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的重要顏料--墨(組圖)

松煙制墨法及墨史

發表:2011-12-30 14: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墨是用以寫字、繪畫的黑色顏料。歷代許多書畫精品能存至今,墨的質優起著很大的作用。制墨業的發展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文化的發展對墨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松炭制墨到松煙制墨,無疑開創了制墨業的新篇章。

松煙制墨法是中國制墨史上重要的傳統制墨方法之一。曹植在《長歌行》詩中曾說;「墨出青松煙」,這說明以松煙為原料制墨從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不過那時制墨還沒形成一種專門職業,大多是寫字人自製自用。傳說三國曹魏明帝時,武都太守韋誕是位書法家。由於他經常與墨接觸,從而領悟到做墨的方法和經驗,就自己做墨自己用。據五世紀的賈思勰所撰《齊民要術》記載,韋誕的制墨方法是用細且清純的煙灰,經搗杵及篩濾,除去一切附著的雜質,調製而成。到了唐代,制墨業已形成專業,同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使用松煙制墨的方法更加完善,唐以後仍在不斷改進。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敘的松煙制墨法是:

先將松樹流去膠香,然後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淨盡,其煙造墨終有滓結不解之病。凡松樹流去香,木根鑿一小孔,炷燈緩炙,則通身膏液就暖傾流而出也。

凡燒松煙,伐松斬成尺寸。鞠篾為圓屋,如舟中雨篷式,接連十餘丈,內外與介面皆以紙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數節,小孔出煙。其下掩土砌磚,先為通煙道路。

燃薪數日,歇冷入中掃刮。凡燒松煙,放火通煙,自頭徹尾。靠尾一二節為清煙,取入佳墨為料,中節者為混煙,取為時墨料。(節選書畫報 林木)

墨是印刷術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印刷術印版上的圖文,通過墨,轉印到承印物上。墨對於印刷術的發明,也是必不可少的。

墨的起源較筆為早。不過早期的墨都是採用天然材料,甚至用墨鬥魚腹中的墨汁為墨,進行書寫或染色。印刷所用的墨,是採用一定的工藝方法,由人工製造的人造墨。

墨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田真造墨;一說周宣王時的邢夷造墨。客觀上,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有多種顏色的圖畫;古人灼龜,先用墨畫龜;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朱書、墨書的;長沙出土的戰國竹簡上的文字墨色至今漆黑。可見,秦以前有墨是可以肯定的。

最早關於「墨」的文獻記載是戰國時期的著作《莊子》。《莊子》上說:「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輯而立,舐筆和墨。」

東漢墨錠

現存最早的人造墨的實物,是1975年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四號古墓中出土的墨塊。此墨塊高1.2厘米,直經為2-1厘米,呈圓柱形,墨色純黑。同墓還出土了一塊石硯和一塊用來研墨的石頭。石硯和石頭上均有研磨的痕跡,且遺有殘墨,可與《莊子》之「舐筆和墨」相印證。說明早在秦朝以前,中國已經有了人造墨和用於研磨的石硯。

1965年,河南省陝縣劉家渠東漢墓中出土了五錠東漢殘墨。其中有兩錠保留部分形體。這兩錠殘墨呈圓柱形,系用手捏製成形,墨的一端或兩端具有曾研磨使用的痕跡。這兩錠尚保留部分形體(圖4-4)的東漢殘墨和1975年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四號墓出土的秦朝或許是戰國末期的墨塊,以實物證明,中國在秦漢時期,已經有了捏製成形的墨錠,換句話說,中國在公元三世紀之前,已經有通過一定的工藝方法製成的人造墨在應用了。

考古工作者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中國古代制墨的原始產品,除上述秦、漢墨錠外,還有1958年在南京老虎山晉墓中出土的晉墨;安徽祁門北宋墓中出土的唐代「大府墨」;山西大同馮道真墓出土的元代「中書省」墨。其中以元代中書省墨較為完整(圖4-5)。這錠中書省墨,形如牛舌,一面鐫刻一龍、上有一珠圖案,一面篆書「中書省」3字。此墨埋於地下數百年,雖已斷裂,但仍能見其完整形體。當然,元代以後的古墨,出土更多,更加完美、無瑕了。

