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活:我的英國留學「後遺症」

發表:2012-07-21 15: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年我也是中國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好孩子,說話辦事都中規中矩,如林黛玉般不肯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唯恐被人恥笑了去。但在英國待了兩年多回國後,朋友們說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多了些許「西方風情」。雖不能完全體會朋友話中的褒甚或是貶,但每當感慨歲月流逝的時候,回憶自己回國後幾年來的工作和生活,一點點地過濾,我真的發現留學生涯給我留下了諸多的「後遺症」。

我就是話劇演員

剛回國那會兒,我特別想向家人和朋友展示「我的中國心」,想說一口不摻雜任何英語單詞的純正漢語。然而,事與願違的是,我在那段時間裏用漢語表達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總覺得沒有英語說起來那樣溜,那樣游刃有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漢語作為一門語言,終究逃不掉語言的習得規律,雖為我的母語,但因幾年來很少說,再說起來肯定沒有之前那麼順;而另一個原因在於,英語國家的人喜歡使用豐富的肢體語言,這些與語言相配合的表情和手勢可以讓你在表情達意時更容易、更形象,這一點就與漢語的表達形式和風格截然不同。當年我在國內上大學時,我們外教Adam的情景教學模式讓我記憶猶新。有一次,他在給同學們講解一段關於求婚的文字時,居然在我們班的一個女生面前單膝跪地,為我們表演起了求婚的場景。據他自己說,那就是他當年向妻子求婚時的情景再現。可惜我們當時只顧哈哈大笑,並未領悟他那般表演的精髓。等到了英國,我才發現,那些古板的英國人在講述事情時,面部表情是那麼豐富,肢體語言也極其到位。這些輔助性的溝通方式讓英語變成了一門使用起來極其輕鬆和有趣的語言。

也許是「近朱者赤」的緣故吧,在英國待了一段時間後,我說話時的面部表情也豐富了起來,簡直就像個話劇演員,手舞足蹈的。在之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只要一說英語,就習慣性地把自己當成演員,什麼表情都有,什麼最接近真實場景就模仿什麼。雖然已過了活力四射的年紀,但只要投入到為人師的狀態中,我就像變了一個人。以至於每當我聲情並茂地在課堂上用英語講故事時,往往會招來學生懷疑的目光:這老師剛剛說漢語的時候還很正常呀,怎麼說起英語來表情這麼豐富,難道把我們當做了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而我卻樂享其中,只要學生們能夠在快樂、生動、活潑的環境中學到英語知識,同時又能夠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我就會樂此不疲地表演下去。

我就是百變金剛

據說小時候,我是個難對付的「小討厭」,是個到了新環境中根本無法適應的「嬌氣鬼」。直到去英國留學,我的嬌小姐脾氣才逐漸改掉了。那時,我常常要在圖書館裡通宵達旦地查資料、寫作業,第二天早上還要趕在上課前去打一份工。有時,因為實在太困,我想趁開工前的幾分鐘在長條椅上稍微休息一下,誰知一躺下去就直接進入夢鄉了……這樣的經歷讓我變成了一個對順境或逆境都能應付自如的高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的我,無論走到哪裡,無論環境優越還是惡劣,只要有地方讓自己平躺,就能很快進入夢鄉。我發現那些所謂的五星級賓館或總統套房都是「浮雲」,要想進入甜美的夢鄉,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平靜的心和一個渴望睡覺的身體。所以,現在一聽誰說失眠了,我就想說:他一定既不累也不困。

生存這件事,每個人都不見得總是舒服順意,要想做一個強者,就必須很快地適應環境,正所謂「適者生存」。這是英國留學生涯教會我的重要一門課。

我就是「死腦殼」

在英國待的幾年裡,我算是見識了英國人的守規矩和講原則,他們認準的事情很難變通。在國人看來,英國人的這些習慣也許已經到了「死心眼」的地步。比如,公家車站根本沒有人維持秩序,但英國人都會老老實實地排隊,不會隨便插隊,就算等車的只有兩三個人,大家還是有模有樣地排成一隊;即使是沒有攝像頭、沒有交警、沒有反方向來的行人或者車輛,英國人開車的時候也會乖乖地等到紅燈變綠再走。

