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遠東8.8地震引爆海嘯警報 環太平洋警戒升級 史上十大強震回顧(圖)


俄羅斯遠東強震引發海嘯
 2025年7月30日清晨,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外海於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的超強地震。震央位於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南東方約119公里海域、震源深度約20.7公里,為當地自195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這場強震不僅震撼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幌筵島,並引發最高達五公尺的海嘯,波及日本、美國、夏威夷、加拿大及中南美洲等環太平洋多地。官方與媒體畫面顯示,北庫里爾斯克鎮部分地區已被海水淹沒,所幸居民多數及時疏散,傷亡有限。圖為2025年7月30 日,秘魯卡亞俄省拉蓬塔發布海嘯警報,碼頭停泊的船隻。 俄羅斯東海岸發生 8.8 級大地震,秘魯發布海嘯警報,關閉了其121 個太平洋港口中的 65 個。

【看中國2025年7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2025年7月30日清晨,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外海於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的超強地震。震央位於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南東方約119公里海域、震源深度約20.7公里,為當地自195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這場強震不僅震撼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幌筵島,並引發最高達五公尺的海嘯,波及日本、美國、夏威夷、加拿大及中南美洲等環太平洋多地。官方與媒體畫面顯示,北庫里爾斯克鎮部分地區已被海水淹沒,所幸居民多數及時疏散,傷亡有限。

海嘯警報橫掃環太平洋 各國緊急撤離

地震發生後,俄羅斯、日本、美國夏威夷及西岸、中美洲、紐西蘭等太平洋沿岸國家陸續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自上午7時37分起,對北海道太平洋沿岸、青森、岩手、宮城等地區先後發布「海嘯注意報」及更高等級的「海嘯警報」,敦促超過200萬人撤離。岩手縣久慈港測得1.3公尺高海嘯,北海道、青森、宮城等地也陸續監測到10公分至80公分不等的海嘯。宮城縣石卷港、鹿兒島縣種子島等地也觀測到明顯海水異動。

隨著警報響起,日本放送協會(NHK)緊急中斷原有節目,主播以嚴肅口吻不斷呼籲「海嘯來了!快逃!」,提醒民眾立刻前往高處避難。早晨上班、上學時段,民眾紛紛從沿海地區撤離,部分地區出現交通壅塞。據報,三重縣一名58歲婦女疑似在駕車撤離時不慎墜落懸崖身亡,另有部分民宅及港口設施受損。

美國夏威夷州則於地震發生後響起海嘯警報,民眾迅速撤離海岸,城市主要道路擠滿車輛,一度交通癱瘓。總統川普亦在社群媒體「真實社群」上發文,呼籲夏威夷、阿拉斯加與美國西岸民眾提高警覺。美國地質調查所、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等單位持續監控情勢,並加強與鄰近國家資訊交換,確保沿岸社區及時獲得警報。

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北庫里爾斯克鎮受災最為嚴重。根據俄羅斯科學院釋出的影片,海嘯巨浪湧進鎮上,海水一度淹沒建築物、碼頭與道路。俄羅斯緊急事務部表示,由於事先已疏散居民,並未傳出重大人員傷亡,但部分基礎設施受損,災後重建工作隨即展開。

海嘯警報逐步解除 各國災後檢討災防體系

隨著地震後數小時內,海嘯能量逐漸消散,各國陸續解除警報。截至當日晚間,日本已將全境「海嘯警報」下調為「海嘯注意報」,民眾得以返回家園,地方政府亦加緊評估災損與修復。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強調,儘管本次傷亡有限,但地震與海嘯威脅無時無刻不在,呼籲社會持續加強災害防範,勿掉以輕心。

專家指出,這場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即俗稱「火環」的全球地震與火山活動最頻繁區域。該地區板塊運動劇烈,歷史上多次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每一次災難都提醒人類必須尊重自然、強化防災準備。

回顧歷史:十大強震與毀滅性海嘯警世

環太平洋地區歷來發生過多起毀滅性強震與海嘯,深刻影響人類文明與災防觀念。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外媒統計,近代記錄最強的十大地震(不含本次俄羅斯地震)包括:

  1. 1960年智利瓦迪維亞地震(規模9.5)
    人類史上最強地震,造成智利及太平洋沿岸多國超過1600人死亡,並引發巨大海嘯,災後重建歷時數年。

  2.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地震(規模9.2)
    持續近5分鐘的強震,導致山崩、海嘯及超過130人喪生。美國史上最大地震。

  3. 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暨印度洋海嘯(規模9.1)
    震央位於蘇門答臘外海,海嘯席捲東南亞、南亞及東非,造成約23萬人罹難,包括印尼逾16.7萬人。

  4. 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與福島核災(規模9.1)
    強震引發海嘯重創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並釋放輻射,造成逾1.8萬人死亡,影響持續至今。

  5. 1952年俄羅斯堪察加地震(規模9.0)
    巨浪高達9公尺襲擊夏威夷,雖無重大傷亡紀錄,但加深科學研究與防災意識。

  6. 2010年智利比歐比歐地震(規模8.8)
    首都聖地牙哥劇烈搖晃,500餘人死亡,海嘯波及多國。

  7. 1906年厄瓜多艾斯美拉達斯地震(規模8.8)
    地震與海嘯造成約1500人罹難,災情擴及中美洲、美國及日本。

  8. 1965年阿拉斯加拉特群島地震(規模8.7)
    11公尺高海嘯雖未造成人員罹難,但基礎建設毀損嚴重。

  9. 1950年中國西藏地震(規模8.6)
    至少780人死亡,山崩引發致命洪水,顯示高原地區同樣風險極高。

  10. 2012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規模8.6)
    雖損害有限,但加劇2004年大海嘯斷層壓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這些地震多數伴隨毀滅性海嘯,對沿岸城市、村莊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與財產損失。部分災區至今仍遺留廢墟或紀念館,警醒世人。

地震無國界  災防啟示

每當強震與海嘯來襲,損失雖難避免,但有效的預警與社會動員可大幅減低災害衝擊。此次俄羅斯、日本及美國等地能迅速發布警報、組織撤離,正是2004年印尼大海嘯、2011年日本311災變等慘痛經驗後,全球重視海嘯預警體系及全民防災教育的成果。

日本在311後積極強化預警、避難所設施與災害應變演練,民眾防災意識明顯提升。俄羅斯與美國亦加強災害監測及跨國資訊協調,確保訊息透明、決策迅速。

然而,面對地震與海嘯的無情,專家強調,除了科技設備與基礎建設升級,更需長期宣導與教育,培養全民自救互救能力。災難發生時,黃金三分鐘的自保行動往往決定生死。

本次俄羅斯遠東8.8強震與海嘯,再次警醒全球:地震與海嘯無國界,環太平洋所有國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回首歷史,從智利、印尼到日本,無數生命在強震與海嘯中消逝,也促使人類不斷學習與成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