要水庫蓄水存在,流向下游的水量必定是減少的。主因是水庫巨大水面水蒸發以及水平、垂直水滲。對比埃及阿斯旺大壩,每年的蒸發損失就相當於11%的庫容水量。換言之,大壩的建造使得本該流向下游的水,通過二種方式被分流了,或還有其他分流。

結論二:流向下游水量減少,必然使大壩下游長江平均流速V減少。而長江流速的減少恰恰是改變下游環境和生態的主因。長江水用於灌溉、飲用、抗旱災等。一旦遇到乾旱等情況,單位時間內,圖示例舉,流過下游某區段總水量相比以前減少,這使長江失去原有的供水總量和對周邊水域補水能力。流速損失大的情況下,該段長江極有可能被短期內「抽乾」。在乾旱情況下,周邊湖泊水位同時下降,得不到原先充裕的長江水補充,就極易產生乾涸。

(關於結論二,在博客前文中有詳細解釋,可參考)結論三:對策。通過以上分析,對於中國環保部門來說,需要監控建壩前後,流向下游每年總水量改變值。因為這個數值決定長江下游平均流速V,這是根本原因之所在。假設沒有大壩,這個數值是沒有變化的,就不會產生平均流速的減少。也同樣不會帶來環境和生態改變。監控這個數據變化之於下游環境承受力的因果關係。假設數值減少為1/2,下游環境生態可以承受。那就按這個數據控制。假設只能改變到原來的4/5,下游可承受。就按這個數據,以此類推。

結論四:大壩留或炸。問題在於,大壩的建造和水庫蓄水,必然會減少下游水流量。這個減少量和大壩蓄水高度有關。假設沒有蓄水,恢復以前,水流量就沒損失,蓄水高度越高,水庫面積越大,水蒸發值越大,水滲值越大。水流量減少越大,那結論就是,有了大壩、滿足發電的最低蓄水高度,帶來下游水流量的減少,也將對大壩下游環境和生態帶來不可承受,那結論就是廢大壩,希望不是真的。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