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價對比:國外品牌北京貴得離譜(圖)


最近,一條中美物價對比的網帖被廣為轉載:中國,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有關中美物價的比較,吸引了不少網友的參與。

中國物價真的高於美國嗎?為了真實準確對比中美物價水平,記者採訪了出生在華盛頓,目前生活在紐約的美國人Patrick,以及出生於黑龍江,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黃鑫。通過他們提供的數字,並蒐集市場相關信息,從衣食住用行等消費的各方面入手,直觀、全面地比較中美物價水平。

對比發現,普通生活消費品,如果帶有國外品牌,北京的確比紐約略貴。

Patrick和黃鑫提供的數據顯示,普通的Levi's牛仔褲,北京售價699—899元人民幣,紐約售價在70—90美元(約合人民幣455— 585元)。如果考慮打折促銷因素,則很難比較。「這些國際品牌的東西確實貴一些。其實,在北京除了商場裡的品牌消費,還可以到動物園等批發市場淘物美價廉的衣服,價格不到商場的一半。」黃鑫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國製造」的消費品,在中國的售價往往比美國高一些。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認為:「這實際上與我國的稅收結構有關——我國的稅收以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流轉稅(間接稅)為主,而西方國家以個稅、房產稅、遺產稅等直接稅為主。」這樣只要商品進入中國流通,就要面臨層層加稅。此外,中國物流成本也比較高,最後都會疊加在商品的售價上。

至於被國人視為「奢侈品」的外國貨,其在中國的售價更是貴得離譜。價格一直存在「內外有別」的現象。「外國奢侈品企業採取的‘聲望定價’和‘差別定價’是造成國內外價差懸殊的重要原因之一。」對外經貿大學朱明俠教授說。「聲望定價」就是針對消費者「價高質優」的心理,對一些在消費者心目中享有一定聲望和較高信譽的產品制定高價。「差別定價」則是根據顧客支付意願,在不同市場制定不同價格。正是抓住了國內消費者崇洋媚外的消費心理,國外經銷商故意大幅度拉高其在中國市場的零售價。

對上班族來講,交通費是必不可少的。市內公共交通,比如公交、地鐵的費用,紐約是北京的10倍左右。

涉及人工服務的消費,紐約都比北京貴。Patrick介紹:「在紐約我剪頭髮需要20—40美元,但是在北京的時候,學校裡幾塊錢就夠了。」總體而言,紐約市的理髮價格是北京市的5倍以上。

如果沒有醫療保險的話,紐約的醫療服務價格要比北京貴。比如感冒治療一次,紐約的價格是北京的2倍以上。黃鑫說:「比較嚴重的感冒去趟醫院,一次要花200多元,如果打針需要500元左右。」Patrick說:「在紐約,感冒看一次醫生大概需要150美元(約合960元)。」

快遞價格,紐約就比北京貴更多了。北京發往全國各地首重15元左右,黃鑫說:「快遞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別說現在網購很多都是免費送貨的,就是朋友間送個東西,都懶得自己跑,花七八元弄個同城快遞很方便。」 Patrick說:「在紐約快遞到別的城市一般需要10—20美元左右。」

在美國書籍、音像製品、複印等等涉及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費用也比中國貴很多。在美國書籍被重複使用很常見,因為書比較貴。黃鑫回憶在美國做交換生時,「複印一張是1美元,並且不能複印整本書。」

美國勞工部網站公布的各州最低時薪在4.1—8.67美元。而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一季度公布的北京最低小時工資是13元,這一價格已經高於國內其他地區,卻與美國最低地區的標準還有相當差距。這也可以解釋,在美國市場哪怕是同一款產品,美國製造的往往都要比海外代工的產品價格高出1倍左右。

但專家分析認為,由於北京與紐約兩大城市在經濟結構、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導致價格構成存在很大差異,簡單的價格對比很難有說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誤解。

首先,中美稅制結構和徵稅方式差異較大,導致商場標價和消費者最終實際給付的費用,可能存在較大差距。比如美國商場的標價是裸價,而我國的標價是含稅價格。仍以Levi's牌牛仔褲為例。經典款501號在中國的官方網站售價是799元人民幣,在美國官方網站標價為64美元—98美元,且需要支付3 %—9%的消費稅。也就是說,在紐約商場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這款牛仔褲,其實和北京的市價差距並不很大。

其次,拿美國的打折價與國內的正價相比並不合理。為什麼能在美國買到超低價的Levi's牛仔褲呢?「我在奧特萊斯賣場買到過21美元的 Levi's。因為我比較瘦小,尺碼老外都穿不了,最後處理甩賣當然便宜。」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小楊說。因此,拿美國的折扣價格和中國的正價相比,價差當然就擴大了。

最後,我們比較的未必是同一事物,大家很難選定完全可比的標的物。以年輕人支出最大的居住成本為例,在北京國貿附近,環境比較好的小區,一居的租金在5000元/月左右,而在郊區一兩千元也能租到一居室。如果拿北京和紐約不同地段的房租相比,顯然並不科學。即便在地段相當的區域,也很難確定房子的房齡、裝修、交通、配套設施等一系列條件是否類似。

專家提醒,在中美價格的比較中,人們最經常比較的是消費品,如服裝、箱包、電子產品等。這些消費品中,大部分在國內的價格比在美國的價格的確高一些。但卻很少有人比較教育、圖書、音像、人工服務等,而這些產品和服務美國要比中國貴很多。不少中國遊客雖然在境外大量購物,但不在美國長期生活,所以很難全面感受美國物價水平。

所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任何的對比都可能存在很大的侷限性。由於經濟結構、稅收制度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具體到某件商品在北京和紐約的價格高低,其實很難真實反映兩地的物價總水平和消費者對當前價格的整體感受。價格,只是反映供求關係的一個信號。

近期,一些消費者對國內外物價問題格外關注,甚至有人依據部分消費品價格的差距片面認為我國的物價水平已經「趕英超美」。其實,這只是一種情緒,是對通脹高企的一種擔憂,而未必是事實本身。中美兩國居民收入和購買力的巨大差距,決定了我國的物價總水平必然相對較低。

如何緩解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擔憂情緒和低收入者的生活壓力?首先,應當繼續管理好通脹預期,市場監管者要真正把穩定物價總水平當作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其次,需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切實提高那些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補貼保障水平。從根本上看,只有當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幅跑贏CPI的時候,物價才不至於成為人們熱議的民生話題。



来源:鳳凰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