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學 耶魯印象(組圖)

發表:2012-03-31 2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耶魯大學校景

紐黑文雖是一座小城,但因為耶魯在此建校已逾二百年,城裡凝聚著非常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城市傳統的精神。城內有各個時期的特色建築,到處都是綠地小樓,清新怡人。所到之處,除當地居民之外,還能看到為數不少的亞裔和華人面孔,甚至可以聽到非常溫馨的家鄉話。

住在紐約一段時間,逐漸感受到了大都市的喧囂和吵雜。然而,紐約市內無山,雖然臨海,但是如果不能以車代步,要走到海岸那就頗費周折了。偶有朋友來訪,經常聽到他們談到康州和麻州山清水秀,一時我還反應不過來那裡的地理位置,經過查閱地圖,萌生了去紐約的遠郊走一走的念頭。

恰好一個同事原來的家就在康州,她熱心的邀請我在週末一起去康州遊玩,我很高興的接受這個邀請。然而從星期六的晚上開始卻下起了濛濛細雨,一夜未停。直到星期天的早晨,天氣仍未放晴,路人都撐傘行走在街頭。另一個原計畫同行的同事以下雨為由決定不去了,我卻遊興未減,表示不會因雨天所阻,讓同事駕車來接我。說也奇怪,就這麼一想,細雨就已經停止了,我們一行三人興沖沖的乘車前往康州。

智慧靈氣的校園氛圍

我們的目的地是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New Haven,別名Elm City榆木市),那裡三百年前還是純樸簡陋的小漁村,有山有海,有歷史悠久的榆樹和法國梧桐。聞名世界的耶魯大學就建在市中,這座小城市也因耶魯大學而聞名。耶魯對於中國人來說也不陌生,一百五十年前,有中國「留學之父」美譽的廣東學子容閎,就在這所大學讀書,現在,耶魯校園內還有容閎的銅像,與耶魯歷史上的美國名人並排而立。此外,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祐、中華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以及中國第一位大學校長蔡紹基、人口學家馬寅初、教育學家晏初陽、語言學家李斌寧等都是畢業於耶魯大學。

紐黑文雖是一座小城,但因為耶魯在此建校已逾一百五十,城裡凝聚著非常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城市傳統的精神。城內有各個時期的特色建築,到處都是綠地小樓,清新怡人。所到之處,除當地居民之外,還能看到為數不少的亞裔和華人面孔,甚至可以聽到非常溫馨的家鄉話。

沒有校門,耶魯大學建築格式別緻。高高的塔尖、古老的時鐘、精緻粗大的石柱、粗獷的花崗岩堆砌起來的建築,樸實而厚重,歷經百年更顯經典偉岸。百年老樹如蓋,草坪如毯,繁花似錦,寧謐清靜,心曠神怡。一位白人年輕女學生引導參觀者到每一個塑像之前,非常耐心的作免費講解。她的英語快捷而流利,當觀眾提出問題時,她就放慢語速解答。第一個塑像豎立的是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Nathan Hale)的銅像,他曾是耶魯的學生,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被英軍俘獲英勇就義前喊出:「我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此語曾震撼了億萬人的心,這句名言就刻在銅像的底座上。接下來的塑像是羅斯福總統,他也曾是舉世聞名的領袖人物。

走進一個個小院,典雅而舒暢。校園內富哥特式(Gothic)建築風格的斯特林紀念圖書館(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是美國第三大圖書館,高大而美觀,可惜因為是星期天,無法對一般公眾開放。這裡清新的空氣、寧靜的校園以及古老的建築無不充滿了靈氣,我不禁回想起唐朝王勃〈滕王閣序〉中所說的:「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謂人物傑出,蓋因地之靈秀。」直上雲霄的鐘樓(Harkness Tower)、寬闊的大草坪,給人高雅、智慧與靈氣的享受,頓時讓我感受到濃郁的校園氣氛。由此我想到一個美麗而舒適的環境,在冥冥中對造就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耶魯大學校景


登高使人心曠

暮色轉暗,我們驅車駛向市外的一座小山東石公園(East Rock Park),舉目遠望,小城的景色盡收眼底。綠樹參天,長河依依,河中緩緩地遊蕩著幾隻鴨子。山頂上有許多人席地而坐,仰望藍天白雲。山風習習吹來,暑氣盡消。

都市與鄉村,不過一界之隔,卻讓人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境界。中國明朝的洪自誠在《菜根譚》一書中說:「登高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讀書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於丘阜之巔,使人興邁。」由此可見,中國古人的思想是超越時空的。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是遠古還是現代,登高或臨流,都能改善人們的精神環境!

来源:《新紀元週刊》第241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