中書省墨

史載,中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墨,有石墨、油煙墨、松煙墨之分。其中,石墨即石油燃燒所制之墨;油煙墨系燃油所獲煙炱所制之墨;松煙墨則是燃燒松木所製之墨。當時的制墨方法,簡言之,是將易燃的燭心,放在裝滿了油的鍋裡燃燒,鍋上蓋好鐵蓋或呈漏斗形的鐵罩;等到鐵蓋或漏斗上佈滿煙炱,即可刮下來,集中到臼裡,加入樹膠,混合攪拌,使其成稠糊狀;將成稠糊狀的墨團,用手捏製成一定的形狀,或放到模具裡,模壓製成具有一定形狀的墨錠,這是油煙墨的製法。松煙墨則是通過燃燒松木來獲取松煙粉末(圖4-6),然後與丁香、麝香、乾漆和膠加工製成。鄭眾曾說「丸子之墨出於松煙」;曹子建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都說墨是松煙製作的。可見松煙墨應用之廣。

松煙制墨法

三國時的魏國,出了個制墨名家「韋誕」。韋誕,字仲將,後漢太僕韋端之子,官終光祿大夫,卒於魏嘉平三年(251年),享年75歲。韋誕能書善畫,又能制筆,尤精於制墨,享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美譽。韋誕之後,很長時間,中國無論書寫或印刷,都用韋誕所創的制墨方法制墨,難怪後人都誤將韋誕作為制墨的發明人了。

韋誕的制墨配方和工藝方法,在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九中有如下一段記載:

好醇煙搗訖,以細絹篩於缸內,篩去草莽若細紗塵埃。此物至輕微,不宜露篩,喜失飛去,不可不慎。墨一斤,以好膠五兩浸涔皮汁中。涔,江南樊雞木皮也,其皮入水綠色,解膠,又益墨色。可以下雞子白,去黃五顆,更以真硃砂一兩,麝香一兩,別治細篩,都合調下鐵臼中,寧剛不宜澤,搗三萬桿,杵多益善。合墨不得過二月、九月,溫時敗臭,寒則難干。潼溶見風日解碎,重不過二三兩。墨之大塊如此,寧小不大。」

從這段記述不難看出,東漢時期的制墨工藝,已包括去雜、配料、舂搗、合墨等工序。其中:去雜,是篩去制墨原料「煙灰」中的雜物,使其成勻細粉末狀;配料,是把篩過的煙炱與膠、硃砂、麝香、涔皮等膠和輔料,按配方要求匹配混合;舂搗,是把配好的料置於鐵臼中進行舂搗,舂搗次數不能少於3萬下,越多越好;合墨,即將舂搗過的墨泥,按要求製成成品墨。制墨時間要求在每年的二月和九月,此時天氣不冷不熱,是合墨的最佳時機,因為天熱了墨容易變質發臭,天冷了墨塊不易乾燥。

中國古代用墨,秦朝以前,以墨粉合水而用,秦漢始成墨丸、墨挺,後漢用墨模壓製成各種形狀。模壓制墨一直延續至今。自漢魏韋誕始,一千七百餘年,制墨名家輩出,品式繁多,技藝精湛。然因多年散失,能保留至今者已是鳳毛麟角、彌足珍貴了。

中國的墨有很多優點,製作也非常講究,是享譽中外、中國特有的「文房四寶」之一。它不僅具有使用價值,為書寫、印刷所不可缺少,而且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制墨用的模具和各種形狀及花樣的墨錠。由此也可看出制墨工藝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國的墨是水墨,用於書畫和雕版印刷,有著無以附加的良好效果,但它不適於金屬版的印刷。因為墨汁不易均勻附著在金屬版面上,印刷出來質量欠佳。

来源:中華五千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