在他們堅持原則的諸多事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英國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溺愛,不嬌寵,盡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在英國,孩子超過18歲,如果想花錢,就得自己打工去賺。我打工的一家酒吧的老闆就是這樣對待他女兒的。我跟老闆的女兒一起工作,老闆對待我們兩個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她是自己的女兒就讓她少幹活、多拿工資。她幹的活和拿的工資與我一樣多。但在國內,情況就大大不同了:不管孩子有多大,伸手跟老爹老媽要錢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我那時候多少受這一思想的影響,覺得這位英國老爸對待女兒的方式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是少了些許人情味。但是後來,我發現老闆的女兒一樣挽著她老爸的胳膊撒嬌,對父母對待她的方式沒有任何怨言,反而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極其認真。

身邊這樣的環境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的行為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的我在工作中,為了把課件準備得完美,寧可通宵達旦也決不會讓自己在準備不充分、備課不熟練的情況下去上課;即使是講了無數遍的課,也絕對要在上課的前一天象對待新課一樣重新備課--丟人事小,失去了為人師的師德事大。死腦筋不見得不對,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死腦殼」,也就沒有那麼多社會問題了。

我就是計算機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是調侃英國人的做事風格:一個男人上班去,已經到單位了,重要的會議也已經開始了,他忽然站起來,開車又回家了,到家門口發現他的老婆還站在家門口等著他,他們接了一個吻,然後男人回頭又上班去了。原來,他早上把吻別老婆的事給忘記了,這事如果不做好,這一天的工作就可能做不好。我當時看的時候哈哈大笑,覺得一件事情忘記了就忘了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後來在留學的生活中,我才逐漸領悟到了統籌規劃和按計畫做事的好處。

留學的時候,因為學習時間緊張,而且自己知道出來不是混飯吃的,如果學不到「武功秘籍」,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顏面回家見江東父老的,所以只好拚命學習。這時候,我發現小時候學過的一篇叫《統籌方法》的課文特別管用,因為當我把文章中介紹的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時,感覺時間果然被充分利用起來了。比如,一邊煮著咖啡,一邊煎著蛋餅,在兩件事情的間隙還可以再看幾眼書。每天臨睡前,我都會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計畫好。什麼事情需要一大早就馬上做,什麼事情可以做或可以不做,我心裏都十分清楚。接下來,我就像按照程序執行指令的計算機,按照計畫表把事情一件件做好。這樣一來,雖然生活中的事情多而雜,但因為有計畫,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我得以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中去。

在英國養成的這個習慣讓我的生活忙而不亂。多年後的今天,我依舊身邊不離記事本,遇到事情馬上就列出一個計畫,大到一年的規劃,小到一次出遊的備忘錄。雖然提前做好計畫和準備看起來有點麻煩,但是做事有條不紊的「後遺症」還是讓我受益匪淺。

我就是我

在我們身邊的有些人看來,生活的意義就是工作、賺錢、買房、存款……拋開社會福利制度不健全的痼疾不談,我們會發現,在這些人中,不會享受生活快樂的居多。與國人一貫的埋頭苦幹精神不同,英國人的休閑度假意識很強,每年他們都會規劃出固定的時間,出去遊玩。有的人為了欣賞風光,甚至可以辭掉工作。

我有個英國朋友,學的是建築,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圖紙打交道。後來,他感覺自己如果一生都關在屋子裡做這個工作實在是很不爽,於是就開始考導遊證,後來居然成了一名職業導遊。我還有一個朋友,屬於特勤快那類人,家住大房子,每天都把房子收拾得一塵不染,每次我打電話問她忙什麼呢,她都回答:家務中。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亮是挺賢惠的,但是若這輩子都把時光浪費在家務事上也是挺鬱悶的一件事。我自認為自己的習慣不錯,週末把屋子收拾一次,然後剩下的六天我要麼精神抖擻地工作,要麼蓬頭垢面地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和小說:看我的小說,讓家裡盡情亂去吧!活著,就要讓每一天都開心。

離開英國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如果遇到有人諮詢出國去哪個國家好的話,我每次都會豪不猶豫地推薦去英國。因為英國的社會、人文和學術等都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給我留下了終生的「後遺症」。生活重在過程,過程會帶來成就感、幸福感。在談到出國留學時,我們往往把學知識當成主要任務,但其實那些在過程中留下的生活習慣才是更重要的收穫。離開熟悉的環境,完全用另一種思維、另一種態度、另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生活,此時你學到的絕對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而更多的是生存能力和生活態度。

如今,這些所謂的留學「後遺症」讓我在現在的工作生活中過得條理清晰又自由自在。這才是生活!

来源:出國頻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